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訊那麼不發達,是怎麼把信息傳遞出去的?

大自然28576


1:最開始沒有文字時,人們傳遞信息靠的是口口相傳。

2:人們也曾經靠著河流把寫有信息的物件傳遞出去。

3:後來人們又靠烽火濃煙傳遞軍事信息。

4:接著人們發現可以靠天上的鴿子傳遞信息信件。

5:又後來人們開始建立專門的信息傳遞機構,修建專門的通信驛道驛站,信息傳遞員騎著飛奔的馬匹傳遞信息。

6:同時人們還可以通過水路上的船傳遞信息。

7:普通百姓之間也可以人員的流動傳遞信息。

8:近距離時人們還可以通過鼓聲號角旗幟傳遞信息。

9:再後來票號鏢局也可以傳遞信息。


南公懿


古代不同於現代,動一動手機就可以讓遠方的人收到信息。總結起來,古代人傳遞信息有兩大類,一類是官方的信息傳遞系統,一類則是普通人的傳遞消息。很多人都關注到的是官方如何傳遞信息,而對民間傳遞信息少有涉獵。

古代民間傳遞消息的通道。

現代普通人的流動性非常大,每到春節、中秋時節,幾億人都處於運動之中,蔚為壯觀。古代普通人的流動性比較小,都被束縛到土地之上,統治者的目的是讓他們經營農業,農業是立國之本。但也有比例不少的人服勞役或者幹一些工程,這些人是如何得知遠方親朋的消息吶?

一、同鄉捎帶消息。

一般做工程或者服勞役的人大都是同鄉一起去勞作,如果有人要回家,不能回家的人很多委託回家的人捎去平安的消息,或者委託攜帶財物等回去。同樣的道理,如果有人要後來參加工程工作或者服勞役,家中的信息也會傳遞給在遠方的親朋好友等。

這樣傳遞信息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如果委託官方捎帶信息,免不了錢財的耗費,很多百姓大都不願意讓官方捎帶信息,除非出現家庭重大變故,會委託官方捎帶信息。

二、委託商隊捎帶消息。

古代商人是流動性比較大的群體,如果想去某地經商,恰好有親朋在經商的地方,或者路過親朋所在地,就會委託商隊攜帶信息、財物等,一般要請商隊的人吃飯,並付出一定的報酬才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信鴿照,早在中國古代首先是應用於民間傳遞消息)

三、利用信鴿傳遞。

信鴿是天生的愛家狂熱分子,特別愛好歸巢,人類利用鴿子的這一習慣,經過訓練,培養了信鴿。信鴿的歷史悠久,大約有5000年左右的歷史了,古埃及、古希臘就有這方面的記載。信鴿承擔的主要任務就是傳遞信息,或者較為輕便的東西。

隋唐時期信鴿飼養就已經很多了,唐玄宗時期的宰相張九齡小的時候家裡就飼養信鴿,信鴿被張九齡稱為“飛奴”。

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之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開元天寶遺事》)

中國信鴿的飼養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大都用來傳遞信息。

四、明代出現的民信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到了明代初年,人員的流動性加大,從而衍生出了專門從事傳遞信息,攜帶物品、包攬匯兌的民間機構——

民信局

民信局是明初永樂年間的寧波的商人們見到有利可圖,創新經營模式,從而創立了民信局。自此之後,民信局遍地開花,凡是比較繁華的地方都有這樣的機構。到了清朝咸豐、同治、光緒年間,民間的民信局有幾千家之多,主要服務於民眾。

民信局在清朝末年形成內地信局、輪船信局和僑信局三大類,內地信局主要是陸路兼有水路,輪船信局主要是依靠水運,僑信局主要是面對去國外謀生的僑民。這些機構之間有時單獨運作,有時也進行聯合。民信局的誕生,讓民間信息傳遞更加快捷,及時。(中華民國時期的民信局執照,早在明朝初年就已經有了)

五、利用古代驛站系統傳遞信息。

其實民眾也可以通過王朝的驛站系統傳遞信息,不過古代驛站傳遞信息價格太昂貴。高昂的價格體系,直接催生了民間民信局的發展。

古代官方傳遞信息通道。

中國古代記載最早的國家傳遞信息系統有兩個,第一是驛站,第二是烽火臺。烽火臺主要用於軍事用途,一旦爆發戰爭,烽火臺就會點燃,多個烽火臺聯動,快速傳遞外敵入侵的消息,讓各地做好戰爭的準備。同時驛站系統也會將詳細的信息傳遞到各級官府,逐級上報,直達中央。

