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如何判斷訓練過量,疼痛如何處理?


健身如何判斷訓練過量,疼痛如何處理?

經常遇到一些會員訓練後訴說訓練部位的肌肉,關節疼痛難耐。不知道是練的效果太好了,還是訓練過量了。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是不是應該繼續鍛鍊。

畢竟大部分的健身愛好者不會專門的去學習運動管理方面的知識,都是依仗自己的身體本能感受來猜測管理自己的身體。鑑於此,整理了一些這方面的知識,給朋友們分享一下。

關節或肌肉疼痛演變成腫脹並且持續72小時以上,表示運動過量,需要減少訓練時間或強度,並延長間隔休息時間。

健身如何判斷訓練過量,疼痛如何處理?

訓練前進行溫溼敷,並做好全面的拉伸準備,訓練後立即用冰敷15~20分鐘。如在訓練中發生肌肉緊張,先停下來拉伸肌肉緊張部位(30秒1次拉伸3次),然後重新開始訓練。如再次發生肌肉緊張,停下來再次拉伸肌肉、如果疼痛延續或者三次拉伸之後肌肉仍持續緊張,停止訓練,在相關部位用冰敷20分鐘。

判定疼痛發生的準備位置非常重要,要判明疼痛是持續發生在同一位置還是在某個部位“遊走”。

如果是在同一固定位置,你要非常小心,需延長訓練間隔的休息時間,保持低水平的訓練強度。

如果疼痛是在某一部位附近遊走,可繼續進行漸進式的訓練,但不要增加訓練強度。

健身如何判斷訓練過量,疼痛如何處理?

判定疼痛產生的時間非常重要:

第一類:訓練後,拉伸可以積極地影響身體的疼痛部位(至少3~5次,每次持續30秒),長時間緩慢溫和拉伸之後用冰敷20分鐘。如果感覺不適,出現肌肉痠痛,接下來的訓練計劃還可以繼續進行。如果出現關節疼痛或者發生腫脹,這時則需增加訓練間隔休息時間。

第二類:開始訓練的時候會感覺痛,隨後疼痛逐漸消散,這時維持同等訓練方式,降低訓練強度,直至症狀消退。

第三類:訓練中,疼痛隨著訓練逐步嚴重,這時需降低訓練強度,停下來拉伸肌肉以緩解症狀,如無法緩解則停止訓練。

第四類:晚上,疼痛到無法入眠或從疼痛中醒來:表示訓練過量。在症狀消失前停止訓練,保持休息,降低活動水平。

醒來時:早晨醒來會感覺痛並稍後消散,預示疼痛還會增加,維持低強度訓練即可。

每隔幾天或幾周要對疼痛感進行評級,這點很重要。疼痛是否加強,維持,或在逐步消散?用0~10級評判,0為正常,10為最痛。

越來越痛:需要完全休息。

健身如何判斷訓練過量,疼痛如何處理?

以上內容僅針對那些酷愛健身訓練,一天不練就不舒服的朋友。對普通人來說,最安全的辦法就是保守評估自己,適量運動,不要讓自己訓練過量。如果你感到疼痛,就停下來休息,沒有疼痛症狀了再恢復訓練。如果過分疼痛,還要及時就醫。對於運動損傷來說,你不練強過於你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