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說|劉以棟:永遠的母校 永遠的校友

校友說|劉以棟:永遠的母校 永遠的校友

故園千里隔,休慼總相關。我們難以忘記,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祖國的時候,全球山大人一起捐贈物資、支援前線。如今,全球疫情爆發,海外山大人的情況也牽動著母校的心。截止目前,山東大學校友會已向海外多地校友會寄送防護物資。


永遠的母校,永遠的校友。今天,跟大山看看劉以棟校友的一篇日記吧~


劉以棟,1985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數學系,現為山大美國北加州校友會會長。


永遠的母校,永遠的校友

4月12日 星期日 晴


今天4月12日,是西方傳統節日——復活節。美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人數超過55萬人,死亡人數超過2萬2千人,全球感染人數超過184萬人,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想到國內外這麼多逝去的生命,心情沉重。但是,這又是充滿期盼的一天,想著大家對我的關心和愛護,雖然居家隔離,我仍然倍感溫暖,於是寫下這篇日記。


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兩種關係永遠不會改變:一是父母,二是母校。


從我們出生那天起,我們和父母之間的血緣關係已經被註定,一生中都不會變更。


從我們畢業那天起,母校就成為履歷上永遠的烙印。山大是我的母校,我是山大校友。


我們這些生活在海外的山大校友,母校情結更加濃烈。朋友在一起聊天,經常會問起來,你是國內哪所大學畢業的?我對山大的思念,就像陳年美酒,離開的時間越久遠,思念越濃醇。


我是江蘇人,又生活在海外,所以大學畢業以後,回山大的機會很少。出國以後,就沒有再回到過山大,重溫母校的一草一木。但是,洪家樓校區一直留在我心中,還有記憶裡中心校區的那片小樹林。同學送來的照片顯示,那些樹木已經長成了棟樑之材。


上大學的時候,張明敏的成名曲《我的中國心》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那一代人。而現在,歌中所唱已成了我的切身感受:“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再次體驗了和母校之間血緣般的親情。我們和母校間的深深眷戀,直接轉化為愛的行動。


疫情爆發以後,我們山東大學北加州校友會理事會立刻採取行動,為母校捐款捐物。我跟山大校友會副秘書長李湘軍取得聯繫,討論給山大捐贈的具體運作過程。


湘軍跟山大有關部門確認後,告訴我山大教育基金會是非盈利組織,可以接受海外捐贈。經慎重考慮,我們最後決定捐款對象為山大赴疫區的醫護人員。為了最有效地利用美國的捐款政策,我們討論研究了不同的捐贈途徑,最後決定走美中交流協會進行捐款對接。美中交流協會是非盈利機構,會長是我們校友會的秘書長孫華偉。我們校友捐款給美中交流協會,由該協會把款捐給山大教育基金會。本來捐款總額接近8000美元,校友們考慮是否努力捐出8888.88美元,後來又和美中交流協會做了追加,最後以一萬美元捐贈給山大教育基金會。一萬美元雖是個小數目,但是代表了我們山大美國北加州校友的一片心意。


我們給山大的捐款送出後不久,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美國爆發,美國東西海岸是重災區,而北加州包含了美國華人比較集中的舊金山市和硅谷地區,是疫情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正當我們為美國市面上買不到口罩而一籌莫展的時候,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通過校友會秘書長楊斌聯繫我,轉達了山東大學對我們海外校友的關心,


樊校長的關心猶如冬天裡的溫暖陽光,給了北加州的校友們極大的安慰。大家離開了山大,離開了中國,遠在大洋彼岸;但母校沒有忘記我們,山大的老師和領導惦記著我們。


當時我們北加州校友群有150多人,我根據大家的情況,考慮到山大是高等學府,不是口罩工廠,所以跟楊斌秘書長和曹銳同志協商,按一個校友20個口罩的計劃,接受山大捐贈3000個口罩。現在學校已經給我們寄來了三批共1100個口罩,還有400個口罩在路上。


與此同時,山大日照校友會秘書長許鵬聯繫我,告知他有口罩貨源。我把許鵬同學介紹給了北加州校友和其他朋友,許鵬給大家寄了很多口罩,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遠在加拿大的學長吳旭已經在協調山大計算機學院給海外校友捐口罩。為了減輕山大領導的負擔,我們校友會表示,我們的口罩問題已經基本解決,決定不再需要山大繼續捐贈。我們衷心感謝母校老師和同學的關愛。


這次疫情,我們北加州校友會收到了母校山大和日照校友吳秀麗代表日照僑聯捐贈的口罩。我個人也收到山大時同學捐贈的口罩,以及我妹妹和侄子郵來的口罩,一下子覺得自己的口罩很富裕,更感覺人生充滿了溫情。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面對病毒疫情,山大醫療隊奔赴疫區,逆向而行,是我們校友的驕傲和榜樣。他們出於對國家和病人的大愛,放下自己的親人和孩子,冒著生命危險趕赴疫區,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赴疫區的齊魯醫院護士張靜靜英年早逝,給我們留下永遠的惋惜和心痛。


離開山大已經30多年,現在我的孩子已經到了我讀山大時的年齡。對正在山大讀書的學弟學妹們,我想說幾句心裡話:大學四年無所獲,如入寶山空手回。人生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尤其是在人年輕的時候。大學的時候學點真功夫,以後將終身受益。


人的知識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硬的專業知識,一方面是軟的社會知識。知識結構應該是“T”型,在自己的領域有深度,在專業以外的知識要有廣度。我出國留學五年,學習了不同的學科,但是就記住老師的一句話:容易學會的知識不值錢。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們的父母,給予我們最真誠幫助的人就是學校裡的老師。我們要牢記“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校訓,但是也要明白通俗的職場經驗是:聽話,出活。


山大是我們的母校,我們是山大的校友,我們要在自己身上彰顯山大畢業生的浩然正氣,不辜負孕育出孔孟文化的這塊人傑地靈的齊魯大地。


文 | 山東大學校友 劉以棟

校友說|劉以棟:永遠的母校 永遠的校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