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專題——三疊紀速度之最:埃雷拉龍

上兩期我們主要講了距今2.43億年的尼亞薩龍和距今2.35億年的始盜龍。

對於古生物來說,講一下它們的分類是科普工作繞不開的一環,這一部分雖然沒有恐龍圖片那麼直觀地吸引人,但是卻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瞭解這個物種,所以這一期開頭我會花一點筆墨講一下關於恐龍的分類。如果只對恐龍圖片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往下拉。

恐龍總目可以分為蜥臀目鳥臀目,這兩目之間的區別和牛羊之間的區別差不多。在分類學上,除這兩目之外的都不算恐龍。比如翼龍、魚龍、蛇頸龍都不是恐龍。

恐龍專題——三疊紀速度之最:埃雷拉龍

翼龍( Pterosauria )不是恐龍

下圖是翼龍和恐龍總目(Dinosauria)的關係。


恐龍專題——三疊紀速度之最:埃雷拉龍

翼龍和恐龍總目的關係

圖中可以看到,M.D.Ezcurra將蜥臀目分為了埃雷拉龍科和真蜥臀類,這個分法在學術界還存在爭議,我們下文講到埃雷拉龍的時候再說。

一般來說,蜥臀目可以分為獸腳亞目和蜥腳亞目,而鳥臀目則可以分為鳥腳亞目、腫頭龍亞目、裝甲亞目和角龍亞目。

簡單地說,獸腳亞目一般是兩足行走的肉食恐龍,上一期中的始盜龍就屬於獸腳亞目。鳥腳亞目和腫頭龍亞目通常是雙足行走的植食恐龍,其餘的亞目恐龍一般都是四足行走的植食恐龍。


恐龍專題——三疊紀速度之最:埃雷拉龍

霸王龍 (Tyrannosaurus Rex) 屬於獸腳亞目

好了,關於恐龍分類的知識介紹地差不多了,下面介紹今天的主角——埃雷拉龍。

埃雷拉龍生存於距今大約2.35億年前,其化石發現於今天的阿根廷西北部。

不論是其生存年代還是生存地點都和我們上一期介紹的始盜龍大致相同。這表明這兩種恐龍很可能互相之間有交集,甚至存在捕食關係。


恐龍專題——三疊紀速度之最:埃雷拉龍

埃雷拉龍骨架,右下為始盜龍,右上為板龍

埃雷拉龍可以長到5米長,如果光看體長的話,它可能已經是三疊紀所有肉食恐龍里面最長的了。但是它的體重卻只有大概180kg左右,比一隻成年東北虎還輕。

恐龍專題——三疊紀速度之最:埃雷拉龍

灰色為埃雷拉龍 (Herrerasaurus)已知最大標本

因此它可能是所有恐龍里面身材最苗條的。根據已有的化石證據,埃雷拉龍的骨骼細而輕巧,這使得它在捕獵的時候擁有大多數生物不可比擬的敏捷性。

恐龍專題——三疊紀速度之最:埃雷拉龍

埃雷拉龍(Herrerasaurus)復原圖

瘦削的體型,配合輕巧的骨頭,這使得埃雷拉龍擁有相當快的速度,它可能是三疊紀所有恐龍里面速度最快的。

另外,根據埃雷拉龍耳朵裡面的聽小骨分析,這種恐龍可能擁有非常敏銳的聽覺。它們在捕獵的時候傾向於隱匿接近獵物,然後突然發起攻擊,這一點和現在的貓科動物比較類似。

恐龍專題——三疊紀速度之最:埃雷拉龍

埃雷拉龍( Herrerasaurus )藝術畫 作者趙闖

別看埃雷拉龍擁有5米長的體型,其實它們一般只捕獵一些中小型的爬行動物,而不會考慮去捕食大型動物。

恐龍專題——三疊紀速度之最:埃雷拉龍

埃雷拉龍( Herrerasaurus )捕獵想象圖

關於埃雷拉龍的分類,上文中提到的M.D.Ezcurra將埃雷拉龍科分到了蜥臀目的下面,和真蜥臀類互為姐妹群。

但對於埃雷拉龍的分類地位還有2種假設,一種認為它是總恐龍目的姐妹群,還有一種則認為他屬於獸腳亞目。

另外,埃雷拉龍科其實一共有三種恐龍,一種是我們上文中提到的埃雷拉龍,還有兩屬分別是南十字龍和聖胡安龍,關於這兩種龍的具體信息,我們放到下期再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