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讀2400年的千秋經典非河上公之罪也(二)

開篇我們先看看三教九流:

1、上九流:

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燒鍋六流當,七商八客九種田。

2、中九流:一流舉子二流醫,三流風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3、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四流幫、五剃頭、六吹手、七戲子、八叫街、九賣糖。


三教九流有好多版本,但萬變不離其宗。

不管我們承不承認,階級高下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是存在的,在這個三教九流的排序中,一流佛祖二流仙,排位是高於皇帝的。

用我們現代人的話說,佛祖和仙都是管人思想的,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思想。


皇帝的政令能頒行多少年?

能頒行五十年就不錯了,就算周朝第一個皇帝發佈的政令,執行到周朝最後滅亡,也不過八百年而已。

但是老子的五千言,一直陪伴影響了我們2400年。

所以佛道排名在皇帝之前,是有道理的。


其實這個“三教九流”的打油詩,編出來的時間不會很長,因為佛教是外來的,在它出現之前是沒有的,道家是我們的本土宗教,它影響我們的歷史更長久。


吳承恩《西遊記》的時候,蟠桃會那段(第五回),清晰的點出了參與蟠桃會眾仙家的座次,我們一起看看原文:

大聖聞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請起。王母開閣設宴,請的是誰?”

仙女道:“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還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嶽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宮各殿大小尊神,

俱一齊赴蟠桃嘉會。

大聖笑道:“可請我麼?”

仙女說:“不曾聽得說。”

大聖道:“我乃齊天大聖,就請我老孫做個尊席,有何不可?”

仙女道:“此是上會會規,今會不知如何。”

大聖道:“此言也是,難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孫先去打聽個消息,看可請老孫不請。”


西天佛老按照蟠桃會的座次屬於五方五老之一。三清、四帝與上中下八洞神仙在一起。吳承恩寫書的年代,基本是這個認知。


老子一氣化三清


道家在歷史中很長時間內很興盛,《西遊記》中孫猴子和壞道士鬥法有很多處,佛道儒這個“三教”,是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慢慢形成的。

三教教主功不可沒!


回到正題。

在這裡我們主要談老子和《老子五千言》,這部我們錯讀了2400年的偉大經典,老子在西出函谷關時到底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五千言?

現代版的《道德經》和郭店竹簡版還有馬王堆版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有些不一樣的地方簡直是判若雲泥或說天壤之別!

那麼這個閹割或者說誤傳《道德經》的人是誰?


2400年間,無數的仁人志士莘莘學子,手裡捧著假本老子五千言,“窮經皓首”,愁白了頭髮,也研究不出個所以然,現在真本出土了,原來我們不能成仙得道的原因是讀了假經,這種憤恨和怨怒總要找個人發洩出來,無數的磚家、叫獸、研究家們舉起了手中的大棒,瞪大了眼睛在史料中尋覓!

總要找個人出來批鬥,暴打他一頓,他死了沒關係,最起碼罵得他體無完膚,讓其遺臭萬年,在群情激奮中一個人名出現在大眾的視野。


河上公

河上公,是歷史上真正的隱士,其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書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但是其姓名生地無人能知。

《神仙傳》載:“”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河上公亦稱“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齊地琅琊一帶方士,黃老哲學的集大成者,方仙道的開山祖師。

楚簡老子道德經 |錯讀2400年的千秋經典非河上公之罪也(二)

好!
目標鎖定

開火

河上公你寫的《道德經章句》,成書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是造成我們2400年錯讀乃至誤讀道德經的罪魁禍首,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你而起,你致使後世2400年的道家少出了多少神仙,你拿命來吧!


在群情激奮中,只有我一個人保持清醒。這裡邊有誤會,需要我慢慢的解釋,很多事情的起因其實不能歸罪與河上公,他只是用自己的理解給《老子五千言》做了批註。

他怎麼會知道,我們後世失卻了原稿?


