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时期为何明朝能和朝鲜联手打败倭寇,天启时期和崇祯时期就不能联手打败女真?

双枪老太监

因为万历时期的入朝作战并不是一边倒的胜利,而是勉强取胜,或者说是平局。那场战争的结束,是因为丰臣秀吉的死亡,在日军最后撤退之前,日本打退了明军在泗川和顺天的进攻,而顺天之战,明朝方面惨败。据剑桥中国明代史记载,万历彼时已经准备采取守势,而放弃主动进攻日军,但就在此时丰臣秀吉死了,日军撤退,明军才在追击战中取得了一些战果。

在这场战争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①明军的作战并不是像当年明月描述的那般轻松,明朝在许多战役中都失败了;②朝鲜军队的帮助基本上可以忽略;③严格来讲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平局;④常年(七年)维持军队的战争状态是很费钱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明朝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大量军费,使得万历一朝本身就就紧张的财政雪上加霜;并且,明军的战斗力已经严重退化(与明初相比)。

在明朝面对后金之时,情况更加糟糕。据明史记载,万历二十五年之后,发生过很多大规模的饥荒,导致流民暴动,这对明朝内部的稳定性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同时,在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在辽东基本上处于守势,且实力,控制范围都远逊于后金,可以说,明朝在辽东被压着打。


而后金的作战方式与日本不同,日本主要是步兵,火枪兵,其速度不占优势,当时的明军因为携带火炮的缘故,再加上有机动性强的骑兵,所以战法上可以克制日军;但后金的骑兵远胜于明朝,而当时明朝的火枪穿透力差,火炮射速慢,根本无法在战斗中克制后金。再加上前文所说,朝鲜并没有什么实际帮助,而且此时的财政,社会危机更加严重,明朝已经没有了和后金一战之力。

更可怕的是,在孔有德等人叛逃后金之后,将明朝的火炮技术带到了后金。而后金在皇太极时期,对于火炮制造的监管很严格,保证了火器质量,同时还从西方人手中大规模购买火器,引进技术,其火炮制造渐渐超越了明朝。到了后期,明朝在炮战中,竟然输给了清朝。


最后,回到问题。简而言之,两个方面:明朝打败日本是错觉,明朝本身并不强;在和后金作战时期,明朝进一步衰落,且战法被后金克制。所以,明朝败给了后金。


庭州行者

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也!而且,朝鲜的实力从来就不值一提,最终还是明朝和倭寇以及女真的对抗!

1592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大举进攻朝鲜,开始了自唐朝之后又一次进攻大陆的尝试。但是这场战争前后打了七年,最后鬼子在明军的猛烈打击下大败而归。

但是仅仅过了不到二十年,来自东北的努尔哈赤就开始了对明朝的袭扰,而明军再也不复当年神勇。丧城失地丢掉辽东,最后终于在1644年崩溃,进而被清朝取得了天下。

那么,努尔哈赤比鬼子战斗力强很多吗?“静Yes”认为造成这种局面有如下原因:

1、多事之秋的趁火打劫

很多人认为:“明实亡于万历”。因为万历时期的内政腐败透顶,“争国本”,东林党争等已经到使明朝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且除了内部的消耗,万历时期的外部折损同样惊人。

蒙古作为明朝的老邻居,一直以来都没消停过。隆庆时期的封贡互市只是富裕了一部分部落,而大部分部落在得不到同等待遇的情形下,必然更加丧心病狂。所以明朝北方边防压力始终很大。

戚继光扫除倭寇之后,被调往北方守长城。这说明:一方面戚继光能力出众,另一方面则是北方边境不稳,年年有将领阵亡,不得不启用老将。除了北方,在四川,杨应龙的叛乱让万历大伤脑筋,平叛也是一度损兵折将。所以一路折腾下来,明朝元气大伤。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开始大举侵略朝鲜。

朝鲜是中国属国,不能不救,但是救就可能又是一个巨大包袱。为了大明安全,万历决定抗倭援朝。

从1592到1599年,明朝用七年时间将日本赶回了老家。此战日本被彻底拖垮,经济倒退若干年,奄奄一息。而明朝作为大国,却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说元气大伤也不为过。因为战争军费的巨大消耗,国内农业税增加,百姓负担加重,因此动荡的危机更加凸显。

