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口溜”的變化——記孝感市直機關駐安陸市殷棚村扶貧工作隊

“順口溜”的變化——記孝感市直機關駐安陸市殷棚村扶貧工作隊

“順口溜”的變化

——記孝感市直機關駐安陸市殷棚村扶貧工作隊

“看山荒山禿嶺,看路坡陡難行,看田越種越瘦,看水旱不保收,看人貧無盼頭”——這是安陸市洑水鎮殷棚村過去的真實寫照。

2015年8月,一支由孝感市公安局、編辦、信訪局、農行組成的工作隊進駐殷棚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經過四年的紮實苦幹,如今的殷棚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去年底,殷棚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萬元,貧困戶人均收入超過1.5萬元。

“顺口溜”的变化——记孝感市直机关驻安陆市殷棚村扶贫工作队

洑水鎮殷棚村大棚蔬菜基地,2020年4月16日攝

看山綠意盎然,看路寬敞乾淨,看田生金吐銀,看水塘堰滿缸,看人精神抖擻。”——如今的殷棚村上榜安陸市“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

01 選好隊長,用腳步丈量殷棚的土地

“沒有朱書記,沒有工作隊,就沒有我們的好日子,感謝上級組織派來一個好隊長、好工作隊!”這是殷棚村貧困戶、一般戶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村民口中的“朱書記”,名叫朱雋,是孝感市公安局派往殷棚村任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的正縣級幹部。局黨委找他談話時,他二話不說,服從安排,未提任何條件。親朋好友感到不解,甚至抱怨:奮鬥了幾十年,要待遇有待遇,要級別有級別,犯得著去吃那份苦嗎?

“顺口溜”的变化——记孝感市直机关驻安陆市殷棚村扶贫工作队

2019年12月,駐村工作隊到低保戶付功成(左二)家中關心家庭情況,制定幫扶計劃

“在有能力的時候,能為老百姓做點事就做點,”面對質疑,甚至嘲諷,他一笑而過,“在哪兒都是幹,更何況我也是農村走出來的!”第二天,他和隊員一起背上行囊直奔殷棚,和隊員、村民同苦、共幹,用腳步丈量殷棚的土地。

寒來暑往1300多個日日夜夜,他的私家車跑了6萬多公里,各種鄉下日常用品成為標配,成為老百姓口中的“扶貧專用車”,先後捐贈並訂單購買農產品價值2萬多元。

朱雋有個習慣,每天都要和村民聊一些家常裡短,還在筆記本上記錄村民的訴求和困難。“楊華芬、黃道金等無房、危房戶的房屋怎麼辦?毛建的妻子和女兒如何享受政策?周金芳的兒女工作如何安排、吃水怎麼解決……”四年來,他記了10多本,密密麻麻。

02 建強團隊,黨支部成為群眾的“主心骨”

“顺口溜”的变化——记孝感市直机关驻安陆市殷棚村扶贫工作队

2020年1月,駐村工作隊到貧困戶方祖剛(左四)家中瞭解產業扶貧現狀、宣傳扶貧政策

初到殷棚,雖有備而來,但現狀仍讓工作隊措手不及:吃不慣、住不下,隊員思想不穩;工作開展沒多久,群眾不理解、不信任、不配合。

怎麼辦?

“從工作隊自身做起,解心結,轉作風!”制定《工作隊員十條工作標準》,所有隊員將黨組織關係轉至殷棚村,成立臨時黨支部,與村“兩委”聯合辦公,把機關黨建資源植入基層。讓黨員間互相結對,發揮無職黨員作用,把黨組織和黨員打造成全體村民的“主心骨”。

“有困難、找黨員。”

蔡鳳娥腿部殘疾,家門前的路還是土路,出行不便,她向臨時黨支部求援,黨員雷有朝多方聯繫,想盡辦法為其鋪上一條平整的水泥便道;貧困戶方祖鋼想承包2畝田養蝦、4畝水面養魚,但水源不足,年輕黨員楊林多次協調幫忙解決;年近90歲的老人陳澤民常年獨居在家,兩個兒子和兒媳一直在浙江打拼,入戶走訪的朱雋發現情況後,與村幹部一起反覆做工作,鼓勵他們回鄉創業、照顧母親,並幫助他們清塘堰、建蝦池,發展養殖業,去年人均收入2萬多元,還獲得村的產業獎補,一家人其樂融融。

