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晚年自称东方俾斯麦,俾斯麦:我不杀本族人

俾斯麦大家应该都挺熟悉的,作为普鲁士王国的首相,他通过发动战争以及相关“铁血政策”自上而下统一了德国,使得德国成为了当时欧洲的霸主。他善战而不好战,铁腕治国又关注民生。从当时他所作出的成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甚至可以说是近代德国真正的奠基人。

李鸿章晚年自称东方俾斯麦,俾斯麦:我不杀本族人

李鸿章

彼时的李鸿章位极人臣,平定太平天国,搞洋务运动,与西方列强的各自纠缠等等,到了晚年自评的时候,称自己也算得上东方的俾斯麦了。而俾斯麦知道后唯有苦笑道:“然而我却不是欧洲的李鸿章呀。”后来,74岁的李鸿章周游列国建立外交。来到德国见了俾斯麦,跟他吹嘘自己打太平军的事。俾斯麦回答道:“那可太伟大了,只是我们欧洲人认为能够战胜外族人的才算有功,同族相残这种事,我们欧洲人是不会拿来称道的。”

李鸿章晚年自称东方俾斯麦,俾斯麦:我不杀本族人

俾斯麦

李鸿章何许人?他被称为当时中国唯一一个可以跟世界列强一争长短的人,是洋务运动主要领导人,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统帅。同时,他也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许多的不平等条约。前阵子我看到一篇文章,说李鸿章挨了日本枪手一颗子弹,日本人很愧疚,于是在《马关条约》的赔款里给抹了一亿两白银。文章下面的都挺偏颇的,因此我以个人的视角给大家戏说李鸿章。有失实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李鸿章是官二代,他父亲是跟曾国藩同一期的。因此他有机会跟着曾国藩混。太平天国打安徽的时候,他怂恿一个安徽同乡建议咸丰在安徽组织团练。咸丰就让他两负责了,然而这两个书生也没什么经验。太平军来了以后,同乡被围困,跳水死了,而李鸿章却骑马逃跑了。

李鸿章晚年自称东方俾斯麦,俾斯麦:我不杀本族人

1863年的时候,李鸿章的淮军攻到了苏州,当时的太平军不愿剃发投降,除非给官职和编制。李鸿章就许诺只要投降一切好说,怕他们不信还让洋人戈登作担保。于是太平军就开城门了,没想到李鸿章一进城,就大开杀戒。杀死了几万人,连外国人都震惊了。当时戈登以为李鸿章是真的守诺才愿意作证的,没想到后面居然反悔了。这让他极为愤怒,如果李鸿章当时不躲起来,怕是要被戈登一枪崩了。

李鸿章晚年自称东方俾斯麦,俾斯麦:我不杀本族人

左宗棠

当时在朝廷能跟李鸿章一较高下的,有个叫左宗棠的。左宗棠因为收复新疆以及平定动乱而受到慈禧赏识,这让李鸿章有点忌惮,让他动了打压的心思。当初左宗棠之所以能在国家受到列强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还能平定新疆,有个重要原因是他有个好使的钱袋子——胡雪岩。

终于,给李鸿章找到机会了。当时胡雪岩为了打压洋人在上海办蚕丝厂,用高价收购原料。眼看快成功了,却碰上生丝原料大丰收,使得价格猛跌。而李鸿章又趁机利用职权,让他的工厂不能正常运作。无奈之下,胡雪岩唯有贱卖,亏了上千万两。随后,又四处散步胡雪岩破产的消息,结果那些在他钱庄存钱的人,个个都提钱走人。一来二去,胡雪岩就真的破产了。

李鸿章晚年自称东方俾斯麦,俾斯麦:我不杀本族人

胡雪岩

为防止胡雪岩有翻身之地,他还给慈禧参了一本。说当初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胡雪岩吃了洋人贷款的回扣。慈禧大怒,命人彻查,务必让他把之前的回扣吐出来。自此,胡雪岩再无翻身之地。1885年,左宗棠在福州病逝,同年,胡雪岩也死了。

时无英雄,李鸿章成了清王朝末期最活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