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大捷,岳飞以500背嵬军大败10万金兵,真相到底是怎样?

明天坏女人

《宋史》记载:“十年,金人攻拱、亳,刘锜告急,命飞驰援,飞遣张宪、姚政赴之。帝赐札曰:“设施之方,一以委卿,朕不遥度。”飞乃遣王贵、牛皋、董先、杨再兴、孟邦杰、李宝等,分布经略西京、汝、郑、颍昌、陈、曹、光、蔡诸郡;又命梁兴渡河,纠合忠义社,取河东、北州县。又遣兵东援刘锜,西援郭浩,自以其军长驱以阚中原。”

顺昌战役结束后, 岳家军收复颍昌府,岳飞本打算以重兵驻守并长期驻扎,将颍昌府作为向北进军的基地,不料因为秦桧为了策应金军,命令原本在中线战场东部迎击金军的张俊和王德所部从亳州、宿州前线撤离南归,致使中线战场的岳家军处于孤军无援的状态。

金人收到情报后,完颜宗弼(兀术)便决定把原来分作几路的军队调集在一起,集中军力反攻岳家军,双方之间的战略决战由此展开。

七月初,金国都元帅兀术探知岳飞孤军深入并亲驻郾城,且郾城驻军不多的情况,于是就指挥经过休整的金国军队主力,并会同由盖天大王完颜宗贤(赛里)等人所率领的援军,倾巢而出,直扑郾城。

 此战的结果是双方激战五小时,以金军因损失惨重而溃败划为句号。

从高宗的《郾城胜捷犒赏诏》中显而易见,此战极大的打击了金军的战斗意志,其中 “曾未闻远以孤军,当兹巨孽,抗犬羊并集之众,”可以判断,岳飞是孤军奋斗,对抗的是金军主力(巨孽),犬羊是宋人对金国人的蔑称。从 “ 鏖斗屡合,丑类败奔。” 之辞可以判断,经过多个回合的较量,金军终于支撑不下去了,除非是金国女真主力部队损失惨重,否则金兵是不会败逃的, 因为金军有败了也能“复聚而不散”的结队撤退,使对方不敢盲追的作战传统,因此一个“奔”字就可洞悉金军的战斗意志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郾城大战后,岳家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摧枯拉朽式的夺取了汴京周围的城市,而朱仙镇之战则是一场在金军败退过程中的造遇战。

有网友质疑朱仙镇地处中原,地势平坦,有利于金军骑兵部队展开,而且金军有铁浮图(铁甲连环马),岳家军出击的人数仅五百人,战胜十万金军是不可能的。

这里要说的是,岳家军不仅占天时,而且地利也不属于金军。

1、岳家军背嵬骑的战力已经在郾城大捷中被金军领教,可谓闻风丧胆!而且金军骑兵在郾城大战中损失惨重,铁浮图全军覆没,否则不会败奔!

2、俗话说:“兵败入山倒”,“气可鼓不可泄”。从后来金兀术哀叹到 “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这句话来看,金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3、以少胜多在历史上并不少见,这不仅和战术有关,而且也和战斗意志紧密相连!仅拿宋金战争之初北宋末年太原之战结束后,金军回程报捷的十七骑狂虐两千截杀他们的宋军的战例就可印证以少胜多不是不可能!

位列二十四史的《宋史》对朱仙镇大捷有具体的记载。《宋史》卷365记载:“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不仅如此,众多的南宋史家所著的野史对此也有相似的记载。《皇宋十朝纲要》卷23,《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卷5,《中兴大事记》,《大金国志》卷11,《文献通考》卷315等诸多同时代史家所著史书都对这场战役有详细记载。南宋史家吕中在《中兴大事记》一书作出了如下总结:“岳飞忠孝出于天性,自结发从戎,凡历数百战,内平剧盗,外抗强胡。其用兵也,尤其善以寡胜众。....其战兀术也,于颖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背嵬五百,皆破其众十余万。虏人所畏服,不敢以名称,至以父呼之”。

虽然《金史》对所有的败绩都是含混其词,但是总有一些狐狸尾巴露出来,金宋两史相映照,朱仙镇大战的真实场景就显露出来。如《宋史》对顺昌大捷有详细描述,但是《金史》对此却遮遮掩掩。然而草蛇灰线,伏延千里。《金史》本记中写到:“五月河南平,六月陕西平”。然而六月以后在《宋史》中浓墨重彩的顺昌、郾城、朱仙镇、淮阳、永城、毫州、宿州诸大捷,《金史》皆不书。但是《金史·阿鲁补传》却在不经意间泄漏了这一惊天信息:“宋将岳飞、刘光世等乘间袭取许、颖、陈三州,旁郡皆响应”。而“颖”就是颖昌,郾城为颖昌所辖。因此尽管金史竭力掩盖,著名的朱仙镇大捷在金史里也能寻到蛛丝马迹。《金史》卷77《宗弼传》中虽然避而不提金军所吃的败仗,只寥寥几笔的写到:“(兀术)自帅取毫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还军于汴”。在金史的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出漏洞,兀术用金军将士鲜血好不容易攻取得到的多个重要的州府竟然因为天热轻易的放弃而返回开封避暑?这岂不是在儿戏? 金兀术难道是神经不正常?难道汴梁是避暑胜地?可是当我们查阅开封市的夏季最高温度时,竟发现高达38摄氏度!要避暑返回东北岂不是更好?

