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有人問我,現在理財該買什麼?

今年恐怕沒多少人通過投資賺到大錢。

A股年初至今跌了20%,本想去美股撈一把,結果卻坐了一輪過山車。

樓市三天兩頭一個利空,運氣差的首付都跌沒了,更是一言難盡。

最慘的是P2P,很多人本金直接跌成0。

今年的大環境就是,買啥虧啥,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開始恐慌。

天天都有人問我,現在該買什麼?

想要判斷不同時期要配置什麼資產,不妨看一下著名的“美林時鐘”。


2004年,美林證券基於對美國金融市場長達30年的歷史數據研究,提出了經典的“美林時鐘”理論。

“美林時鐘”把經濟週期分成了衰退期、復甦期、過熱期、滯脹期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應著最佳配置資產:債券、股票、大宗商品或現金。

天天都有人問我,現在理財該買什麼?


  • 衰退期:

經濟特徵:經濟下行,通脹下行,貨幣政策開始寬鬆;

投資優先級:債券>貨幣>股票>商品

  • 復甦期:

經濟特徵:經濟上行,通脹下行,貨幣政策寬鬆;

投資優先級:股票>債券>貨幣>商品

  • 過熱期:

經濟特徵:經濟上行,通脹上行,貨幣政策開始收緊;

投資優先級:商品>股票>貨幣>債券

  • 滯漲期:

經濟特徵:經濟下行,通脹上行,貨幣政策偏緊;

投資優先級:現金>商品>債券>股票


“美林時鐘”體現的是實體經濟跟投資策略之間的基本關聯,作為一種基礎性的預測工具,以上四個階段雖偶有非規律的表現,但仍然可以給我們一個大致的資產配置方向,給大家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那麼,當前“美林時鐘”在中國轉到幾點了呢?

目前中國的經濟現在的狀況是,GDP增速持續下滑,通脹上升,貨幣政策逐步放鬆。政府開始挽救經濟。

因此可以判斷,我們正在由滯脹期進入衰退期。

今年,國內股市大跌,P2P和債券頻繁暴雷,唯有現金能保平安,這也應證了美林時鐘的有效性。

那麼接下來,面對明確的衰退期,債券價格或許會逐步提升。

這裡的邏輯是:

央行增大貨幣供給→企業融資需求減少→金融機構閒置資金轉向債券投資→債券需求增加,供給減少→債券價格上升。

所以,現在是把現金資產改為債券資產的好時機,債券類基金可以重點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