但是正在明朝在舔伤口时,努尔哈赤杀过来了。本来经过战争的消耗,损兵折将,李如松都在对蒙古作战中阵亡。而且由于军费不济,士兵装备陈旧,战斗力直线下滑。所以辽东明军在面对新生的后金人时,只能被动挨打。

不是后金太强,而是他们来对了时候,赶上了明朝免疫力的低谷。

2、内属和外藩的不同性质

日本一向属于外藩。虽然深受中华文明影响,但是日本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始终没有对日本群岛实行过直接统治甚至羁縻统治。因此,虽然和朝鲜一样深受中华恩泽,日本骨子里一直认为自己有和中原王朝平起平坐的资格,这是他们不断挑衅中原王朝的原动力。

所以明朝和日本作战,就等同于今天中国同美国作战,是两个文明体系的对抗,所以拼的基本就是手中的武器。而相比之下,努尔哈赤在扯旗造反前,在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当了很多年小兵。李成梁退休后,他又被明朝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属于明朝的公务员。因此相对于鬼子,努尔哈赤的行为就类似于内部叛乱。

努尔哈赤在造反前,对明朝的军事部署以及作战风格了如指掌,而且还有大量奸细混入明朝腹地收集情报。因为和明朝关系亲近,一些汉人如范文程、李永芳等主动“弃暗投明”当了汉奸,所以努尔哈赤在战争前就已经知己知彼了,如此焉有不胜之理?反观日本,由于长期在岛上蜗居,闭关锁国,对大陆的发展孤陋寡闻,都开战了还以为明朝只会使用低端火器,这样的认知和努尔哈赤差的不是一两个层次,所以鬼子的失败是注定的。

在兵种组成上,鬼子以海军为主,陆军则主要是步兵。而努尔哈赤虽然只有陆军,但是以机动性极强的骑兵为主要兵种。同时代的明军仍以步兵为主,虽然已经装备了大量火器,但是始终无法在野战中有效克制骑兵。这也是明朝中期后不断修长城的缘故。

相比于日本鬼子一根筋地与明朝硬碰硬最后被吊打,后金的努尔哈赤似乎更像是趁火打劫。此时的明朝,因为连年战争早已经不堪重负,特别是对日作战元气尚未恢复。而作为明朝的官僚,努尔哈赤“矢志不移”地将明朝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Yes

简单来说是看不上朝鲜的实力!

具体来说呢万历年间的倭寇横行主要在江浙一带,并且朝廷大概只是把倭寇当做相对一般的“匪患”并没有上升到国家对抗的高度,就算是分管抗倭的也就是直浙总督胡宗宪这个级别的官员,了不起算现在的一个军区吧,你想自己国家其他军区的兵都没调哪里会去找别国支援?

顺带说一下,朝鲜被日本入侵的时候也就是李舜臣成名的那一战,还是明朝随便派去的几万军队,由李茹松将军带兵直接正面干翻丰臣秀吉时代正规日本军队几十万人!李舜臣大部分时间就是用他们引以为豪的“乌龟船”在朝鲜近海和日军周旋。陆面的仗可以说基本都是明军打的!并且明朝历史根本就是把这场仗一笔带过了,都没算不上上面大战役。毕竟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帮助过藩属国平叛之类的情况,压根不算什么,基本上中国历史朝代就是把这种事情当义务,没必要大书特书。因此这个案例很容易印证明朝当时对待日本和朝鲜的态度。

那么我们再来天启时期的事情,其实说到底亡明的并不是女真人,而是李自成!明朝历来只要拿出手的镇边大将都是不是一般人,不论是孙承宗,袁崇焕哪怕是吴三桂都是自己主动开关把女真人给放进来的。所以说明朝一开始对抗女真都没感觉会真的被打进来,一手还应付着农民起义。根本没有想到需要去联合朝鲜(恐怕通过他们和日本的战争基本上也没什么指望他们的战斗力)。

那么我再从朝鲜的角度出发,作为一个藩属国一向都是寻求庇护的,既然明朝没有主动要求自己帮忙已一个小国的国力和当时的尴尬地位,说不定一不小心惹急了女真人他们调转枪头先把朝鲜给端了,毕竟当时的明朝内部混乱恐怕没有那么多闲心管朝鲜了……顺带补充一个,清军一进军北京接下来的朝鲜内部还承认明朝正统,也不是很服气清朝,可还是乖乖的帮着清军打明军了,最近韩国有上映一部叫《南汉山城》电影来着!

