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看穿一個人,只需要這七句話!

諸葛亮:看穿一個人,只需要這七句話!

一代謀聖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講了自己的觀人識人訣竅:“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他從對方的“志、變、識、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寥寥數語,卻句句緊抓識人之核心要義。

01、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所謂“是非”,就是一個人的立場和做事原則。一個人的是非觀越是明晰和堅定,那麼這個人不管是你的敵人還是朋友,對你來說其實都是越安全的。

如果是非觀模糊,他的立場和原則也必定跟著模糊,在生活中就會人云亦云,在危難關頭,則往往就是那根牆頭草,隨風倒。這樣的人,如同呂布,哪怕有稀世之本領,只有遠離之,你才能安全。

而只有在確保你自身安全的前提之下,你與人合作的決策行動才是有價值和生產力的。否則,給自己帶來的只有災難和毀滅。看人首先要“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其意義就在這裡。

02、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怎樣低成本高效率選到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直接託之以重任來考查,成本和風險都太大。“窮之以辭辯”的觀人之法告訴你,話題辯論才是選賢任能低成本而高效率的方式。你將他逼到理屈詞窮的地步,看他會如何轉機。從他應對“困境”的方式中就可以考查出他思維的靈活性,思考問題的深度等。

那麼,他到底有沒有能力承擔重要任務也就可以清晰判斷了。他若是變通越靈活,所能突破的難題瓶頸也就越大,那麼所能託付的任務就可以越重要。

03、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考查一個人的見識格局有多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他面對問題所能提供的解決之道。

同樣是解決溫飽問題,一個小孩子,受經歷淺薄的限制,唯一的策略就是哭鬧;一個一無是處的成年人,可能就是偷和搶;一個農民,只有靠務農知識經驗勤勤懇懇地種地,自給自足;一個商人則是靠商業知識經驗,通過物物交換而解決溫飽。

所以,見識和經歷的不同,決定了他解決問題所採取的策略和手段的不同。反過來,你通過詢問對方對待問題的策略,也可以推出他所掌握的知識、技能,以及過往經歷,便可見微知著地看到他的能力的優勢、劣勢、能力瓶頸,便能知可否合作了。

04、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在沒有遇到事兒時,人人站出來都說自己是勇夫。但是,真遇到事兒時,全都當了沉默的大多數。這是社會常態。就像前面的重慶公交車事件,有人搶高速行駛的公交車司機的方向盤,竟無一人敢出面制止導致全車人的悲劇。

生活中的他們未必都是沉默者,但真需要他們勇敢時,卻又不敢當仁不讓。現實社會中,打嘴炮的勇敢比比皆是。

所以,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勇”,絕不是讓他在“風和日麗”之下吹牛說自己多麼勇敢,而是直接讓其置身當下困境,看他作何反應。

只有在當下困境中仍然能表現出勇敢行為的,才算是真正的勇。我們常說患難見真情,其實患難也能見真勇。

05、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通常,人都會帶著面具而活,而隱藏自己最真實的本性。面具帶得越多,本性藏得越深。這個時候,旁人是很難清清楚楚地瞭解他的。

但是,一旦人喝醉酒,從身理上,他的大腦是脫離顯意識控制的。那麼他的面具也就會在此時此刻被徹底摘下。

藉此,你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如果一個人喝醉酒之後,性情與平常相比,發生360度大轉彎,比如正常情況下溫文爾雅,醉酒之後經常會發酒瘋,行為狂亂,說明這個人平時帶的面具極深。此人慎交。

倘若酒後行為與平日裡待人接物的表現相差不多,說明這個人平時就是活得坦率、真實的人。這種人便是比較安全,值得交往的人。

06、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面對利,通常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見利而忘義。義為做人做事的底線、原則、立場。一種是見利仍然義字當先。正如《孟子》有云:“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一個人是屬於前者,還是後者,只需要“臨之以利”,即可曉其答案。那麼此人的廉潔與否便也就清楚了。

07、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要考查一個人的信用程度,就是委託對方為自己辦一件事情,然後在這件事上來觀察其言行舉止。並且可通過兩個標準判斷其守信程度。

第一,是否能說到做到。如果說到也做到了,此人可視為信足之人。

第二,他嘴上答應,但在行動過程中,確實因為種種其他原因未能如期把事情辦成。此時,倘若他能誠意向你致歉,坦誠自己的不足,或者過錯之處,甚至還能給你提出他的補救之法等,也可視為信足之人。

相反,要是事情沒辦成,還有各種冠冕堂皇之詞,為自己開脫。此為信不足之人。

諸葛亮:看穿一個人,只需要這七句話!

世道在變,環境在變,人心在變,但人性卻千古不變。所以,雖然諸葛亮的識人之法已經提出了一千多年,卻一點不過時。相反,其高明之處,遠勝於諸多心理學著作,實為社交、識人之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