很多事,聽我慢慢道來吧!其實很多事情和古今思維的不同有關,是我們自己想問題出了偏差!


孫猴子有本事,齊天大聖啊!玉皇大帝卻派他去當“弼馬溫”,負責養馬做個馬伕,真是丟了大人了,孫猴子不造反才怪,我同情他支持他!

這是最一般最普遍的群眾思維!

其實這個思維是錯的!

不是群眾人多你就是對的!

古人看《西遊記》絕不會有你今天的想法!


在古代車船是很重要的,你想過沒有?

不管是在人間還是天上,馬都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弼馬溫”這個職務不是閒差,而是屬於玉皇大帝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的車務主管負責人,所有領導的小車司機的“總調度”

這個職務很靠近領導,很容易升職成辦公室主任,很容易進常委班子,我說的對嗎?

養馬,就是管車管出行,到了今天領導的法拉利、勞斯萊斯幻影都歸你調配。

孫猴子沒從業經驗不懂這些,玉皇大帝根本就是重用了孫猴子!他沒有對不起孫悟空的地方,是我們的思維認知和古代的差異造成的。

這種現代思維造成了我們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古人,去看古人,去看河上公,去看老子五千言,很多事不是一句話一個噴嚏形成的。

楚簡老子道德經 |錯讀2400年的千秋經典非河上公之罪也(二)

楚簡《太一生水》箋註


我為河上公做無罪辯護!

首先、他做注後,他想不到我們丟失了原稿。


其次、老子這五千言就不是一個版本,因為馬王堆帛書版就出了甲乙本兩套,它們和郭店楚簡對照,也會有出入,也許當時河上公做注的時候,他手裡就不是同一個版本。


第三、有些事是天意。佛道儒三教教主的道經,佛經,儒學經典到了今天,都有篡改或遺失,但並不影響後世成佛成聖,有時候慧心和靈機可以彌補這些損失。斷臂的維納斯也是維納斯,斷臂也掩飾不住它的美麗!


第四、我們的現代認知桎梏和古文解讀能力太弱。

比如《太一生水》,這個獨立的篇目,在郭店楚簡中重新出現,在世上它失傳了整整2400年,到了1993年10月出土,也許這一切都是天意吧!


我個人把這個獨立成篇的《太一生水》是當做“綱”來看待的有了它,《道德經》不管是現代版,還是郭店楚簡版,或是馬王堆帛書版,很多東西一下子就通了。

《太一生水》這個篇目,講解了宇宙乃至萬物的生成和衍化,講解了宏觀萬維內的一切現象,那麼剩下的老子五千言,都是“目”,都是在《太一生水》這個“綱”的裡邊,都在它的涵蓋下。


現代版《道德經》加上馬王堆帛書版《道德經》再加上郭店楚簡版《道德經》,

老子沒有一個字講了超出《太一生水》之外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在《太一生水》這個框架內發生演變。


老子沒說過太一生水之外的宇宙衍化與發展,一切都在這個框架內,老子五千言都在其內,這就是我理解的“綱”與“目”。


但我和河上公是一樣的,我破譯的《道德經》,只是我的理解,只是我的認識,老子可以說我的五千言即是真理,我不能說我的破譯就是真理,我只能帶著大家一點一點地接近真理。

畢竟即使郭店楚簡也是殘篇,我們不可能百分百的找齊它,能出土這些我個人覺得已經是“天佑中華”了,我們還能看到2400年前文物上的確切文字,還能學習這些埋在古墓中毫無後人篡改修正的原汁原味的經典文字,已經是天之大幸了。

我們還能受2400年前古人文字的薰陶,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我們現在就來破譯“綱”的偉大作用!

對,你沒看錯,就是現在。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

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

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

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

河上公、王弼、傅奕嚴格來說都算篡改閹割《道德經》的“背鍋人”,但是他們另一方面也宣傳了《道德經》,沒有他們,也許世人早就忘卻了這部千秋經典。


我們先看看現代普及版吧!

