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遺夢》認識你用了一分,愛上你用了一天,忘記你卻用了一生

美國愛情電影《廊橋遺夢》是我很喜歡的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關乎選擇,關乎愛情。用最最世俗的眼光來看,無非就是一部妻子出軌丈夫,又及時止步,最終迴歸家庭的電影。故事表達得很明白,劇情也很簡單,用最正確的三觀,女子嫁為人婦便該履行為人妻的義務。但是把自己沉浸在電影裡,體會其中細膩的感情,我們似乎也站在了道德倫理之外,靜靜地感受著這份短暫愛情的美好,甚至扼腕痛惜命運的嘲弄。

《廊橋遺夢》認識你用了一分,愛上你用了一天,忘記你卻用了一生

女主弗朗西斯卡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忍受著生活的瑣碎,但內心仍是文藝少女。因丈夫和孩子外出,便得了四天的空閒(不得不說年輕時的梅姨還是很驚豔的)。男主人公羅伯特是《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慕名來拍攝曼迪遜橋,出於女主為他帶路的契機,二人就此相識。同坐在車上的兩個人出奇的相似,喜歡同一個音樂電臺,喜歡同一個詩人,他去過她長大的小鎮,他經歷著令她嚮往羨慕的生活。

《廊橋遺夢》認識你用了一分,愛上你用了一天,忘記你卻用了一生

羅伯特是多麼的不羈,多麼的自由,多麼的溫柔細膩,任何一點都深深地吸引著她。我深深記得紳士的羅伯特採摘鮮花送給女主的場景,互相吸引的兩個人如何不會碰撞出愛情的火花。從各自的家庭聊到天南海北,從女主的少年歡喜聊到男主的所見所聞。正在感受著的這一切的是多麼的新奇,內心的歡愉又是多麼的真切,讓人如何不心動?愛情的魔力就在於我們從未知道何時它會突然降臨,何時自己的心竟不再屬於自己。

《廊橋遺夢》認識你用了一分,愛上你用了一天,忘記你卻用了一生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太幸福的時候感受總會不那麼真切。有了家庭的人又怎能將自己完全交付於愛情,終究還是會陷入兩難的境地。在一個充滿混沌不清的宇宙中,我們深知這樣明確的愛只會出現一次,不論你活幾生幾世,以後都再也不會出現。劇中將女主內心的糾結與掙扎表現得淋漓盡致,哽咽地想著自己離開以後的痛苦,幾次忍痛推開內心深愛的羅伯特,緊緊抓住車門把手時的自己,無數次有了離開的念頭,卻又無數次的選擇忍耐。最終大雨中的深情凝望,也只有相視一笑作為告別,無疾而終。

《廊橋遺夢》認識你用了一分,愛上你用了一天,忘記你卻用了一生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各自的過去中,人們用一分鐘的時間去認識一個人,用一個小時去喜歡一個人,用一天去愛上一個人,而最後卻要用一生去忘記一個人,而這就是所謂的愛情。是不是有些許的殘忍?倘若弗朗西斯卡為了愛情拋棄家庭,那難以捉摸的愛情最終會在她對丈夫和孩子的內疚,思念以及和羅伯特無休止的爭吵中消失殆盡。這是必然的結果,毋庸置疑。而倘若發生的一切只能成為回憶,這唯一的愛便會成為心頭的那一顆硃砂痣而得以延續。

《廊橋遺夢》認識你用了一分,愛上你用了一天,忘記你卻用了一生

一生那麼長,難免會在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沒有人知道會在什麼時間遇上自己的命中註定,可能恰逢花開,也可能滿是遺憾。但面對愛情與家庭的抉擇,我們應該理性,正如電影中告知我們的那樣。儘管“恨不相逢未嫁時”,但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所以至少要清醒的知道我們應該做何選擇。當一個女人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意味著起點,也意味著終點。

《廊橋遺夢》認識你用了一分,愛上你用了一天,忘記你卻用了一生

舊夢很美,雖未實現,但我很欣慰它們曾縈繞心田。

願你遇見你的註定,恰逢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