疫情、油价和车市

转自君强汽车咨询

今天是2020年4月23日,距离武汉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城”正好三个月。仅仅三个月,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22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553853例,累计死亡176323例。

美东时间4月20日,将于4月21日到期的纽约商品交易所的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5.9%,收于每桶-37.63元,跌幅为305.97%。

北京时间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

北京时间4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3月份和一季度汽车产销信息,一季度的累计销量为367.2万辆,同比下降42.4%。

上述历史性的数据意味着历史性的大变局正在发生。它将对汽车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汽车企业要如何应对,汽车人又如何应对,值得深思。

第一部分:疫情肆虐,车市腰斩。

2020年1月22日24时,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571例,1月23日,湖北武汉开始“封城”;随后,湖北、全国其它省份的城市陆续跟进。4月8日,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之后,武汉开始“解封”。

根据百度疫情大数据显示,截止4月22日22时,国内累计确诊病例84294,累计治愈78104人,死亡4642例,现有确诊仅剩下1548例。

疫情、油价和车市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则不容乐观,确诊病例增长的拐点还遥遥无期。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22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553853例,累计死亡176323例。

其中,美国的确诊病例就接近100万例,而治愈不到10万例;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国的确诊病例均超过10万。

新冠肺炎不仅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更影响了包括汽车生产和销售在内的商业活动,世界各国都在保护生命安全和恢复经济发展之间作两难选择。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消息,2020年一季度的累计销量为367.2万辆,同比下降42.4%;其中,1月,2月,3月的汽车销量分别为193万辆,31万辆,143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7%,-79.1%,-43.3%。

疫情、油价和车市

同时,该协会还指出,在生产端,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明显好转,据掌握的23家企业集团最新复工复产调查情况统计,整车生产基地全面复工,员工返岗率86%,复产情况达到去年平均水平的75%。

但是,在供给侧,形势并不乐观,因为我国尚有若干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而主要目标国均受到疫情影响,陆续停工停产,短期内面临断供风险。

根据天风证券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为388亿美元,前三名德国、日本和韩国;其中来自日本和韩国的金额为136亿美元,占比达35.3%;中国从日本、韩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中,最重要的就是变速器,占从日本进口的比重高达67.9%,其次是车身附件和转身装置等。

在消费侧,报复性消费会来吗?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强烈的报复性消费需求和口袋里没钱之间的矛盾。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远没有结束,广大消费者的收入必将受到巨大的影响。彭博社4月发文指出,“经济模型测算得出美国经济衰退率为100%, 美国历时最长的经济扩张周期已经结束”,“美国此次面临的是几代人中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

而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国家统计局近日发表的数据表明,中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中金近日将国内2020年GDP增长率下调至2.6%。这意味着一大批企业将倒闭,很多人将失业,买车的意愿和经济能力均将下降。

车市下行了,救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董扬汽车观点》预计如果不采取措施,今年汽车市场的增长可能是-10%;如果采取合理的举措,有可能达到-5%,甚至追平;他提出了扩大限购指标、1.6L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鼓励以旧换新等建议。

也有过去反对救市的市场派专家汪云青,这次也开始旗帜鲜明的发文《为什么这次一定要救汽车?》。

国家领导人也在喊话“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一系列的政策也在陆续出台,如4月22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发文明后两年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部分:油价狂跌,电动迟疑

金融市场是商品市场的放大器,也产生了“负油价”这样的“活久见”。

美东时间4月20日,将于4月21日到期的纽约商品交易所的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5.9%,收于每桶-37.63美元,跌幅为305.97%。

疫情、油价和车市

主要原因是各国能装油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装满了,而石油的运输和存储的成本也相当高,叠加了4月21日这个强制期货交割的规则,形成了踩踏式挤兑,造就了历史性的油价,被称为“无处安放”的石油。

彭博分析师认为,油价下跌的核心原因是,随着各种遏制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措施出台,石油消费暴跌,原油库存猛增;并表示未来油价在10-15美元波动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低油价有可能为中国经济加速复苏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也有可能引发了发展电动汽车的力度和速度。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份额为4.7%,仍然是小众市场;同比下降4%,核心原因是补贴退坡。

电动汽车的核心优势为:一是经济性,百公里耗电成本为燃油车的10%-20%;二是环保性,使用环节零排放或低排放;三是动力性,输出线性,并且绿灯放行时一骑绝尘,还利于变革汽车结构。

对于中国而言,则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石油的运输通道安全的问题,而发电则是相对过剩的。

在消费端,除了牌照因素之外,电动汽车的用户中,也真有一些人出于省钱、环保、保护地球资源等因素而购买电动汽车,同时也遭受充电难、续航衰减、车辆不保值、易起火等阵痛。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灌输这样一个理念:石油是有限的,用一滴就少一滴。当消费者发现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当石油目前真的是供过于求,油价真的可以降到比矿泉水还要便宜,这个残酷的现实将对汽车消费文化,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消费价值观带来巨大的、长远的冲击。

这些倡导电动汽车的人中,有多少是真的买了?

