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外科口罩和純棉口罩也許擋不住咳出的病毒

一次性外科口罩和純棉口罩也許擋不住咳出的病毒

圖片來源:Gem Photography/Getty Images

新冠疫情正在世界範圍內擴散。為減緩甚至是阻斷疫情蔓延,與開始不主張健康人戴口罩的態度相反,歐美國家也越來越多地開始呼籲民眾佩戴口罩。

然而近日,一項發表在《內科學年鑑》的研究成果顯示,一次性外科口罩和純棉口罩均不能阻斷新冠病毒經患者咳嗽“出逃”,也就是說,只要新冠病毒感染者咳嗽,就算他們戴著一次性外科口罩或純棉口罩,病毒照樣能逃逸到周圍環境中。

口罩防不了病毒?

為弄清楚一次性外科口罩和純棉口罩能否有效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在獲得首爾2家醫院審查機構的批准後,韓國蔚山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招募了4名新冠肺炎患者,並告知其研究目的。

這4名新冠肺炎患者首先被安排在負壓隔離室。隨後,研究人員在每個新冠肺炎患者口部前方20 cm處放置一個培養皿(90 mm×15 mm),裡面有調配好的緩衝液。接著,按不戴口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戴純棉口罩、再次不戴口罩的順序,研究人員讓每個患者在培養皿上分別咳嗽5次,每次咳嗽使用一個單獨的培養皿,且每次咳嗽之前都會換新的培養皿。

除收集培養皿中的樣本外,研究人員還用無菌棉籤分別先後在一次性外科口罩、純棉口罩的內外表面上採樣。

經檢測,這4名新冠肺炎患者鼻咽和唾液中的中位病毒載量分別為5.66 log copies/mL和4.00 log copies/mL。數據顯示,新冠肺炎患者不戴口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戴純棉口罩時,培養皿中的中位病毒載量分別為2.56 log copies/mL、2.42 log copies/mL和1.85 log copies/mL。

對此,研究人員認為,在新冠肺炎患者咳嗽的時候,無論是一次性外科口罩還是純棉口罩都不能有效過濾新冠病毒。

病毒逃逸有原因

至於一次性外科口罩無效的原因,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氣溶膠。因為既往研究發現,一次性外科口罩對直徑3.1μm及以下的氣溶膠並沒有足夠的過濾效果。而據估計,當年SARS病毒的大小為0.08~0.14 μm,新冠病毒同樣屬於冠狀病毒,因此,一次性外科口罩不太可能有效過濾新冠病毒。

為什麼純棉口罩的防護效果優於一次性外科口罩?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這有點難理解。”

從材質來說,棉布口罩更難以過濾小顆粒,更擋不住病毒。從該角度看,是否提示病毒主要是從口罩的周圍排出去的,而並非通過口罩正面穿透。

“如果是這樣,可能增加口罩面積、採用更緊密的佩戴方式,對增加防護效果更有意義。”李侗曾告訴《中國科學報》,如果病毒是從口罩正面排出,可能更改口罩材質更有助於增加防護效果,但這些調整都要考慮佩戴者的舒適度。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員進一步對口罩外和內表面的採樣檢測發現,口罩外表面的所有拭子中,新冠病毒呈陽性,而內表面大多數拭子新冠病毒呈陰性。

對此,研究人員認為原因有二。第一,口罩邊緣漏氣產生的湍流射流可能會汙染口罩外表面;第二,新冠肺炎患者在高速咳嗽過程中產生的含有病毒的小顆粒氣溶膠,能穿透口罩。

此外,李侗曾認為,應該增加對N95口罩的研究。“如果能夠證明N95口罩的防護效果優於一次性外科口罩,今後也可以調整一些防控措施。”

研究有限,提示防護不能鬆懈

對於口罩的防護效果,一般的研究更多關注於健康人群佩戴口罩能過濾多少呼吸道病原體或汙染顆粒,而該研究重點關注了新冠肺炎患者使用口罩的防護效果。

李侗曾認為,該研究還是很有意義的。“研究告訴我們,新冠肺炎患者戴口罩,可能並不能很好地阻擋咳嗽時排出的病毒,至少效果沒有預想的那麼好”。

“但是,該實驗設計比較簡單,不是論著,只是一個探索。”李侗曾指出,研究只針對4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測試,說服力不強。但這4名患者的研究結果相似,比較能夠說明問題。因此今後可以開展更大樣本的研究,包括不同材質的口罩研究等。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同樣認為,該研究屬於個案研究,嚴格意義上不能稱為臨床研究。“但從該研究我們仍舊能得到啟示,即使戴著一次性外科口罩,也不應該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支修益告訴《中國科學報》。

支修益表示,對新冠肺炎患者來說,如果沒有N95或者醫用外科口罩,可以用棉布口罩或者圍巾、紙巾遮擋,“咳嗽禮儀”確實有助於減少患者對周圍人的傳播。

雖然上述研究認為,外科口罩和棉口罩對阻斷新冠病毒傳播的效果有限。支修益強調:“口罩還是要戴的。”

他同時提醒,要注意正確地操作和使用口罩,戴口罩時,儘量不要觸碰口罩表層,一定要勤洗手、莫聚集。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7326/M20-13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