烽火臺後來逐漸談出王朝信息傳達系統,主要是一下幾個原因:第一,受夜間、陰雨、下雪等天氣的影響非常大;第二,烽火臺一般是肉眼觀察的,有距離限制;第三,信息傳遞的非常不明確;第四,烽火臺很容易被敵對方事先偵查、破壞。衡量得失利弊之後,逐漸淘汰或者減少了烽火臺傳遞信息這一方式。(古代驛站遺址圖)

其實古代最完善的信息傳遞系統還是驛站系統,迅速準確。秦始皇曾經修建帝都輻射全國的馳道,馳道上都修建有驛站,以後歷朝歷代都是效仿這一運作。

根據《春秋》、《左傳》等史書記載,那時的驛站包含三種信息傳遞方式,第一種是“郵”,也就是步行傳遞信息;第二種是“驛”,用騎馬傳遞信息;第三種是“傳”,用馬車傳遞信息。由於馬車傳遞消息費用昂貴,有時地方驛站系統也經常私自使用,不久用馬車傳遞信息就被廢除了,只剩下步行和騎馬傳遞信息。隨著水運系統的完善,後來又增加了“水運驛站”。

官方信息傳遞是有等級之分的,一般的分為3-4級。現代有公路、水路、鐵路、航空等交通形式,古代只有兩大類,一個是官路,另外一個則是水路。唐代時期對驛站的要求非常詳細,每隔30裡設置一個驛站(幾乎是歷朝歷代的定製)。具體每天傳遞信息的速度有十分詳細的規定,如下:

步行一天50裡,騎馬分為日行180裡、300裡、500裡,船在河中逆水行走日行40裡、江中50裡、其他60裡,順水的情況下100-150裡。(唐律對驛站的要求)

根據唐朝對驛站的規定可以得知,信息傳遞的等級應該分為4級,日行有50裡、180裡、300裡、500裡的區別。安祿山發動叛亂之時,驛站系統在6天后就將信息傳達到長安唐玄宗那兒,日行500裡,屬於特別加急的信息,這種傳遞信息的速度在當時非常少用。

其實,很多朝代中驛站傳遞的信息的等級只表示為三級:步、馬、急遞,因為第四級很少用到的。以清朝為例看一下清朝的驛站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清朝以兵部管轄的皇華驛為京城驛站的管理中心,然後向全國各地輻射,主要路線具體如下:


1、東北路:自皇華驛東行,經盛京驛。再由盛京驛起,以達吉林、黑龍江等地。

2、西北路:自皇華驛經張家口以達庫侖、科布多等地。

3、東路:自皇華驛經山東,一分為二,一路至江寧、安徽、江西、廣東等地;一路至江蘇、浙江、福建等地。

4、中路:由皇華驛經河南,一分為二,一路達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一達雲南、貴州。

5、西路:自皇華驛經山西,一分為二,一路達陝西、甘肅、四川各地;一路達新疆、青海、西藏各地。

6、水路:自皇華驛,經通州潞河驛,沿大運河,通往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省

這是主要驛站系統的路線,也有很多其他輔助驛站的,幾乎覆蓋整個王朝疆域。

很多時候古代軍方還使用旗幟的旗語、鼓聲、鑼聲等其他方式傳遞信息。


古代特殊情況下的信息傳遞。

上面敘述了古代民間和官方如何傳遞信息,不過也有非常特殊時期的情況,人們傳遞信息的方式也別出心裁。

青鳥殷勤為探看。

唐代李商隱的詩中有《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詩中最後兩句如此描述: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青鳥殷勤為探看”是一個典故,根據《山海經.西山經》的記載: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鳥居之。

郭璞在註釋“青鳥”時,註明三青鳥主要是為西王母取食物,並且傳遞信息。又《藝文類聚》中記載了西王母見漢武帝時的場景,稱:

七月七日,上( 漢武帝 )於承華殿 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 東方朔 , 朔 曰:‘此 西 王母 欲來也。’有頃,王母 至,有兩青鳥如烏,俠侍 王母 旁。”