事情在向好发展。一是国家近期大力推进“新基建”,其中包括特高压和充电设施建设;二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沉寂之后,电池领域终于出现了质变式的革新,比亚迪近期推出了“刀片式”电池这个“杀手锏”,高密度,少热量,3000次充放次数。

只是,在充电设施建好、更成熟产品推出之前,控制一个合理的节奏,对大家都有好处。

第三部分:体验为王,智能加速

早在2月初,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智能汽车强国”的目标,被业内解读为政府、科研、产业界对坚定发展智能汽车已经形成了共识。

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智能汽车的主要优势:一是安全性,逐步通过机器来驾驶,代替容易犯错的人类;二是高效节能环保,通过云控系统提升交通的通畅程度,减少起停,还可保持经济时速;三是交互性,可升级系统如天天开新车,易实现自定义始终保持舒适区,易联接人、车、工作和生活。

智能汽车的用户体验,将是划时代的。天风证券在去年年底就旗帜鲜明的表示:“Model 3标志特斯拉进入 “iPhone 4”阶段”。

疫情、油价和车市

也许你觉得目前这辆车像个老朋友,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已经用习惯了。那是因为没有机会去试试不一样的,当你在大悦城的地下四层停车场转半个小时找不到停车位时,当你在东三环中路主路上被堵得纹丝不动时,当你在行驶中需要给客户发一个文件时,当你在回老家的路上想跟父母视频聊天时或想睡觉时,还有太多场景,等等,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国信证券的报告中提到,2020年4月13日,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生产100万辆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计划仍在进行中,届时将把电动汽车加入到共享汽车Tesla Network车队中,特斯拉车主则可以将汽车加入到这项服务中。

自动驾驶是该计划的前提条件,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不是由专门的试验车为了测试而测试,而是广大车主日常出行,数据量更大,更符合真实需求,优化完善的进程也将更快。如果未来能成行,那这辆车还可以用来赚钱,并且不用支付停车费。

当然,智能汽车也不是一步登天的,其智能化的程度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无论是采用内燃机系统,还是电池电机系统,还是二者的结合。

近日,我国宣布将开启几十万亿规模的“新基建”,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包括5G,大数据,云计算等,未来将万物互联,更利于智能汽车的发展。

马云在2015年第一届数博会上就提到,未来最大的能源,不是石油,而是大数据。4月20日,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再投2000亿(相当于2个三峡工程),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4月21日,吴晓波在“激荡2020新冠疫情特别演讲”中提到,杭州市2年前引入城市大脑之后,拉近了交通摄像头和红绿灯之间的距离,将杭州的交流拥堵指数由全国第三名下降为第57名。如果都采用智能交通大脑的话,或许某些城市就不用再执行限购限行了。

结束语

当诺基亚的手机不再被需要时,诺基亚这家企业也将不好过。汽车行业也同理。

当汽车是智能的车,路是智能的路,城市是智慧的城市时,同样也需要智慧的企业。

麦肯锡也在报告中提到,企业要“创新与敏捷转型”,利用数字化和高级分析等先进工具势在必行,以降本增效。吴晓波也预测,2020年将是企业服务软件的元年。

所以,对企业而言,需要做的事很多,但数字化转型将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对个人而言,应开阔视野,加强学习,尤其是要拥抱数据,拥抱软件!

最后,以吴晓波在4月21日特别演讲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当巨石崩裂时,有人看见恐惧,有人看见光。

1、对话彭博经济学家,全球经济局势:东边日出西边雨,彭博,20200411

2、多图表明全球经济扎入衰退深渊,彭博,20200413

3、麦肯锡中国汽车行业CEO季刊,制胜汽车行业下半场,麦肯锡,20191023

4、应用底线思维,共克时艰, 麦肯锡给车企的“抗炎”建议,麦肯锡,20200314

5、疫情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董扬汽车观点,20200321

6、特斯拉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加速推进,推荐产业链,国信证券,20200418

7、疫情全球扩散 对汽车零部件影响几何?,天风证券,20200301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END

疫情、油价和车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