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縣:密織農村路網,叩開脫貧致富門

在精準脫貧三年攻堅戰中,仁化縣把集中解決33個省定貧困村和81個分散貧困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作為設施扶貧的重要舉措。如今三年已過去,該縣農村道路面貌怎麼樣了?日前,筆者走訪了仁化縣部分地區,見證了農村路網的大變化。

仁化县:密织农村路网,叩开脱贫致富门

條條道路通到家門口-龍全明攝

“以前泥路比較窄,騎摩托車搬東西要走幾個來回,修了水泥路就方便多了。”扶溪鎮斜周村西坑組貧困戶聶大叔開著拖拉機來到農資發放點,在駐村幹部和村幹部的幫助下,把一袋袋化肥搬上車。“現在通往西坑的路平坦寬敞,我們兩臺拖拉機把6戶貧困戶領取的74包化肥一口氣拉到家門口,大夥兒都樂壞了,這幾天就忙著去果園和田裡施肥啦。”

仁化县:密织农村路网,叩开脱贫致富门

通安崗村瀝青路-龍全明攝

在長江鎮塘洞村,一條長3.8公里的鄉道從該村主幹道直通萬時山腳下的十三坵、楓樹印和黃拐印村小組,沿線村民告別了凹凸不平的泥土路,滿載毛竹的拖拉機歡快地跑在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上。毛竹是塘洞村打造的“一村一品”扶貧產業,家家戶戶都有竹山,貧困戶老劉指著不遠處的一條小道說:“以前運毛竹走的路不夠寬,彎道又多,開拖拉機的師傅也得小心翼翼,減少載貨。路修好後省了運輸時間,毛竹也賣得多了。”

仁化县:密织农村路网,叩开脱贫致富门

塘洞村通自然村道路 鍾彩雲攝

通自然村道路修好了,解決了農產品運輸的後顧之憂,100畝的蔬果種植基地在十三坵村小組安家落戶,帶動10戶貧困戶參與種植。連日來,農戶們在基地忙著移栽南瓜苗,一旁的佛手瓜已是鬱鬱蔥蔥,再過幾個月,該基地產出的第一批新鮮蔬菜將沿著密織如網的農村公路走向市場。東莞市鳳崗鎮駐村“第一書記”劉志敏說:“農村路網的完善還將提升萬時山景區對周邊鄉村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促進村民和貧困戶增收。”

仁化县:密织农村路网,叩开脱贫致富门

斜周村通自然村道路 漆雲良攝

斜周村、塘洞村是仁化縣改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落後狀況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結合“四好農村路”建設,紮實推進貧困村及分散貧困地區的內外農村公路網絡建設,推動農村公路由“窄”變“寬”、由“通”向“暢”、由“線”成“網”,打造“暢、安、舒、美”通行環境,織密農村公路毛細血管,打通農村交通“最後一公里”,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近3年來,該縣共完成通自然村公路硬底化建設355公里,農村窄路路面擴寬170公里,農村公路安防護工程512公里,318個20戶以上自然村全面實現村道硬底化,109個行政村全部實現通客車目標,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農村公路從村村通到戶戶通轉化,叩開了農民增收致富門。

【記者】範永敬

【通訊員】譚玉玲 肖曉珍

【作者】 範永敬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