最后回归问题本身,打败倭寇?不好意思江直总督胡宗宪(大概管辖山东沿海、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带领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已经把倭寇摆平了!

打败女真人?这个和明朝打败蒙古人一个意思,可以打赢,但是要彻底解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内部有李自成这样的巨寇作乱的时候能守得住已经很不错了,想着打败他们也就是打到他们不能还手的地步,估计崇祯当时也不敢想。


老胡说霸道斯基

朝代不同,王不同,政策不同。

当年打倭寇的时候朝鲜是宣祖王掌权。倭寇让朝鲜让路他们好攻打大明。宣祖说了,大明与我国向来友好,感情深厚。让我们做此等卑鄙行径绝不可能。

倭寇说敬酒不吃吃罚酒,然后就开始打朝鲜。然后就发生了著名的李舜臣的鸣梁海战。随后大明派兵支援共同击退倭寇。两国关系更加巩固。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这一段,宣祖是怎么想的呢?其实很简单,倭寇表面上说你让路我只是路过绝不打扰,但是谁也不傻,你把大军往朝鲜中心一领,谁能保证你不反悔?

宣祖也是这么想的,让路不保险。

再说宣祖决定与倭寇宣战吧。 宣祖认为大明肯定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你说朝鲜奋力抵抗的时候大明不出兵,万一朝鲜没了大明不就失去主动权了吗?所以他料到大明绝对出兵。最后反正死伤很多,但是两国关系更加巩固了。

再来说下宣祖二儿子光海君时期的事。

光海君时期明朝被女真攻打为何不联手打击女真?问题很简单,光海君的国际政治观可以说非常卓越。在当时的年代算是比较前卫了,他属于现实主义政治观。在大明要求朝鲜派兵支援时,朝鲜内部大臣分为两大派。一派是必须出兵支援,另一派是不主张出兵。

当时对于光海君来说不出兵就代表不义,但是出兵说实话能有多大帮助?结果光海君还是选择出兵,但是大明要求的是出兵10万,(数目可能有偏差)光海君说只能出兵2万。并且同时向女真修书一封,内容大概是我们由于与大明的关系不出兵属于不义,所以迫不得已才出兵支援大明,但是本意绝对不是想跟女真结怨。所以希望女真谅解,并且如果抓获我国士兵请手下留情放他回国。

很明显他运用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这就是两次事件不同结果的原因。


用户名还能自己变换啊

万历末期的时候就联合了。萨尔浒之战女真叶赫那拉部和朝鲜都有派遣援军来打。毛文龙建立东江镇也在朝鲜屯田养兵(就这事朝鲜没少找天启扯皮要他撤出)。


长犄角的大尾鱼



而到了与女真的较量可就没那么轻松了 统治阶级勾心斗角 水旱蝗灾 流民四起 于是忽揭竿而起 李自成又打到北京 崇祯自缢 但李自成虽然是农民起义 但身边鲜有镇国家 抚百姓的能臣 格局又低 兔子的尾巴 长不了 到这样就无法让崇祯全身心的对付女真 虽有长城 但国家内乱 粮草不济 长城的作用就很有线了 当然 女真也没打算越过长城 而是绕过去 面对游牧民族的骑兵 明朝当然敌不过 虽然朝鲜也曾派兵增援 但根本无济于事 就朝鲜那战斗力 呵呵了 所以女真入住中原 跟朝鲜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历史小卒

倭寇是外敌,以明军举国之力当然胜利在情理之中。而女真说穿了就是辽东叛军的内乱。当时明军大致分南军和北军,北军的主力兵员就来自各种混血儿的少数民族部落,主要就是蒙,满还有朝鲜族。所以北军为主的明军在开始的战斗中对建州女真的叛军都是养寇自重的态度,之后当明中央发现后调南军北上,他们更是出于紧张和自保心理在背后断了南军粮道,加上内地走私商人收买官员出卖情报,导致了明军最初剿杀的最终失败。


回声殿堂

 明朝故宫还有吗?2百多历史的明朝紫禁城,就这样被烧的干净只剩下武英殿。几天后多尔衮带着清军入城,看到已经被烧成废墟的紫禁城,立即下令招募工匠重修紫禁城,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