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是一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斗。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打响。南阳生态环保人勠力同心、尽锐出战,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以上率下夯实责任 确保万无一失

1月26日,南阳市污染防治攻坚办主任、副市长马冰到市生态环境局督导疫情防控工作,专题听取了疫情防控环境工作汇报,要求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底线思维,明确细化措施,加强与市防控工作指挥部联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应对,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1月29日、2月2日、14日、17日……马冰随后多次调度全市医疗废物废水处置情况,调研环保企业复产复工,部署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要求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以铁军担当守好疫情防控每一道防线。

一次次专题研究、实时调度,一次次现场检查、值班蹲守……南阳市从分管副市长到市生态环境局每一名局领导,再到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每一个干部职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构筑起坚强的生态环境堡垒。

1月21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后,南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第一时间对全市疫情防控环境管理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迅速响应,制定各自落实方案。一级级会议相继召开,一系列部署相继出台:成立疫情领导小组,出台应急预案,组建防控队伍,医废安全处置和重点行业监管、水质应急监测、服务企业复工等一系列行动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中全面铺开。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责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坚决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做到监管在前、常态检查、超前防范,确保万无一失。”这是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郝以昆给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下达的“死命令”。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正月初一以来,郝以昆每天都在岗在位,督导检查医废收运处置进度、调度掌握环境监管情况、部署内外防控重点任务……市局班子成员也积极发挥“头雁”作用,全部返岗到位,以上率下,冲锋在前,从正月初三开始就“白+黑”“5+2”地连续奋战在防控一线。

在镇平,全市唯一一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所在地,市生态环境局镇平分局局长王伟第一时间召集医废处置单位,专题研究部署医废安全收处工作,制定应急预案,专人驻厂监督指导,严格规范处置全流程;

在邓州,市生态环境局邓州分局局长鲁启先先后召开8次会议,专题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实行全局分片包干制度,要求做到环境监管到位、医废处置到位、物资保障到位、联防联控落实到位,确保疫情防控和环境管理“两不误”;

在社旗,市生态环境局社旗分局局长郭玉要求全局上下把此次疫情防控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的重要实践,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落实日调度、零报告制度,全力落实防控措施;

…… ……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作好表率,整个系统闻令而行、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力打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党员靠前党旗飘扬 践行初心使命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战斗的旗帜。哪里任务险重,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站在第一线,就有党旗高高飘扬。

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全市“举党旗战一线、亮党徽当先锋”工作安排,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扛牢责任、冲锋在前。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连日来,“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响亮誓言,不断在全市各级生态环境队伍里响起。环保铁军把个人安危置之脑后,报名在前、战斗在前、引领在前,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自觉做“两个维护”的表率、疫情防控的表率、维护稳定的表率、履职尽责的表率、服务群众的表率。

2月2日,市生态环境局成立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局党组成员率先报名,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其中,一时间,全局百余名党员干部争先恐后,7个党支部组建6个党员志愿先锋小组,下沉一线,深入社区,协助社区做好宣传、测温、排查、登记、环境卫生消杀及物资采购等工作。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各县市区分局也纷纷行动起来,人员迅速返岗就位、到对口帮扶和分包乡镇报到,组建志愿服务队、到所在地的社区(村组)报到,积极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有500多名党员干部,进驻80余个社区(村组),与基层干部一起战斗,为疫情防控奉献一份热情、一份爱心,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面对疫情,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得先冲上去!”市生态环境局社旗分局党组成员马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自农历腊月三十开始,从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督查到疫情防控区域调查、从医疗机构医废处置核查到污水处理厂现场监管、从社区卡点值守到入户走访排查,到处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连续21天的奋战,他累倒在了一线,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他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前期,口罩等防疫物资异常紧张。市生态环境局邓州分局主动担当,多方筹措,先后于大年初一、初四克服重重困难,奔波近千公里采购回2万余只医用口罩,100套医用防护服,全部捐献给邓州市疾控中心。事后有亲戚朋友埋怨参与采购的邓州市环境监测站站长范俊峰:“口罩这么急缺,你咋不悄悄留几只呢?”范俊峰坚定地回答道:“国家危难时刻,口罩已成紧缺的战略物资,我是一名党员,必须坚决执行命令,决不能伸手拿一只口罩!”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1月29日上午,在宛城区卫健委院内,10吨84消毒液在向该区各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派发着,这批消毒液是从哪儿调运来的?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些物资是市生态环境局宛城分局的闫学良和亲友无偿捐献的。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该局干部职工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爱心捐款,仅仅两个小时,全局就捐款4300元,全部捐献给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用于购买医用物资。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突如其来的疫情,是试金石、磨刀石,检验着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锤炼着党员干部的作风品质。南阳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以舍我其谁的革命精神挺身而出,用勇毅和坚定践行初心使命,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当之无愧的“铁军”。