常言道:“付出是为了收获” ,金军轻易的把到嘴的肉吐了出来,真正做到了劳而无功。说穿了金史是在掩盖真相,制造出欲盖弥彰的天大谎言!

而与金史中兀术“还军于汴”这句话相映照的是《宋史》卷365中的记载:“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看到了吧?金史写到“还军于汴”,宋史写到“遁还汴京”,二者几乎一致,所差的是一个用“还”一个用“遁”,这说明兀术忍痛放弃开封以南的战争果实,缩回汴京被动防守是出于战败后的无奈之举,证据是确凿的。而关于宋史记载的朱仙镇战役,《金史》卷82《仆散浑坦传》也有一些线索可以参考,其中内容是:“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据,坦浑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鄢陵在朱仙镇以南,这里的“深入”应该是因为金人把鄢陵视做南宋的腹地,而岳飞与金军相据之地一定是在鄢陵以北,即朱仙镇。

关于公元1140年的那场宋金全面战争,清朝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其所著的《二十二史札记》《宋金用兵需参观二史》一节中考证如下:

金天眷三年(宋绍兴十年)宗弼再取河南地,《金史》本纪但书:五月河南平,六月陕西平,《金史 宗弼传》亦不书战败之事。 然是年六月以后,宋刘锜有顺昌之捷,岳飞有郾城、朱仙镇之捷,韩世忠有淮阳之捷,张俊有永城、亳州之捷,王德有宿州之捷,《金史》皆不书。或疑《宋史》各传特自为夸大之词而非实事,然《金史 宗弼传》谓是时宋将岳飞、韩世忠等分据河南州郡,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又《金史 阿鲁补传》谓宋将岳飞、刘光世等果乘间袭取许、颖、陈三州,旁郡皆响应,则《宋史 岳飞传》所云克复京西州郡、并遣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累战皆捷者,必非虚语”。

而如果人们感兴趣,对朱仙镇故地进行考察,就可发现当年战役的遗址还有存留,当地人也会对此津津乐道!

虽然如此山一般的累累铁证,被岳黑们硬说成了不存在!在岳黑看来,众多的史料一旦有记载岳飞战功的内容或揭露秦桧是汉奸卖国贼的内容,不管史料多么丰富和详实,他们便一概否认是真的,因为他们心怀鬼胎,为了强迫读者认承他们用唯心史观手段意淫出来的东西而对众多的历史史料选择性失明,从而达到颠倒黑白的目的,处心积虑否定历史的目的是为了现实的需要,至于为什么,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本帐。




萌萌妈妈E

读书有时不能为文字所惑,朱仙镇大捷,是岳飞先命五百背嵬军冲入敌阵,先驱杀入,將金兀术阵营冲动,再经岳飞亲自挺枪跃马带领众将奋勇向前,金兵败退。金兵有十万众,岳飞也不只五百人。更不可能五百人参战,其他人旁观。

大家知道,金兀术南下先是在顺昌被刘锜打败,金兵精锐铁浮图拐子马十损六七,败退汴京途中,又在颍昌被张宪率领的岳家军打败,在郾城,金兀术重新武装铁浮图拐子马一万五千人与岳家军进行决战,岳飞也是先命爱子岳云带领背嵬、游奕骑兵冲锋,还下令:‘’这次交战,关系大局,只能胜,不能败,如不听命,我先斩汝‘’。杨再兴在前军,首先冲入敌阵,岳云也紧随其后冲进敌阵,交战正酣,岳飞再派出藤牌军与敌厮杀,但见岳家军左手用藤牌蔽体,右手各执麻扎刀,蹲身向前,专斫马足,拐子马互为连贯,一马倒仆,二马不能行,霎时间,金兵人仰马翻,大败亏输,向北遁去。金兀术逃了一程,忍不住大恸曰‘’我自海上起兵,均赖拐子马得胜,今被岳飞破灭,从此休了‘’。到以后的朱仙镇大战,金兵已失精锐部队,战士也有厌战情绪,而岳飞正官封少保,锐气正盛,胜利也是必然。

英雄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的榜样,是人民的保障。人往往身逢乱世才感到英雄的珍贵,盼望太平盛世的社会。现在的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缅怀先烈,造福后代。


德厚致远

粗略估计是十万,应该还要多,前锋被打败了,后面的部队逃跑了,崩盘了,并不是500同时跟十万打,因为并不清楚岳飞的真实兵力,前锋被打败了,主将几乎都会撤退,害怕被包围全奸。真正厉害之处在于岳飞明知对手十万以上兵力还敢一战。别说别的,生活中打群架,对面二十个人要打你一个,你会不跑吗?还会想跟二十个人打吗?岳家军要一个打两百个,这是视死如归的勇气。常人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