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的應用探索

2016年國務院71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發佈實施後,傳統建築行業轉型已不可逆轉,裝配式將成為今後建築行業的重要營造方式。進入2018年後,裝配式建築又一重磅文件《裝配式建築評級標準》(GB/T 51129-2017)發佈執行,該標準對裝配式建築做出了明確的評價方法和底線要求,根據該標準要求"只做水平預製構件,不做豎向預製構件的做法都不能叫裝配式建築",對目前裝配式建築影響最大。

建築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築學、工程學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建築信息模型或建築資訊模型一詞由Autodesk所創的。它是來形容那些以三維圖形為主、物件導向、建築學有關的電腦輔助設計。當初這個概念是由Jerry Laiserin把Autodesk、奔特力系統軟件公司、Graphisoft所提供的技術向公眾推廣。

在2018年兩會期間,有代表就提出在高校土木專業增加BIM技術課程。所以BIM技術在未來將會有比較好的前景與發展空間。以及後續各個省份以及直轄市都開始推出自己的BIM應用相關規範以及標準,這些都為BIM在建築領域的發展奠定基礎。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的應用探索

兩會報道原文

目前綠色裝配式建築鋼結構在BIM方面應用相對比較成熟,大眾所知的Tekla軟件在鋼結構深化已經被公眾所認可,設計單位根據受力計算設計施工圖紙,深化團隊依據施工圖紙進行二次深化設計,經設計確認之後將圖紙移交鋼結構加工廠下放車間進行構件加工。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的應用探索

鋼結構深化圖紙

裝配式建築結構施工圖設計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結構設計總說明,其中應有裝配式結構設計專項說明。

2.結構平面佈置圖。應有各層結構平面佈置圖、配筋圖;預製構件應註明預製構件編號;現澆牆肢編號、現澆節點編號等。

3.預製構件詳圖及加工圖。構件詳圖應包括:

a. 構件模板圖,應表示模板尺寸、預留洞及預埋件位置、尺寸,預埋件編號、必要的標高等。

b. 構件配筋圖:縱剖面表示鋼筋形式、箍筋直徑與間距,配筋複雜時宜將非預應力筋分離繪出;橫剖面註明斷面尺寸、鋼筋規格、位置、數量等。

c. 需作補充說明的內容。

然而對於目前推廣的混凝土裝配式建築,在設計院提供二次深化圖紙過程中,二次深化所運用的軟件還處於每個公司所應用的不一樣,相關軟件包括REVIT、Tekla、PKPM、盈建科、BeePC、探索者、紅瓦等等軟件。

1.Revit軟件

採用Revit來進行二次深化需要進行二次開發,可以採用dynamo編程,必須對公司的相應模板進行編制,在後期圖紙處理中有相當大的問題,配件材料表無法直接提取。目前可能借助部分插件可以實施,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國家規範和地方性規範相對比較分散,無法達到一個固定的模板。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的應用探索

Revit裝配式配筋深化模型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的應用探索

Revit二次深化構件圖紙

2.Tekla軟件

對於Tekla軟件來說比Revit軟件更加智能化,高版本的軟件在鋼筋模塊增加了很多相應模塊,可以採用自帶鋼筋網、鋼筋組進行搭建模型,鋼筋可以進行自動編號,對於同一設計院相似度極高的項目可以互相應用,建立構件庫方便調用,更加智能化的就是可以採用自帶的鋼筋材料表模板進行二次修改達到深化圖紙要求,可以省掉很多繁瑣的工序。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的應用探索

Tekla裝配式配筋深化模型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的應用探索

Tekla二次深化構件圖紙

3.其他軟件

其他軟件在各自功能方面有采用模型拆分的,有的是直接進行模型搭建,功能相對還是不夠完善,對於固定設計院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進行二次開發,這樣就能滿足從設計到裝配式構件二次深化提供給加工廠的要求。

混凝土裝配式設計以及相關的二次深化設計與BIM技術的銜接,在未來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將支持建築業精細化、標準化、模塊化快速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