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筑牢严密防线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医疗废物安全收处、废水消杀处理和水环境应急监测是生态环境部门的主战场、主阵地。

“让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全程处于监管之下,确保实现日产日清日处。”

为坚决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道安全防线,确保全部医疗废物得到及时、安全处置,南阳市生态环境部门认真梳理医疗废物环境管理的各个风险点,制定实施医疗废物“三三五”监管机制,严把收贮、转运和处置“三个关口”,盯紧消毒、称重、焚烧“三个环节”,对全市医疗单位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实行专点贮存、专人负责、专车转运、专线运输、专时操作“五专措施”。

措施实了,监管更要实。疫情防控以来,从医院到医废处置中心,从沿路防控卡点到医废处置现场,都能看到生态环保人的身影。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春节至今,市生态环境局郝以昆等3位局领导先后4次带队到市医废处置中心督导医废处置情况,并慰问一线工作人员。

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每天调度、汇总全市医废处置情况,督促其坚决落实好“日清日处”。

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医废运输车进入城区受限,防护物资曾一度紧缺,工人的安全怎么办?获悉企业困难后,南阳市生态环境局和镇平分局积极行动,第一时间为医废车辆申请办理了全市通行证,并发动四方筹集相关保障物资。不久,牧原公司将100套一次性隔离服捐赠至中心,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也迅速调配了500个N95防护口罩和30套防护服,阳光保险南阳中心支公司更是为中心一线员工捐赠了专属保险,既解了燃眉之急,又帮助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自1月28日以来,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累计收集处置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医疗废物329.103034吨,其中新冠医废48.73368吨。

“抓实抓细源头防控,确保排查监管不留死角。”

“医疗废物暂存量多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如何?”这已成为医院负责人和环境执法人员之间的例行对话。

连日来,市县两级环境执法部门打出日常巡查、专项执法、突击检查 “组合拳”,持续加大辖区内产废医疗机构和污水处理单位执法监管力度,督促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废水,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加强对中心城区定点医院医疗废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隔离场所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每日调度各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并与市局自动在线监控平台联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准确掌握防控现状。

市生态环境局卧龙分局在做好医疗废物处置、污水处理监管的同时,全程指导卧龙区“小汤山”医院——市中医院王村分院的项目建设,确保污水处理设施与医院建设同步设计,严格按照医疗废水处理规范和相关要求建设。

市生态环境局唐河分局党组每天召开疫情防控碰头会,总结前一天环境执法监管情况,研判分析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难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内乡、淅川、西峡、方城、桐柏、新野、宛城、高新等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也按照“战时状态”要求,组织环境执法队伍,先后对全市40余家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单位开展不间断执法检查、指导帮扶,保障医疗废物有序收处、医疗(生活)废水达标排放。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扎实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目前,南阳市生态环境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检查定点救治医院、污水处理厂50余家(次),全市22家定点救治医院、接纳定点救治医院医疗废水的14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及2个集中隔离场所的污水处理设施均正常运行,均采取消毒措施,排水粪大肠菌群数指标合格。

“全力开展环境应急监测,保障好全域水质安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在南阳”“鸭河口水库是全市人民的‘大水缸’”“出境水水质关系着下游兄弟省份的用水安全”南阳环境监测人深知责任重大。

疫情就是责任,防控就是命令。为保障疫情期间饮用水水质安全,各级生态环境监测人员第一时间迅速集结就位,切实发挥保障水质安全的“眼睛”和“哨兵”作用,义无反顾的投入到监测一线工作中去。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市生态环境局迅速组建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小组,专门制定疫情防控应急监测预案,整合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人员、装备,统一调配,对丹江口水库及主要入库河流的9个国控、5个省控水质自动监测站24小时不间断严密监测,组织对全市24个国省控河流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和鸭河口水库、中心城区2个自来水厂,以及市污水净化中心水质进行现场采样、监测分析,确保调水水质安全和市民饮用水安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陶岔,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龙头”,水质监测意义重大。但由于淅川县道路禁行,不能直达监测点位,“路不通,咱们就走着去;没有车,咱们就背着装备上。”2月8日,负责此次监测任务的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施建伟一行在走走停停百余公里后果断弃车,扛上装备徒步前行近十公里,最终完成了水样采集工作。

