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廊橋遺夢》,居然令美國離婚率上升?

據說《廊橋遺夢》上映當年,美國的離婚率都上升了。這是到底是一部有什麼魔力的電影?


一部《廊橋遺夢》,居然令美國離婚率上升?

她和讓她心動的男子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位已婚的家庭婦女,在丈夫和孩子出去參加活動的時候,獨自在家卻偶然遇上了一個和她精神十分契合的男人,併發生了關係。當然後來,她還是選擇了家庭,沒有跟這個讓他心動的男人一起離開這個讓她煩躁的家。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忍不住要開罵了?“出軌?滾!”、“出軌就是錯!”、“不管什麼理由,出軌就是渣女!”......如果你是這樣認為的,我更希望你能往下看,也許裡面的某些丈夫行為,和你也一樣。

一部《廊橋遺夢》,居然令美國離婚率上升?

不喜歡就退出,我罵不過你哼~


先停一停,別急著罵,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高達8.5,一部有關出軌的老電影(1995年上映)能成為經典是有它的道理的!

如果你已經結婚了,並且生活得還不錯,我希望你看下去,這也許會讓你的婚姻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如果你已經結婚了,並且婚姻生活很不愉快,我希望你看下去,這也許可以拯救你的婚姻。

如果你還沒結婚,我勸你一定要看看,也許看完你就明白自己到底想要怎樣的婚姻生活。


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婦女的日常。

她播著音樂,帶著好心情給家人做飯。

一部《廊橋遺夢》,居然令美國離婚率上升?

截圖

做好飯的她,千呼萬喚地叫兒子、女兒、丈夫來吃飯。

兒子和丈夫進門都大力地關門,發出很響的“嘭”的一聲,她已經不是第一次說過關門要輕點了。

女兒進門後,直接把她喜歡的音樂換成了自己喜歡的,也沒有問過她的意見。

吃飯的時候,她希望大家能做個飯前祈禱,他們都是很敷衍地擺個姿勢。

當以為安心坐下吃飯的時候,她還是忙前忙後,拿醬汁之類的瑣事。

年輕的女生都不希望成為“家庭婦女”,其實是指”不被關心的家庭婦女“。

丈夫、女兒、兒子,不關心她累不累;也不會讚許她做的飯很好吃;她跟他們說話,也總是敷衍地回答;沒有人問過她喜歡什麼。


一部《廊橋遺夢》,居然令美國離婚率上升?

(為什麼他們好像都看不到我呢)

他們都習慣了在她的照顧下,自私自在地生活著。

這樣的生活,她真的樂在其中嗎?當她看著他們滿足地吃著她做的飯的時候,她是覺得值得的。但日復一日,她內心也會很難受,她看不到自己了。



她就在這樣的狀態下,遇到了一個關心她、傾聽她的人。

他叫羅伯特,是一名攝影師。他健談風趣,還十分文藝浪漫,在橋上摘花送給她。他會輕聲地關門,會在她做飯時問她要不要幫忙。他也喜歡聽音樂。他鼓勵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他還懂她說的詩句。


一部《廊橋遺夢》,居然令美國離婚率上升?

羅伯特把摘下來的野花送給她


而她的丈夫呢?

他關門總是十分大聲。他只會坐等吃飯,並指使她幫他拿醬料。他不聽教,吃飯從不祈禱。他拉不開櫃子便十分煩躁,大喊大叫。反對她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讓她成為一個完美主婦。她喜歡聽音樂,喜歡看書,可他從來都不懂她的文藝,她的浪漫,也沒有和她進行除了日常事務以外的交流。

(害害,也不能理解已婚婦女為啥會愛上他了)

也許你會說,浪漫都是短暫的,她只是被羅伯特欺騙了,婚姻生活總是那樣平凡,那樣無趣。

可是女人就是喜歡浪漫。

你明知道她喜歡這樣,為什麼不行動呢?

你說你已經厭倦了。那你還記得你當初的承諾嗎?

“我會讓你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的人說,我想談一輩子的戀愛了。

也不難理解現在的女青年為什麼這麼恐婚了。


她本來可以自私一回,離開這個也讓她厭倦的家,跟羅伯特走。

上帝給過她兩次選擇的機會。第一晚春宵,她不再妥協,為愛轟轟烈烈一次,她對生活來了一次絕情的反擊。

而第二次她還是選擇的家庭。她不想因為她的決定而給家人來帶傷害,再次禁錮了自己的靈魂。

這讓我想到了倉央嘉措一句詩: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做選擇總是困難的,我們也會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各種各樣的選擇,也許最後我們也會她在信上寫的那樣:我對此不後悔。那便足夠了吧。



最後,小編想說,關心一下身邊的妻子吧,想想你當初給的承諾,想想她真的快樂嗎。

女人永遠喜歡浪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