《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我發馬王堆帛書版來對照下:

楚簡老子道德經 |錯讀2400年的千秋經典非河上公之罪也(二)

大家看劃線部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話:


普及版: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帛書甲版: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爭(靜),處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靜(爭),故無尤。(無“與善仁”)


短短的一句話,現代版和帛書版就有七處不一樣!有三處是截然相反的定義,這就是後世為什麼讀不懂《道德經》的真正的原因!

我們先從這裡入手吧!


楚簡老子道德經 |錯讀2400年的千秋經典非河上公之罪也(二)

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爭(靜)

這才是對的。


其實

水善利萬物而有靜。

也挺好。


“靜”這個地方也是“爭”才能得來的!

因為後面一句,處眾之所惡!


“靜”就算這個“靜地”是個位置的話,也是“眾之所惡”之地。


“眾之所惡”(帛書版)

不是“眾人之所惡”(現代版)。

我個人覺得,“眾”比“眾人”用的更好,更包羅萬象,一下子你大腦的桎梏就打開了,因為老子說的是“上善”而不是“水”,最起碼不是人間的水才對,只不過老子在人間找不到合適的東西去形容,人間最接近或者說最像這個物質的只有——水。


類似的還有一句:吾不知其名,強字曰道!

我知道天地間有一個東西,它是萬事萬物的宗祖,它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與天同壽與日月同輝,我實在沒有辦法去形容它,為了讓你們理解,我強行搜索枯腸給它強加了一個名字叫道。這是沒辦法的辦法。(我編的)


上善似水但非真的水!

老子是用人間的水,給上善打了個比方,除了人之外,萬事萬物都可以用,所以處眾之所惡!更完美!更精到!


夫唯不爭,故無尤。(現代版)

夫唯不靜(爭),故無尤。(帛書版)

是這段水之言的總結語。現代版和帛書版意思是完全相反的,現代版的語言意思是不爭,就沒事。

帛書版的語意是:爭!你只有“不靜”(不靜不就是動嘛!)爭,你就沒事!


這個區別實在是太大了!這是完全相反的語意,我們2400年都錯讀了這些最最精華的東西。

醍醐灌頂!

有爭有靜才是水!!!

水要是不爭不動,又如何“處眾之所惡”?

水善利萬物而有爭(有靜)這才是水的本性啊!


夫唯不靜(爭),故無尤。

這才是水的真性情,或者說:大內在!


帛書甲版: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爭(靜),處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靜(爭),故無尤。

這些水特性加起來,我們就看清了“幾於道”是怎麼回事,要怎麼說,怎麼做,老子寫的很清楚。


“正”也比“政”更高明,範圍更大,疆域更寬,有助於你打開大腦的桎梏。正善治,用的更好!


中國字是不能瞎用的,古文言簡意賅,更是不能亂改,比如:人得“一”為“大”,

大得一為“天”,

超出天外才叫“夫”

丈夫不是現代詞“老公”,“大丈夫”這個詞不是一般人能夠配得上的。


古文不是精準到字,有時候是精準到“筆劃”的,在這裡我就不浪費筆墨展開了。有興趣的諸君打開《老子說常清淨經》及其註解,看看“道”字,經文對這個字是一筆一劃講的。


我前文說了,我在老子五千言中找到了“綱領”,這個“綱領性”的文件就是《太一生水》。

各種版本的《道德經》,包括帛書版和郭店楚簡版的其他文字,都是“目”,都是對《太一生水》的闡述,道德經的所有文字,都在《太一生水》的範圍內展開。

現在我們拿著我們剛辯讀的這段上善似水,到郭店楚簡《太一生水》這篇文章中去找它的根脈。

楚簡老子道德經 |錯讀2400年的千秋經典非河上公之罪也(二)

郭店楚簡的《太一生水》圖片


楚簡老子道德經 |錯讀2400年的千秋經典非河上公之罪也(二)

郭店楚簡的《太一生水》圖片,局部字體放大版。

我們古代是書畫同源的,有時候字就是畫,有時候畫就是字,這是我們獨有的演變,這是春秋戰國中期的楚國文字,字體典雅秀麗,是當時的書法精品,大家看“太一生水”

這四個字的“水”字,直接就是畫了個水的波紋,它更像畫多一些,像字少一些。


帛書甲版: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爭(靜),處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靜(爭),故無尤。


上善似水的“似水”,到底該像什麼水才對?

