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之神的小本子,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商業祕密

臺灣台塑集團的創始人,就是被被譽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說起王永慶的創業史,都會提到他通過開米店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傳奇。

經營之神的小本子,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商業秘密

王永慶15歲畢業之後,進入米店打工,學了些經驗。一年後,由父親向朋友借了200元錢來了一家米店,開始了他的創業。

王永慶的米店因為規模小、沒有知名度,加上米店競爭已經比較激烈,一開始生意很差。

當然只有遇到困難,才能顯現出經營之神的神奇。我們作為事後諸葛亮來總結一下,王永慶在米店遇到困境時,採用了哪些方法。這些方法現在看起來沒有什麼,但是在當時的臺灣,絕對是神來之筆。

提升品質

當時臺灣大米的加工工藝較差,混入了很多砂石,所以淘米時都需要花很多時間來撿砂石,否則吃飯的時候就很容易硌到牙。王永慶就從這個最簡答的需求入手,不惜耗費時間,事先把米中的砂石挑揀乾淨。

這樣顧客買了王永慶米店的米,立即會發現他家的米特別乾淨。煮飯的省事了,吃飯的省心了,都認為王永慶米店的米品質好。

經營之神的小本子,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商業秘密

外送服務

那時候正常都是顧客到米店買米,什麼時候去買,去哪家賣,有很大的隨意性。王永慶迫於競爭壓力,開始主動上門賣米,同時也開始了送米上門的銷售方式。

過去家裡人口多,加上飯量都不小,一次會買很多米,所以買米是一個體力活。而很多家庭負責買米的往往是婦女,更是成了一種負擔。王永慶發現了這個情況,就提出來會送米上門,在價格一樣的情況下,買米者當然願意了。

經營之神的小本子,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商業秘密

送米上門可不是簡單的提供增值服務,而是成了王永慶鎖定客戶的勝負手。在送貨上門還是個新鮮事物的時候,王永慶這一創新舉措很容易就聚攏了大量的長期顧客。

客情分析

送米上門本來是一個售後服務,但王永慶卻把這個服務過程做成了下一次銷售的開始。

王永慶會在送米上門的時候幫顧客清理米缸,把老米取出,放入新米。這時候,王永慶就會預估下這家人大致的用米量,然後記在一個小本子上。

在這家米快要吃完的時候,王永慶已經把米送上門了。其他競爭對手就算也開始做上門服務,因為沒法這麼精準的切到合適的時間點,比如在米缸裡還有很多米的時候來推銷,自然就沒有什麼效果了。

所以說,王永慶這個小本子,就相當於是一個會員系統。他給客戶建立了客戶檔案,這個檔案裡面不僅有客戶的基本信息,比如姓氏名誰,家庭地址,還有家庭成員,每次買米的量,每月的消耗量等。

長期積累,這個會員系統就形成了有價值的數據,通過這些數據,王永慶就能比較準確的知道某個客戶的消費習慣,從而可以非常精準的提供個性化服務。

經營之神的小本子,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商業秘密

王永慶開米店,可是差不多八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臺灣的商業也剛剛起步,加上資訊也不發達,經營者只能靠自己摸索,王永慶這些經營方法現在看是簡單,當時已經算是很大的創新了。

然而知易行難。雖然這些經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即便是商業經濟如此發達,經營手段無窮無盡的現代社會,很多開店的人卻連這些基本的方法都沒有使用,或者沒有堅持用好。

比如,現在很多小超市,在開店之初定位很明確,希望避免和大型商超的競爭,服務好社區居民,服務好身邊的客戶。

但作為一個小超市,如何認識身邊人,如何讓周邊的居民對你有認同感,就成了競爭成敗的關鍵了。以下給出兩點建議:

建立會員數據

所謂會員數據的建立,不是像銀行那樣,顧客一來就查戶口一樣讓提供一堆資料,而是要在日常服務中逐步的收集整理。

比如你的會員卡如果是以手機號為卡號的,就收集到了會員的手機號碼;如果是用了微信電子會員卡,就收集到了客戶的微信信息。

比如要給顧客送貨上門,就收集到了客戶的家庭住址。根據會員的購物記錄,就能慢慢知道會員的家庭成員情況和消費喜好等等。

形成信息通道

和會員的溝通是不是可以在會員到店的時候各種聊?如果你店裡很閒,顧客也很閒,倒是可以,但顯然不太現實。

加客戶微信聊,或拉個微信群啥的?和會員的關係一般也沒到這個份上。那收集到的會員手機號碼和微信,就成了建立溝通的主要信息通道。

這個信息怎麼發了很關鍵,你不能總是群發,那會讓顧客越來越反感。但可以選擇會員生日發個祝福,或者在購物之後給一條優惠信息,或是在會員很久沒有購物時,想辦法做個提醒。

這些經營方法的實現,需要你的收銀系統有相關的會員營銷功能,或者另外有獨立的會員營銷系統。對於小店來說,整合了這些功能的一體化收銀系統是最合適的了。

如果你的還沒有建立會員體系,會員系統還不具備以上能力,或者動輒需要另外支付幾百上千的模塊費用,不妨和我們的產品顧問(微信號:spirits001)聯繫,他會告訴你如何更經濟的實現你的會員營銷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