南阳市地表水控制点位多达46个,点多面广,加上防控期间道路管制,给采样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但南阳监测人不惧艰难,逆行而上,邓李玲、黄进等30余名监测人兵分六路,从2月19日起,每路每天驱车五六百公里奔赴各个点位采取水样,清晨出发、凌晨返回,第一时间将水质样品送到实验室。

为了保障水质自动站设施稳定正常运行,南阳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小组的沈力等7名同志克服抗疫期间入境人员管控、用餐不便等困难,连续奋战三天,每天往返三百公里,按时完成了环库区14个国、省控水质自动站,以及新野、桐柏境内6个国、省控水质自动站监测设备养护维修任务,更好地发挥了自动站“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监测预警作用。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市县两级环境监测部门实验室,同样有一群同样忙碌的人员,他们坚持站好“监测分析”岗,加班加点监测61项常规指标和余氯、生物毒性等2项疫情防控特征指标,用一个个精准的数据构建生命健康的防线: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重金属分析任务的赵光骞自2月2日起,连续24天坚守在岗位;邓州分局监测站的杜秀凤承担总余氯化验任务,家里有三个学生需要照料,接到监测任务后,她二话没说,立即到岗,一直吃住在化验室;方城分局环境监测站站长蒋桂磊无论是监测采样还是分析化验,经常主动提出“让我来吧,我业务熟”。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截至目前,市本级累计开展水质现场取样监测15次,分析监测数据772个,牢牢守住水质安全底线。

靠前服务贴心帮扶 助力复产复工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复产复工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

全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帮扶,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同时,“线上线下”同步指导,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加强环境监管服务,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推动有序复产复工,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看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创优服务方式,提升帮扶实效。持续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在每月开展一次企业服务日活动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每天都是服务日,组建全市重点企业帮扶互动微信群、qq群,“线上”沟通互动、“线下”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使企业尽快达到复工复产条件。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郝以昆先后深入南阳卧龙漆业有限公司、卧龙区蒲山矿业公司和南阳天益发电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指导企业做实防控物资保障、消毒防疫、错峰返岗等措施,确保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淅川分局党组书记章笑主动深入医药生产企业——河南福森药业公司,帮助协调解决企业职工返岗及防疫物资购置问题,指导做好复工复产准备,确保企业在疫情防控措施达标前提下迅速复工复产。

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环保审批流程。全面优化防控期间环评审批服务,对于国家和市县政府认定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建设项目特事特办,临时豁免环评手续,允许先行开工建设、先投入运行,确保正常生产,疫情结束后仍需使用的进行补办手续。1月份以来,全市共为36个疫情防控相关建设项目,开辟了环评审批“绿色通道” ,进行了政策指导和帮扶,并先后为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南石医院等5家医院购置了移动式DR设备、移动式X射线摄影机等,优先豁免办理环评和辐射安全许可手续。

主动靠前服务,及时回应关切。把支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作为重要职责,市生态环境局实行处级领导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联合责任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主动靠前服务,掌握企业动态,指导企业履行环保主体责任和开展环保设施自查,认真研究解决企业提出的现实需求和实际困难。当了解到河南天冠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前复产将燃料乙醇转变为生产75%医用酒精助力疫情防控,但医用酒精精馏塔因设备需要保养维护而无法正常运行时,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组织工作人员现场调研,研究解决方案,经过充分讨论,及时解决了问题,该企业医用酒精精馏塔很快恢复生产。

做好沟通协调,简化环保验收程序。优先服务保障重大民生项目,简化验收程序,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邓州分局主动服务辖区内生产口罩原辅材料的龙泰无纺布和生产防护服、隔离衣的乾云医疗公司,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环境方面困难,全力支持企业开足马力提高生产,确保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保障有力。当得知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二期焚烧线在线监测项目因疫情防控无法正常验收,市环境监控信息中心当即告知企业,在确保设施稳定达标、监控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验收工作可以推迟到疫情管控结束后进行,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疫情是一次大战、一次大考。南阳生态环保铁军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始终以战斗姿态,不讲条件、不计代价,迎着危险上,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经受磨练、接受考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铁军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