西王母來之前,青鳥先到了。後來“青鳥成為“信使””的代名詞。

雖然《山海經》的傳說尚不能完全證實,不過人類馴化鳥類為人類(仙人)服務,恐怕時間非常早了,鳥類傳遞信息早就在古代中國存在了,歷史悠久。(西王母的信使——青鳥圖)

信鴿救劉邦。

信鴿救劉邦這事沒有記載在所謂的正史之中,不過後人在整理一些其他古書時發現這樣的記載:

西楚霸王在追擊劉邦時,劉邦慌不擇路跳到了一個枯井之中,恰好有兩隻信鴿站在井口之上,項羽的人馬認為,如果有人在井中,信鴿不會安穩的站在井臺之上,隨即離去。

而日本人在記載這一件事情時說的更切合實際,稱劉邦跑到枯井裡面躲過了項羽的追兵,自己卻出不來了,於是利用信鴿傳遞消息,接到消息的漢軍趕來把劉邦救了出來。

史書出處:《畿輔通志》、日本人巖言著《傳書鴿》

鴻雁傳書。

漢武帝時期,蘇武在公元前100年出使他國,被匈奴扣留了19年,到公元前81年,漢昭帝劉弗陵時才被放回。蘇武被扣押在北海,也就是現在的貝加爾湖一帶,根本無法傳遞信息到漢朝中央政府。

公元前87年,漢昭帝即位之後要求匈奴將扣押的漢朝使臣放歸,其中就包括蘇武。匈奴使者稱蘇武早就死了,不肯放歸。

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荒澤中。(《漢書》)

漢朝官員要求匈奴使者告訴他們的單于,漢朝天子在上林苑射中了一支大雁,大雁的腳上攜帶了蘇武所寫的帛書,稱蘇武還活著,在北方的荒野大澤之中。

且不論真實情況如何,蘇武是有可能逮住南北遷徙的大雁,並將信息傳遞到漢朝的。(鴻雁傳書圖)

紅葉傳書。

宋朝時期的張實所著《流紅記》中記載了唐代的一個傳奇故事。

話說儒生於佑在皇宮附近溜達,突然發現御河的水流之中飄下一片紅葉,這片紅葉好像還寫著筆墨痕跡,於是趕緊撈了上來,發現上面題詩一首:

流水何太急,

深宮盡日閒.

殷勤謝紅葉,

好去到人間。

儒生於佑一看這是宮中的功能思春啊,於是乎自己也在另一片紅葉上提了兩句:

曾聞葉上題紅怨,

葉上題詩寄阿誰?

他跑到上游把自己所提詩的紅葉順流放下了。本來這是毫無後續的話題,結果碰到了宮女被放出宮外,此時的於佑正好寄宿在韓泳門下,老大不小了也沒有婚配,於是將一個宮女許配他為妻。一日於佑的妻子翻看丈夫的書箱,居然發現了自己所提的紅葉詩句,兩個人相互對照一下,發現他們的婚姻隱隱是“紅葉”在做媒人,傳為一段佳話。

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小龍女掉在了絕情谷底,為了傳遞信息給楊過,在自己養的蜜蜂兩個翅膀上刻上了六個字——

我在絕,情谷底,合起來就是“我在絕情谷底”,看來也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信息傳達手段了。


穿越再現彼岸


軍事上,在我國古代長城沿線上建有烽火臺,來通報敵情,下達命令。烽火臺上平時堆滿柴草和幹狼糞。 ... 僅用一天的時間,就傳遍了幾千裡的路程。烽火臺是用光來傳遞信息。
在我國古代長城沿線上建有烽火臺,來通報敵情,下達命令。烽火臺上平時堆滿柴草和幹狼糞。由戍卒晝夜輪流看守,一旦遇有敵情,夜間則舉火,即點燃柴草,使火光沖天;白天則舉煙,即將狼糞點燃,因為狼糞燃燒時其煙直上,即使在很遠的地方也能看見。所以烽火臺又稱狼煙臺,舉烽火又稱舉狼煙。這樣一臺接一臺地燃放烽火,把敵情迅速傳到遠處,使軍隊及時作好迎戰準備。