“顺口溜”的变化——记孝感市直机关驻安陆市殷棚村扶贫工作队

2018年,殷棚村舉辦第二屆鄉風文明表彰活動

“有困難,找黨組織,準沒錯!”4年來,黨支部有效解決各類困難問題2000多件,幹群關係變得融洽,村民自發將自家種的菜、養的魚、下的蛋等農產品送到工作對食堂,一同分享豐收的喜悅。

03 壯大產業,拓寬穩定持續的增收渠道

殷棚的路到底在哪兒?該怎麼走?從進駐殷棚第一天起,它不斷拷問著工作隊。

要脫貧,發展產業是必由之路。工作隊結合殷棚實際,在難以引進新型投資主體的情況下,動員群眾,自力更生,盤活山水自然資源。

——將村組低窪田塊進行土地流轉,集中連片發展水產養殖400畝,年創村集體收入超過7萬元。

“顺口溜”的变化——记孝感市直机关驻安陆市殷棚村扶贫工作队

2017年5月,殷棚村光伏發電項目正在施工

——利用項目資金,殷棚村建起3座共計50千瓦光伏發電站,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帶動村公益事業發展,解決部分公益性崗位和少數貧困戶的生產生活困難。

——成立殷殷情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動員群眾通過土地、資金、薪酬等方式入社入股,確保所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和部分非貧困戶均能參與進來,確保村集體和農戶有穩定可持續的増收渠道。

——採取“合作社+土地+農戶”發展模式,按照三七利益分成,流轉17個貧困戶土地500餘畝,建起林果基地,年創收3萬多元。如今,規模已擴大至1400畝,共有桃子、三水梨、火龍果、草莓、美國紅橡等近10個品種。

——投資100多萬元,建成350平方米的殷棚喜慶服務中心,引導老百姓喜事簡辦,勤儉節約,既方便老百姓集中辦事,也帶動了殷棚餐飲業的發展,每年租金2萬元,並按20%的比例逐年增加收入。

“春賞桃花,夏看荷花,秋冬梨花、油茶花、楠樹花競相綻放,”工作隊隊長朱雋介紹,賞完花還可摘桃子、三水梨、垂釣,“現在的殷棚一年四季有可玩之處。”

04 幫扶群眾,從根本上對“症”下“藥”

“顺口溜”的变化——记孝感市直机关驻安陆市殷棚村扶贫工作队

2019年12月,殷棚村“消費扶貧周”暨農產品展銷會

精淮扶貧的根本,是要讓所有的群眾“站起來,強起來,富起來”。四年來,駐點4家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帶領黨員幹部結對30戶70人,踏門檻、走田間、到地頭、找問題,對症下藥,用真心真情開展幫扶。

66歲的黃道金原是殷棚村貧困戶中最貧窮的一個。因為窮,妻子離他而去,老黃獨自將兩個兒子拉扯大,小兒子患有精神疾病,屬一級殘疾。2015年精準識別時,老黃家人均純收入僅2400元,父子三人擠在3間破土屋裡。

“顺口溜”的变化——记孝感市直机关驻安陆市殷棚村扶贫工作队

2019年8月,駐村工作隊為黃道金(中)等貧困戶量身定製種植養殖幫扶計劃

工作隊瞭解情況後,迅速協調將他家列入危房改造範圍。2016年開始,老黃家年年有變化:當年新房建成,送上各種傢俱、電器,老黃承包15畝水面養魚,開挖桃園12畝種桃樹;第二年養雞100多隻、喂牛3頭,加入村裡的合作社;2018年,老黃又栽種7畝“三水梨”,在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外,還流轉了其他農戶水田20畝,全部種上水稻;2019年,他還在自家辦起了農家樂。

如今,老黃重新找到老伴,兒子也娶了媳婦,年收入10萬左右,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成了全市脫貧標兵。

“一切為了困難群眾的日子好起來。”設立獎補基金,鼓勵農戶入股入社,發展庭院經濟,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每戶至少發展一個支柱產業,不斷拓寬增收致富渠道。

在工作隊的幫扶下,殷定齊家水稻種植面積從原先的4畝擴大到現在的40畝,還開挖魚池8畝,養雞1500只,年收入超過10萬元;73歲的貧困戶方祖鋼發展稻蝦共養、養魚,個人年收入3萬多元,他的患有殘疾兒媳婦在安陸城區開店創業,月收入2萬多元……

朱雋介紹,除市裡給予產業獎補以外,工作隊還額外進行獎補,還對一般戶進行獎補。近兩年,殷棚村每年兌現產業獎補資金10多萬元,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