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学做人268

汉王想放弃成皋以东地区,驻扎到巩县、洛阳,以抗拒楚军的西进。郦食其说道:“我听说‘懂得民以食为天这一道理的人,帝王的事业可以成功’。治理天下的国君把百姓当作天,而百姓则把粮食当作天。敖仓,作为天下转运粮食的集散地已经很久了,我获悉那里贮藏的粮食非常之多。现在楚军攻下荥崐阳,竟然不坚守敖仓,而却领兵东去,只派些因获罪被罚充军的士兵分守成皋,这真是上天对汉军的帮助啊。目前楚军容易攻取,汉军反倒退却,自己贻误有利战机,我私下里认为这是个过错!而且两雄不可并立,楚、汉长久地相持不下,使得海内动荡不定,农夫放下农具停止耕作,织女离开织机不再纺纱织布,普天之下民心惶惶没有归属。因此希望您赶快再度进兵,收复荥阳,占有敖仓的粮食,扼守住成皋的险要,断绝太行的通道,在蜚狐隘口设防抵抗,把守白马津,向诸侯显示汉军已占据有利地形能够克敌制胜的态势,这么一来,天下人便都知道自己的归向了。”汉王接受了郦食其的建议,随即重又去谋取敖仓。


几点读后感:
一、后勤的重要性。
无论是国与国的战争、企业之间的竞争、个人的之间的竞争,拼到最后,就是谁的后勤猛,谁能坚持时间长,那么谁就能获胜。
对于企业而言,后勤就是现金流。对于个人而言,就是人脉及现金流。我们想要战胜对手,首先不是硬碰硬,而是先找到他的人脉核心、现金流业务,通过不断打压对手现金流,使其没有办法长久作战。时间一久内部自然就会分裂。这样我们就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胜利。
具体的可以看美国如果掠夺伊拉克。
二、解析郦食其及刘邦:
1.为什么是郦食其去建议,其他人没有建议?
2.郦食其为什么提这个建议?
3.郦食其的说辞有无借鉴之处?
4.刘邦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同意?
1.这有几种可能:
(1)戴罪立功。郦食其因为之前提建议让刘邦称帝被否后,急需要在领导面前重新体现价值证明自己。
(2)刘邦已经被封闭了信息。周围都是郦食其收买的人,其他人没有办法给领导传递信息。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刘邦身边的牛人太多了,郦食其不是一开始就追随刘邦的,只能勉强算是其核心圈的人。

(3)风险大。因为现在刘邦原有固守的战略已经失败,现在大家的士气都比较低落。如果此时提,一方面容易继续失败,自己风险大。另一方面如果惹怒了刘邦,有可能会被杀。
2.如果直接撤退,一方面是会在撤退过程中被项羽追击,损失很大。其次这一退有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赢了,因为一旦退守关中,等项羽清理完其他势力,封锁出关的路径,刘邦就没有机会了。再次就是赌徒心理,如果借这个机会抄了项羽的后勤,那么一方面就能够对项羽的进攻造成打击,另一方面也能创造反击的机会。
3.说辞的三步骤:
首先是论证了粮食的重要性
其次是贬低了敌人,论证了这个对策的可行性
再次展示美好前景。

4.当下的背景是刘邦已经多次失败,内部已经开始动荡。此时如果继续撤退,那么内部有可能分裂,并且出现大量背叛。同时也会给项羽继续追击的机会。此时的刘邦需要一场胜利。而郦食其给了这个念头,同时又有方案,那么刘邦的同意也就理所当然。

读历史,学做人2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