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下馆子”:一顿饭一个月工钱?当时的顾客可不是“上帝”

70年代“下馆子”:一顿饭一个月工钱?当时的顾客可不是“上帝”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人生存的基本首先是解决温饱问题。现今的餐饮业十分发达,外出就餐于我们而言并非难事。当我们走在夜色匆匆的街上,无数的招牌向我们伸出橄榄枝,我们反而犹豫该去哪里就餐,有老人时常感叹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吃饭早已不是问题。

“五谷丰登,社稷安宁。”不同的就餐方式,即反应了不同时代的特点。追溯历史,下文就谈谈七十年代饭店那点事。

国营饭店的兴盛

国营饭店即国家出资开办的饭店,归属国家所有,职工按国家标准领取工资。多由解放前公私合营而来。七十年代饭店尚且不普及,且都是国营饭店,无论是去国营饭店吃饭的顾客,还是在里面工作的职工,都非寻常人也。

七十年代时,去店里吃饭称为“下馆子”。“下馆子”在当时是一件奢侈且倍有面子的事。当时在饭店吃饭,不仅要交钱,还要交粮票。下一次“馆子”的费用,

约二三十块钱,这大约合一个月的工钱。

70年代“下馆子”:一顿饭一个月工钱?当时的顾客可不是“上帝”

由于消费相对高,多是亲朋好友相聚或逢年过节才去饭店一聚。此外流程也与如今截然不同,现在我们去饭店,可以先点菜再付款,而当时进了饭店,顾客需交了钱再换取饭票,才可以等着吃饭,过程略显繁琐,当时顾客的地位并不像现在“顾客即上帝”的说法。饭店的经理,则是地位最高的,负责管理饭店事宜,掌勺的大厨亦是重要职位。

除了在饭店消费的顾客,当时在饭店当服务员也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当时服务员对顾客的态度也非百依百顺。吃饭时服务员统一收好顾客的粮票,然后依次询问吃什么。在饭店就餐的顾客,需提前想好吃什么,以免耽误下一位顾客用餐。

否则可能挨服务员的一顿“训斥”,不仅如此,服务员就先去收别人的粮票,什么时候再轮到自己上菜就又说不准了。倘若饭桌上需添点酱油,醋之类的调味品,顾客也不可大喊:“服务员,加点醋!”如此还引起其他顾客的反感:“喊什么喊呐!”需客客气气与服务员商讨。

除顾客和服务员外,饭店的菜品于如今相比也存在大不同,由于当时粮油和肉类供应限量,几乎每个饭店的菜品都大同小异:鸡蛋,猪肉,腐乳,螃蟹等。菜品种类虽不丰富,但菜品绝不会出现缺斤少两,欺骗顾客等陋相。地沟油,合成肉等更是不存在。

70年代“下馆子”:一顿饭一个月工钱?当时的顾客可不是“上帝”

国营饭店逐渐衰落

到了九十年代,国营饭店逐渐衰落,更多的私人餐馆开业。改革开放后,经济情况渐渐回暖,人们在饮食选择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你想与亲朋好友聚一聚,在七八十年代,为数不多的餐厅均为国营,菜品分量虽不坑蒙顾客,但菜式总是一成不变。

服务员态度一般,吃的并非顺心顺意。最重要的是,消费的价格尚且令人难以承担,来饭店一聚,动辄一个月的工资,且不谈普通工人,就是富裕人家在没有大事的情况下也不会经常下馆子消费。

1980年,第一个私人饭店在北京开张。《北京晚报》的记者当即对这历史性的一幕作了报道。短短几月,77个国家的记者慕名前来采访品尝。虽然生意很好,这个饭店却受到了群众的非议,譬如邻居便觉得这个饭店是“搞资本主义”,接待外国人士是“里通外国”。开饭店的夫妻被人指指点点,他们的孩子在胡同里也受到排挤。

70年代“下馆子”:一顿饭一个月工钱?当时的顾客可不是“上帝”

虽说两位夫妇因家里孩子多只想赚点小钱,但遭遇如此的状况让两夫妇心神不宁。他们思来想去决定关了这个饭店,“自己关门总比国家查处好吧”,他们心想。接着,事情有了新的转机,11月4日,北京市政府作出决定,允许个体户经营饮食、小商品。1981年大年初一,姚依林和陈慕华两副总理给北京的个体户们拜年。

两位副总理走后,饭店老板娘放了两麻袋鞭炮,足足放了半个多小时,开私营饭馆再也不是一件人人说道,担惊受怕的事了。自此,私人饭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菜品更多,不同的饭店可以品尝不同风味,由于餐饮竞争,价格也略有降势。随时间推移,国营饭店渐渐衰落,随之而来的,还有餐饮行业新的经营方式。

70年代“下馆子”:一顿饭一个月工钱?当时的顾客可不是“上帝”

逐渐成为“记忆里的味道”

现在仍存在的国营企业,也许沉默在某个胡同巷子里,也许在集市上将文化发扬光大。越来越多的快速餐饮加入市场,洋快餐更符合快速的生活节奏。同样的价位,人们对吃饭有了更多的选择。国营饭店的辉煌不如从前,饭店的味道已经是记忆里的味道。经几十年仍在经营的国营饭店想必已经是“老字号”。

国营饭店店取胜的优势,并不仅仅于在味道的鲜美与否。人们常说“家里的味道”,吃的便是一份情怀与记忆。“老字号”的优势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老少咸宜的认可度。它承载了老一辈人的记忆,经时间推广的知名度,新生品牌往往不能比拟。

再者便是做菜的工艺,古法的工艺可能遭遇失传的下场,快速的生活节奏让人们无法静下心来研究厨艺。倘若能吃到梦回儿时的菜品,此等手艺,也是一份珍贵的宣传语

70年代“下馆子”:一顿饭一个月工钱?当时的顾客可不是“上帝”

回顾国营饭店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吃饭店是一种体面的象征,接着逐渐衰落,失去市场竞争力,到现在成为老味道的文化象征。历史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其间必将淘汰落后于时代潮流的文化。“陈坛酿新醇”,国营饭店虽然不如上世纪普及,但其带来的另一种文化象征依然具有意义,“记忆里的味道”依然被人们口口相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