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人為什麼要壓抑自己,解放慾望,盡情享受自己的身體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李銀河的名字總是與王小波聯繫在一起。但近些年,每一次性與愛的相關話題刷屏,李銀河總會發聲,帶來不一樣的見解,許多年輕人通過一次次的熱點事件評論重新認識了李銀河——這位頗有些特立獨行的社會學家。

李銀河:人為什麼要壓抑自己,解放慾望,盡情享受自己的身體


退休6年以來,李銀河長居海邊,過著規律而健康的生活:上午寫作、下午閱讀、晚上看電影,閒來在微博上回答網友的提問。去年,李銀河將退休以來寫作的文章結集出版,推出了新作《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微塵》。

李銀河:人為什麼要壓抑自己,解放慾望,盡情享受自己的身體


李銀河說,大概因為自己取了這樣一個名字,所以從小愛看星空。那時北京天文館剛建成不久,她常一個人到那裡去看人工模擬的星空,仰頭看啊看,腦海裡有無限遐想,顧不上脖子痠痛。如果她將來成了一個天文學家,似乎非常順理成章。但她最終選擇了性學作為自己的研究領域。“這個研究方向是我在美國讀博的時候決定的。當時看了金西調查,還有馬斯特、約翰遜他們寫的東西,覺得挺有意思,性學這個領域有點淘氣,挺有挑戰的。”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思想風氣逐漸開放,人們不再視談論性為禁忌。80年代中後期,被譽為“中國性學”第一人的潘綏銘教授開始在中國設立與推廣性社會學研究,這一開荒式的舉措為他帶來了諸多非議。緊隨其後,1988年,留美歸國的李銀河拜費孝通為師,展開了兩性、婚戀等方向的研究,自然也飽受爭議。就連她的母親也非常不以為然。李銀河記得母親說了一句話:“以後你就成了一個性博士了。”言下之意是這個頭銜是貶義的。她對此也不奇怪:“我媽他們老一輩的人,在性方面是非常非常保守的。她又是《人民日報》農村部主任,是個黨員幹部,心裡裝的都是政治大事。她覺得性這個東西太不重要了——也不是說不好,只是不重要。有那麼多其他重要的事,幹嘛研究這個啊。”李銀河覺得中國人這種觀點很奇怪:性怎麼會不重要?

李銀河:人為什麼要壓抑自己,解放慾望,盡情享受自己的身體

此後,她的學術研究集中在婚姻家庭、性別和性三個領域,做了很多基礎的經驗研究,出版了幾十本書,包括《生育與村落文化》《同性戀亞文化》《虐戀亞文化》《性的問題》《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新中國性話語研究》等。其中,由於電影和小說的關係,公眾可能最熟悉的是她和王小波一起做的調查研究——《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1992)。這也是中國第一部同性戀研究專著。

李銀河:人為什麼要壓抑自己,解放慾望,盡情享受自己的身體

在最新出版的《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微塵》一書中,她說自己早已“看破紅塵”,但成長的經歷與環境總令她對現實充滿關注,無法真正做到出世。她欣然接受自己身上的這一矛盾,就如同她在談到性與愛時的主張: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人應當最大程度地享受自己的身體,滿足自己的慾望;愛情不需要刻意“保鮮”,激情之愛也可以長久......或者也可以說,她已經參透人生,進入“化境”,在內心深處接納生命的短暫和脆弱,因而能夠從容不迫地活著,從容不迫地死去,沒有恐懼,沒有不捨。“所有具體的煩惱都可以自我化解,很快擺脫。既為生命的存在而感動、欣喜,也不懼怕生命的最終逝去。”

李銀河:人為什麼要壓抑自己,解放慾望,盡情享受自己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