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豪賭康美藥業?

造假800多億的康美藥業,罰款60萬,帶來了三個漲停。這種奇觀,估計全世界除了A股,別無分店。難道真的是股民不怕死的太多了?今天,牛大就跟大家一起聊聊,到底誰在豪賭康美藥業?

誰在豪賭康美藥業?

首先,康美藥業目前股東結構中有16家主力機構,持倉量佔流通A股50.76%。這意味著,以上機構股東“需要通過一定時期的‘托盤’”確保股價不會繼續快速下跌而導致虧損擴大,甚至不排除有機構通過推動股價來套現離場的可能性。

其次,部分中小投資者跟進,是受目前康美藥業處罰力度不是特重的消息解讀影響,認為其有可能付出一點點造假成本後就能安然無恙,抱著“抄底”心態趕緊入手。

實際上,康美藥業至今仍存在三大風險:

第一,追究刑事責任。證監會在處罰決定中明確表示,下一步將加快辦案進度,不是說罰了60萬就可以擺脫刑事責任。可以設想,一旦康美藥業相關行為觸及司法,不僅相關責任人將被依法嚴懲,同時還可追繳其違法所得。這必然會給康美藥業帶來重創。

第二,鉅額索賠風險。據報道,目前已有超過50位投資者,準備向康美藥業發起索賠訴訟,初步測算索賠金額超千萬元。而未來索賠人數和金額還會進一步增加。

第三,並非擺脫退市風險。若上交所按照強制退市實施辦法第四條第(四)項規定實施,康美藥業不排除終止上市的可能。一旦退市,則意味著此時“抄底”的投資者利益也隨之付諸東流。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投資者再抱著對以往上市公司重大財務造假行為處罰有限的慣性思維,以僥倖心態試圖抄底分一杯羹,恐怕就會踏入投機陷阱,付出沉重代價。

今天的漲停,是給了場內28萬股民出逃的時間,絕不是讓場外的投資者去豪賭的。現在,連人民日報都定調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牛大再次奉勸大家,不要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就去幹墳頭蹦迪、火中取栗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