古代的通訊離不開驛站,我想驛站這個單位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古裝劇中也常常能看到驛站的存在,但是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其實驛站可以分為“驛”、“站”、“鋪”三大類,其中“驛”是官府安排外客接待、運輸官方物資的組織。我們在影視劇中所看到官兵押運的官餉就是通過“驛”進行運作的;而“站”則是傳遞重要文獻和軍事密報的組織,是為各個要塞軍隊之既相互聯繫服務的;最後這個“鋪”則稍微遜色一些,主要負責地方州縣之間的公文、書信的傳遞,以公文為主,上級長官批閱下屬地方政事的文件都是“鋪”負責傳送。

根據所運輸文件的重要程度,驛站會配置不同的馬匹進行運輸。比如驛站收到印有“馬上飛遞”字樣的公文時,最低也要以每日300裡的速度進行傳遞。遇到戰事吃緊的密函時,傳送速度甚至能夠達到每日800裡,這就是我們問題中所謂的“八百里加急”。


偉哥隨拍


自秦朝,就有了驛站,之後隨歷朝至清朝完善,有接近三千年歷史。

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是建於明朝洪武八年盂城驛,位於江蘇省高郵市南門大街東;中國目前現存唯一格局整的古代驛站遺蹟是雞鳴驛,位於河北省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

看一看具體規定:

公文限“馬上飛遞”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緊急公文則標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樣,按要求時限送到。

驛站分驛、站、鋪三部分。驛站是官府接待賓客和安排官府物資的運輸組織。站是傳遞重要文書和軍事情報的組織,為軍事系統所專用。鋪由地方廳、州、縣政府領導,負責公文、信函的傳遞。

舉一個例子:唐代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中前一段寫道,“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威陽,暮及隴山頭。”在這裡他把驛騎比作流星。

信息傳遞的還是蠻快的,不是嗎?





歷史趣味多


古代沒有電話、電報、電郵,更沒有發達的信息高速公路。 他們傳遞信息不像現代人那麼便捷,但在面對空間阻隔之時,古 人也絕不是束手無策。我國古代人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 智,發明了多種傳遞信息的方法。

烽火傳信。據歷史記載,在2700多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 已經有了利用長城上的烽火臺點燃煙火傳遞警訊的方法。 當時 從邊疆到內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就建造一座烽火臺。臺 上佈滿了木材、乾草、狼糞等易燃物。

如果敵人入侵時,就點燃 烽火,後面的烽火臺看見,也一個接一個地點燃,傳遞警訊。由 於常用狼糞代替薪火,這種烽火臺上冒出的煙也叫“狼煙”。鴻雁傳書。因為鴻雁屬於定期遷徙的候鳥,信守時間,南飛 和北遷的時間基本上比較固定和有規律。

傳說當年蘇武出使匈 奴被囚禁,就是通過把信綁在了鴻雁的足上帶回了漢朝。後來 人們便把信稱為“鴻雁”。驛馬傳書。乘車馬傳遞信息,在上古歷史中已經比較常見 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修建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將 這種飛馬傳書制度化,建立遍佈全國的郵驛網絡。

漢代在驛站 設置上更加規範,規定五里一郵,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驛。 唐代 有各種驛站1600多處。宋代增設急遞鋪,分為金牌、銀牌、銅牌 三種。要求金牌一晝夜行500裡,銀牌400裡,銅牌300裡。

每 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



khbh


我是i溫暖心,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信息傳遞在每一個時代都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於有關國家大事以及軍事信息,事關重大,所以一直特別受重視,古代的信息傳遞方式主要經歷以下幾個過程:

烽火傳遞

這個大家應該都能夠理解,因為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那就是“烽火戲諸侯”,講的是西周的周幽王為了取悅褒姒,點燃了傳遞重要軍事信息的烽火,戲弄了各地諸侯。由此可見,當時烽火是重要的信息傳遞方式。烽火傳遞的方式:每隔一段距離就築建一個烽火臺,接連不斷,臺上隨時備有引火之物,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遇有敵情就點燃烽火,晝夜不同,白天放煙,夜晚舉火。這樣信息就很快傳遞出去了。這種方式一直沿用到明清時代。

