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目前210亿市值,风险较低,未来一两年回到400亿市值概率很大。

压制估值的原因:

  1. 整合的不确定性
  2. 汽车行业下滑,已经到了行业天花板
  3. 债务较高,(出现安全事故)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
  4. 商誉减值风险
  5. 管理层派系较多,中美德日四系管理层相互制衡

业务分析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各子公司2018年营收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国内安全气囊主要是延锋百利得,营收59亿,净利润6.5亿,净利润10%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剔除延锋百利得盈利,KSS+高田盈利8.5亿(高田负商誉和高额并购费用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为4亿元)实际上KSS+高田盈利4.5亿

KSS2016年并购时营收100亿,净利润率2%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均胜安全业绩构成推算

通过测算高田并表3个季度营收260亿,盈利2亿左右,已经扭亏,整合效应显现

提升盈利水平的措施

均胜安全成本构成:原材料占70%,人工+制造成本占20%多;上游采购的品种有上万个,供应商也好几千个,采购量没达到有议价权的程度

1、裁员降本:高田当时交割的时候73000员工,去年就已经裁掉7000人,今年还要继续裁员,预计到2021裁员到49000。

2、优化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自动化生产比例提高,剔除重复产能

订单情况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790亿的新增订单按5年生命周期生产,带来的营收每年都有150亿

财务分析

资产负债表很糟糕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有息负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流动性负债中的短期应付债券)(51.66+112.63+10+25)带来每年有10亿多的财务费用(5%左右的借款利息),未来不能出任何大的危机,不然存在较高的资金链断裂风险。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9.74亿,远大于净利润21亿。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11.83亿,大于营业收入562亿,应该是有预先缴款提货,产品供不应求,整合进度应该不错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均胜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为9.11亿元,而19年一季报显示的扣非净利润就已达到了2.9亿元,折合成全年即为11.2亿,增长23%

估值分析

汽车安全业务

设立均胜安全:KSS的股权作价10.8亿美金与增资1.5亿美金,和战略投资者出资金额共计5.5亿美金,均胜安全不包括高田的时候就值17.8亿美元

高田的收购价:15.88亿美元,净资产价值18亿美元

均胜安全目前也至少在33.6亿美元,均胜电子占比70%,这样值23.5亿美元,约150亿左右

对标奥托立夫的话,如果以奥托立夫0.7倍PS对均胜汽车安全业务估值,市值300亿,考虑到奥托立夫的盈利能力强于均胜安全,均胜安全200亿的估值比较合理。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汽车电子业务

均胜汽车电子业务与德赛西威高度相似

按德赛西威2.6倍PS估值的话,均胜汽车电子估值有240亿

考虑到德赛西威目前以计算机行业估值,均胜汽车电子这样对标估值偏高,以汽车零部件行业1.5倍PS平均值估值的话,估值140亿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功能件业务

功能件没特别好说的,客户群体非常优质,营收和订单也保持增长,就按照平均的PS1.5估值来给,就算是55亿市值。

底部价值:均胜安全150亿+普瑞1.2亿欧+TS1.8亿欧+群英9000万欧=180亿

均胜电子的价值底部与合理估值

合理估值:汽车安全200亿+汽车电子140亿+功能件55亿=395亿

根据估值判断均胜电子估值是相对便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