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能”的学习机——用户来信选登


“无所不能”的学习机——用户来信选登

上世纪90年代,比较有影响力的电脑学习机厂商都开办有自己的企业报刊,比如《小霸王人(小霸王报)》、《裕兴电脑报》,以及《步步高通讯》。和现在的企业公众号一样,这些印刷媒介担当着向用户甚至社会大众推送信息的角色,主要内容无外乎就是企业动态、产品资讯、服务指南以及用户来信。翻阅了几份报纸之后,发现用户来信的风格非常统一,基本概括就是:童叟无欺、老少皆宜、甚至包治百病。

安徽省的某离休干部赵氏不知道是否还记得因为自己五岁的小孙女被爸爸揍了一顿之后,他和老伴就把小孩接到了家中,靠一台小霸王养了半年的事情?

“无所不能”的学习机——用户来信选登

江苏省的小学生小萌萌是否记得23年前曾给小霸王写信问他们能设计出一种袖珍式的小霸王,连同打字在内的全套设备,能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地点、电源的限制,便可使用?

“无所不能”的学习机——用户来信选登

山西省的老汉武氏是否又记得1995年曾经参加文化扶贫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农民日报等单位组织的征文比赛获奖一台小霸王学习机之后,春节里大儿子、儿媳、二儿子、弟弟、妹妹、妹夫、外孙儿、外孙女、侄儿、侄女把自己家弄成了小霸王学习班的场景?

“无所不能”的学习机——用户来信选登

这些用户来信,都是实名刊登,并且还附有作者的家庭、工作单位或者就读学校地址,真实度爆棚。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朴素情感,很符合那个年代大众对电脑功能的简单想象,能够引发读者在脑海中还原那个电脑尚未普及的时代,普通家庭用户小心翼翼地熟悉键盘和练习打字的场景(当然更多时候是在使用手柄玩游戏)。
如果说《小霸王报》的用户来信走的是中规中矩的分享电脑学习的故事路线的话,那么《步步高通讯》里的用户来信风格就要激烈很多,几乎每一篇故事里面都有作者的人生重要时刻(significant moment)。比如这两则可以用“悲壮”来形容的故事:河北省的中学二年级赵同学的爸爸在帮他去买步步高学习机软件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不省人事,之后脱离危险住院疗伤,让他良心发现(先前的亲子关系没有交代),决心用优异成绩安慰他爸爸,最后在步步高学习机的帮助下,成绩平平的他“一跃至年级第二名!”再比如安徽的方氏,35周岁生日那天遭遇横祸双目失明,是步步高学习机让他学会了一般操作和汉字输入,还能“开着坦克和敌人决一死战”,是步步高使他“重新充满了希望”“带来了‘光明’”。

当然也有稍微诙谐一点的,比如以下转载全文的这篇《步步高治好了她的病》(上海,李用户):

好友丹失恋了,他的男友移情别恋,弃她而去,丹整天精神不振,老是去翻昔日的照片,看着照片上她和男友相依相偎的影子,她不住的说:“他不要我了,我哪点不好……”,看她这个样子,我从内心想帮她一把,帮她走出这种境地,但不管我怎么劝她,怎么安慰她都没用。

那时,我正买了学生电脑,有一天,我在练习五笔字型打字时,忽然想到,丹是会计,她单位叫她准备去学习计算机,进行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对了,我有办法治好丹的病了。

于是,第二天,我找到了丹,对她说:“既然你男友这样无情,你还有什么好留恋的,他能移情别恋,你也能呀,振作一点,别让他看不起你……”。丹苦笑着说:“你还拿我开玩笑,人家都要伤心死了”。我对丹神秘一笑说:“听我的,保你半个月就忘了那个无情无义的小人”。就这样,丹将信将疑地被我带到了步步高学生电脑旁边、我用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动丹,丹开始学用五笔字型打字。

两天过后,丹竟然问我借步步高,过10天还给我,我没想到丹会如此快地迷上电脑,说句心里话,这时,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呢,但为了治好丹的“病”,也只好暂时与“步步高”小别几日了。现在回想起那几日还有一种无事可做感觉,自从“步步高”买回来之后,我每天都要和它接触,用手指和它谈话,忽然之间,没“人”和我用手指谈话,就像过一种无事事的日子。

时间在等待中度过,终于有一天又看到了朋友丹。
那天丹满面春风的把步步高还给我,并一连声说:“我也要买电脑,买步步高。”

我悄声问她:“现在还想那个小人吗?”

丹竟然夸张的问我:“你说什么呀?哪一位小人呀,我现在想的就是到休息天去买步步高。”
丹的病已被“步步高”治好了,我在心里说:“谢谢你,步步高,”是你治好了丹的“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