長城傳遞

長城本身是軍事上起防禦作用的,上面有各種軍事設施,包括城障、關隘、兵營、衛所、墩臺、烽堠等等,由於其設備齊全,又是軍事化的管理,本身就是具備觀察敵情收集信息傳遞信息的作用,其結合烽火傳遞制度,使信息的傳遞更加迅速、有效和正規。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是直接將信息收集和傳遞結合在一起,也是烽火傳遞制度的升級。

驛站傳遞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的多樣化越來越複雜,烽火傳遞雖說速遞快,效果也好,但是對於傳遞的信息的具體內容卻不明確,這就造成了,只知道有警情,但是不知道是什麼警情,這樣就出現了驛站傳遞,每隔一段距離就設置一個驛站,驛站裡面隨時準備著馬匹,吃、住、用一概齊全,有專人送遞各類信息,這樣他就結合了烽火傳遞的快速傳遞信息又能明確知道信息內容。這種方式也是烽火傳遞的升級了。

總結

以上是中國古代的重要信息傳遞方式,主要是正規的、官方為主。這裡只討論國家行為的,諸如飛鴿傳書等個人行為的或民間的方式就是各抒己見不做論述了。

以上就是我對於題主的回答,謝謝


i溫暖心


古代通訊手段還是挺多的,只不過沒有現代信息化時代那麼方便,打個電話,發個微信。

那麼古代都有什麼通訊手段呢?

1、寄信用馬匹,中途有驛站(在我國比較統一穩定的一些封建王朝,由政府在全國建立了傳遞皇家文書、政府公文的驛站);也有用信鴿的(“飛鴿傳書”),一般短距離使用。

2、戰爭時長城上烽火臺燒狼糞,用狼煙、烽火在戰鬥中傳遞軍事訊息;稍近的距離內人們用“擂鼓”、“鳴金”等辦法傳遞信息。

3、在一些戰鬥中,被敵人圍困的人們還曾經用“風箏”、“孔明燈”等。

4、發明火藥之後還有電視劇中常見的信號彈

以下是對“驛站”的補充說明: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遞官府文書。除宋朝准許高官顯宦附寄家信之外,都不準附寄私人信件,私人書信只能託人捎帶。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一處秦代墓室中發掘出兩件木牘家信,第一封信是“黑夫”和“驚”聯名寫給一個叫“中”的人;第二封信是“驚”寫給“中”的,這是我國現知最早的家書實物。據估計這兩封信是由同在軍中服役期滿後返鄉的同鄉捎往家中的。古代人民通信之困難,由此可見。

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件的通信機構——民信局。在明永樂年間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移民,由於思念故鄉,相約每年推選同鄉代表回鄉幾次,來往帶送土特產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的組織稱“麻鄉約”。後來就形成了專業的民信局。


華嚴


通訊,在我們當今社會再熟悉不過了,從早期的信件郵遞、有線電話、無線電報,再到手機、BB機、互聯網,到最後的QQ、微信、陌陌等社交媒體,人們的聯繫方式在不斷更新換代,無論是傳遞信息,還是傳遞信件物品,在今天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那麼在遠沒有現代高度發達、高度文明的遠古時代,人們是如何傳遞信息的呢?或者說人們是怎麼把信息傳遞出去的?今天,【孤竹閒客】就給大家說一說:

軍事方面

1、烽火臺狼煙報警

在古代,人們快速傳遞信息和軍情的主要工具就是烽火臺,當有軍情或有敵人來犯,人們就在烽火臺上點起狼煙,下一個烽火臺看見以後馬上點燃自己的烽火臺,以此類推,一級一級往下傳,很快在最短的時間內就會傳到國都,或重要軍事機構。

據說烽火臺的起源是在商周時期,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墨子·號令》,一直延續到明清,相傳了幾千年,可見其生命力的旺盛。人們在軍事要塞或邊境線上,利用居高的地形,每隔一段距離就修一座高臺,這就是烽火臺,也叫烽燧、煙墩,當有軍情的時候,人們迅速點燃狼煙報警,這樣很快就把信息傳出去了。

關於這個狼煙,人們最早說這個用狼糞點燃的煙,最大好處是煙的顏色黑而且直,不容易被風吹散,更有利於被下一個烽火臺發現,可後來現代的研究人員發現,這個理論根本不成立,因為風乾的狼糞燃燒以後根本沒有煙產生,更不用說是黑色的煙,人們之所以稱之為狼煙,只不過是人們害怕這種煙的出現,因為它代表戰爭和不幸,故稱之為狼煙。