冰水還是茶水,難道是白開水!這些都不對,它應該是太一生水的水才是真正的正解。


《太一生水》篇校訂版節選: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覆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凔熱。凔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溼燥。溼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


這裡邊說:

太一+水(輔佐),共同生了“天”。

太一+水(輔佐)比天大一輩,它們兩個是天的父母或稱源頭。

再然後(不知多少萬年或一剎那吧)

天反輔太一

天作為獨立的個體又“反”回來“輔佐”太一

太一+天,生成地

再然後

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


這個“太一生水”,才是老子打了很多比喻想要說的水,它才是最重要的。這個水出生比天還早!得到這個水得做多大的神仙?

它的重要性你說呢?


帛書甲版: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爭(靜),處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靜(爭),故無尤。

老子用了一段話,廢了很多筆墨,就是告訴你“太一生水”才是真的“宗祖水”,得到它就是得道,老子也講了得到或者說靠近它的方法,那就是居善地;心善淵;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最後老子說,你得去行動,按照水的本性做。去吧孩子,按照我說的做,沒問題的(故無尤),你沒啥可顧慮的。《太一生水》就是你的後盾。


因為:

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釐,陰陽之所不能成。

君子知此之謂聖,是明太一也。(《太一生水》節選)


你明太一,它是萬物母,天地都不能把你怎麼樣。君子知此之謂聖。這不就是《西遊記》中的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嗎?


太一生水》是極度極度重要的綱領篇,2400年間從未出世,能看到此篇的人,真是天大的福緣,2400年間修行之士,既沒有馬王堆帛書版佐證,也沒有郭店竹簡中這個綱領篇,捧著閹割篡改的經文窮經皓首到天明,實可悲可嘆也!


有個這個綱領篇,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比如現代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帛書版:有物昆成,先天地生!


是“昆”字,後世我不知道是誰給昆加上了三點水,是王弼還是河上公,或者是王二麻子都沒事。

因為我們有“天一生水”這個綱領篇,作為最高的綱領。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

這個“昆成”改成了“混成”,也沒錯啊!

因為太一他老人家就是生了水嘛,也許人家加上這個“三點水”是有意提示你點醒你呢?


這個綱領就如同現代法律中的“憲法”,所有的法規都是圍繞它來的,用《太一生水》這個最高的綱領,

就可以修正《道德經》中的很多因為傳抄、閹割、避諱、失誤等造成的錯誤。


至於《太一生水》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老子所著,我們還能不能出土更早的文獻來佐證,反倒沒有那麼重要了,因為此文的見解與見識,已經達到了老子或者說太上老君的高度,它足矣指導老子五千言中的其他文字,這就夠了!


就算他是張三、或王二麻子寫的我也認了,憑我個人對古文對老子的認識,這篇文章一定是老子寫的,別人也寫不出來!我當然也希望看到老子親筆寫的五千言,就像一個書法愛好者,誰不想看看《蘭亭序》的真跡呢?


但是目前我們只能從馬王堆帛書版,或者郭店書簡版中去抽絲剝繭,一點一點的接近真理!


我相信,我做的事是有巨大價值的,感恩我從前遇到學到的一切事物,我恰好練形意拳,我恰好會釀酒煉藥,我恰好喜歡中醫,我恰好愛用毛筆寫字,我恰好喜歡讀書,我恰好接觸了《老子五千言》。我恰好想用我的底蘊揭開2400年老子的真實語義!


願解如來真實義!

人生最難是活個明白

跟著我,一起活個明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