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骂后,有种情况就是孩子的“求救信号”,家长要注意了

打骂孩子就像会上瘾一样,因为很多的教育家都说不要打骂和体罚孩子,可是孩子真的非常气人的时候,家长跟孩子讲道理都不管用,就直接用打骂来管教孩子,这招确实好用,所以家长以后就直接升级为打孩子,简单省事。

但是打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从打孩子一开始的哭喊声到后面默默无声,咬牙忍受,打完孩子还会继续的皮。

孩子被打骂后,有种情况就是孩子的“求救信号”,家长要注意了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故事:

我小的时候住在家属院里面,经常会有一些小朋友来跟我玩,我记得有一个小男孩比我大三岁,他有一次骑他爸爸的自行车,然后不小心把自行车的车胎扎爆了,但是没告诉他爸爸,然后又来跟我们来玩耍,后来他爸爸要骑在自行车出去的时候,发现车胎坏了,然后就直接跑到我家的院子找他的儿子,并且大声怒骂然后我看到这个比我大三岁的孩子默默的从小桶里面捡了一根树枝给他的爸爸,然后我们看到这一幕都不敢出声,但是他的爸爸却一直看着这跟树枝,愣愣的在原地没有动,过了一小会后默默的转身离开了。等他爸爸走后,他才跟我们说:“没事,小时候扫帚都打断好几根呢”当时我觉得我好佩服他。有的时候打他,他还会笑。

孩子被打骂后,有种情况就是孩子的“求救信号”,家长要注意了

孩子“求救信号”的表现

有些孩子嘴硬,有些孩子却是在家长打骂之后就承认错误,但是有可能他们连自己错在哪都不知道,他只是更怕继续挨打,而且有些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打骂孩子,孩子被打后也不会承认,那样的话恐怕错的真的不是你家孩子吧,可能有误解吧。孩子被打后错在哪也不知道家长一定别打了,这就是孩子的一种“求救信号”因为孩子自己错在哪根本不知道。

孩子被打骂后,有种情况就是孩子的“求救信号”,家长要注意了

如果孩子没承认错误的话,家长一定要别打了,千万别说“让你不知道错,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一边说又一边打,孩子内心就肯定不服的,但是如果反抗的话,有可能父母会打的更严重,所以孩子会有一种心理,就是我怎么狡辩都没有用,说了也等于没说,还不如不说,挨打完就算了,说了可能被打的更严重,有些家长自己都不知道孩子为什么错就打孩子,时间长,孩子与父母就有了更深的隔阂,之后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难都不敢向父母询问解决方法,不会解决也要硬着头皮,因为他心里已经非常惧怕父母,生怕一问出来就遭到打骂,然后解决不好也会遭到打骂。

父母们不要一味的去责怪孩子,甚至棍棒齐上,但是却没有教孩子的处事方式,所以孩子遇到事情都不敢问父母,怕自己再被父母骂“这么简单都不会做”之类的语言。

孩子被打骂后,有种情况就是孩子的“求救信号”,家长要注意了

所以,各位家长们,孩子有时候犯错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原因,如果孩子是故意的,那么就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样以后孩子就可以记得了,下次如果还是这样犯错了,会受到什么样的责罚,如果孩子不是故意的,虽然父母们会生气,但是一定要冷静告诉孩子自己错在哪,应该要怎么做,让孩子知道怎么解决方法。

想要孩子未来的路更好走些,高智商、高情商、情绪管理、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都不能少!

研究表明,3-6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和情绪管理的最佳时期!

孩子被打骂后,有种情况就是孩子的“求救信号”,家长要注意了

《儿童情商培养绘本》、《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10册)从情商、行为、安全三大角度出发,包含10个小故事:《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礼貌》《我可以独立》《学会尊重别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我能承担责任》《我不随便发脾气》《我能表达自己》《我能与人分享》,

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绪管理。父母闲暇时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通过故事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

孩子被打骂后,有种情况就是孩子的“求救信号”,家长要注意了

3-6岁也是孩子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每个绘本中都有精美的插画,这样更加容易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所讲的道理,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被打骂后,有种情况就是孩子的“求救信号”,家长要注意了

在3-6岁期间,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

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感兴趣的家长朋友点击下方“小卡片”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