烽火臺和狼煙的作用主要是傳遞軍情和報警,在幾千年的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一座座矗立在長城沿線,矗立在廣袤的西域不毛之地,它們仰望蒼穹,守望著人們和平美好的願望。

2、飛鴿傳書

在古代,還有一種比較快捷的傳遞信息的方式,那就是飛鴿傳書,利用鴿子本身善於飛翔和識途的特性,把要傳遞的信息寫在小紙條上,捲成一卷,塞在鴿腳上的管子裡面,放飛就可以了,信鴿自己就可以飛回家去,但是這種方式也有弊端,就是隻能多點對一點傳送消息,隨身攜帶信鴿,消息也只能傳遞給信鴿認識的家裡。

大約在兩千五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馴養信鴿,稱信鴿為“飛奴”,西漢時期,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的時候,就帶上不少信鴿出發,時不時放一隻回長安傳消息。在宋朝時期,西夏的軍隊也曾經用信鴿傳遞軍情。電視連續劇《琅琊榜》中,曾出現過大量的信鴿傳遞信息的畫面,比如江左盟主梅長蘇和懸鏡司首尊夏江都曾使用過信鴿。

信鴿傳遞信息的好處是快捷,但有時會中途被人射殺,以致消息傳不回來,所以,一般要多放飛幾路信鴿,以確保信息準確無誤傳遞到位。

民用方面

1、民間傳遞信息靠口口相傳

老百姓之間傳遞信息,一般靠路人或雲遊僧捎信件或傳口信,給一點少許費用或者幫忙解決一下食宿問題,一般都會有人願意幫忙。

這種傳遞信息的方式,一般時間不準時,路上出現不確定性的可能較大,費用低廉,是普通百姓樂於採用的方式。

2、官方傳遞消息採用郵驛制度

郵驛,也叫驛站,和我們今天的郵局很相似,這種模式,是古代各個朝代的政府傳播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類信息的有效手段。驛站,往往是和道路交織在一起的,也是和官道一起發展起來的,在漫長的官道上,按照一定的距離設置若干個驛站,驛站就是休息點,提供食宿和馬匹草料,每個人負責一個驛站,歇人不歇馬,一級一級轉送郵件,直到送達目的地。

我們國家史料最早有記載的驛站和郵驛制度的命名是在西周時期,當時就已經有一整套完善的郵驛系統,在官道上設置驛站,負責為政府轉送信件、轉運物資、接待政府官員等事務。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各個朝代都非常重視郵驛制度,到了漢代,郵驛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修建了以首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道路網,驛道總長超過三萬兩千公里,驛站星羅棋佈,進而形成了更加完善的郵驛網,大大提高了郵件的傳送速度,甚至有了加急快遞,《漢書·趙充國傳》記載,金城副長安相 一百四十里,文書三日半可到,平均日行約四百餘里。我們常聽說的“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就是這個意思。

漢代,地方郵驛管理也比前代更為正規化。郵驛系統由州、郡、縣三級管理。郡太守府裡最受重視的一個官吏便是“督郵”。他不僅主管郵書,還兼管督察長吏,是個實權官吏。

郵驛制度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傳遞信息的手段,從西周時期出現開始,一直到清朝的滅亡,每個朝代都在不斷地完善郵驛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郵驛的速度,使之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朝廷。

最後總結

以上幾種方式,就是中國古代傳遞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可能還有其他的方式,但都不是主流,在這裡【孤竹閒客】就不一一介紹了。信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它可能是一個捷報,也可能是一個平安,甚至可能關乎你的幸福和未來,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家書抵萬金”可能是對信息最好的詮釋。


孤竹閒客


古代通訊不發達,沒有手機、微信,但古人也有自己的信息傳遞方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有信息傳遞的記載。如:狼煙烽火、擊鼓鳴金、飛鴿傳書、驛站傳遞等。


烽火狼煙


烽火狼煙主要用於傳遞軍事信息,白天放煙,夜裡點火。



通常選擇地勢較高、易於相互瞭望的地方建烽火臺。烽火臺有專人值守,並存有燃放煙火的設備和材料。烽火臺之間一般相距10裡,若有外敵犯邊、內臣謀反等緊急軍情,便立即於臺上燃起烽火,相鄰的烽火臺依次點火,一臺連一臺,這樣軍情便可迅速傳遞出去。


擊鼓鳴金


擊鼓和鳴金是古代行軍打仗時的軍事指揮號令,有擂鼓助威、鳴金收兵的說法。


《荀子·議兵》:“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古代戰爭頻繁,一場戰爭動輒數萬、數十萬人。兩軍交戰時聽到擊鼓聲則動,即發動進攻;鳴金則止,也就是收兵的信號。


飛鴿傳書


隋唐時期,在我國南方廣州等地,已開始用鴿子傳遞書信。


《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之為'飛奴'"。



鳥類本身就會認識回家的路,鴿子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還特別戀家。古人利用鴿子“倦鳥歸巢”的習性,將其馴化成信鴿。將信件捲起來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


但飛鴿傳書有太多的不穩定因素,所以用的不多。


驛站傳遞


驛,即乘馬傳遞,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信方式。


古代公文傳遞主要靠驛站, 驛站是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


驛傳制度形成於秦漢時期,經過隋唐宋元的不斷髮展和完善,到了明朝,全國皆建有驛站,每隔十里置鋪,鋪有鋪長,六十里設驛,驛有驛丞,全國共有驛站1936個。驛站還能接待出公差的官員。



清朝時的公文封套上常標註“馬上飛遞”,規定日行三百里,遇緊急情況可日行四百里、五百里,甚至六百里不等,最快時可日行八百里。這就是影視劇中常見的“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在沒有高科技的古代,古人就是這樣靠人工傳遞信息的。


洛一揚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相較今天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中國古代通訊儘管遠不能比,但是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的國家之一,隨著歷史發展,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遞信息的體系和制度。

1.商周時期的馹傳制度。商代的陸路交通,已有馹傳制度。當時乘車傳遞的叫馹、叫傳,乘馬傳遞的叫遞、叫驛。到了周朝,在大道上約每隔30裡設一馹置,也就是驛站,準備好快馬車輛,專門負責傳遞官府文書、接待來往的官吏和運送貨物,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郵驛制度。

2.烽火制度。西周時期,出現了利用烽火傳報敵情的方法。那時,在軍事要塞和通往要塞地區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離,築起一座烽火臺,接連不斷。用烽火傳遞軍情是很快的。漢武帝時,大將衛青和霍去病率領幾十萬大軍分頭出擊匈奴時,就以舉放烽火作為進軍的信號,僅僅一天的時間,這一信號就從甘肅傳到了幾千裡外的遼寧。這種方法,直到明清時許多地方還在使用。但是它的缺點就是信息傳遞不完整,以後就形成了傳遞官府文書的更為嚴密的驛傳制度,和烽隧報警配合使用。

3.郵驛制度,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修馳道,開河渠,車同軌,書同文,更促進了郵驛的發展。秦朝以都城咸陽為中心,在全國各地建立驛站,由各級官吏管理,還制定了郵驛法令。到了漢代,郵驛制度和管理更加完善。郵亭在當時不僅是傳遞文書的機關,也是旅客歇宿的館舍。唐代,郵驛制度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公元755年,節度使安祿山在北京起兵反唐,6天之內在陝西臨漁華清宮的唐明皇就接到了這個緊急消息。兩地相隔三千里,傳遞速度達到了每天500裡。

4.牌符制度。古代傳遞文書時,還實行一種牌符制度,作為遞送文書的證明,一般用作傳遞軍事文書,最著名的也就數南宋年間,岳飛率領岳家軍在河南大破金兵,準備北上收復失地時,被奸臣秦檜陷害,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把岳飛召回,置於死地。這個金牌就屬於最緊急一種牌符。

5.民信局。明代以前,雖然我國郵驛事業很發達,但它主要是為了傳遞官府文書和軍情,而不傳遞民間書信。古代人民要通信是十分困難的,一般只能託人捎帶。到了明代,才開始出現專為民間傳遞信件的“民信局”。民信局是一種私人經營的商業性組織,代人寄遞信件和包裹,匯兌銀錢。

我國現代的郵政的發展,是清末才開始的,直至發展到今天。

不知以上答案是否滿意,希望有機會可以互相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