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鲁肃,是怎样辅佐孙权建立大业,被孙权称为吴国“邓禹”?

引言:

《三国志》中记载:“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鲁肃,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孙权身边的一大权臣。他出生在士族之家,只是年幼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是由年迈的祖母抚养长大的。他体型魁梧,性格豁达乐观,喜爱读书,擅长骑马射箭,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全面发展

豁达鲁肃,是怎样辅佐孙权建立大业,被孙权称为吴国“邓禹”?

在东汉末年,汉朝统治者昏庸无能,朝政被宦官把控着,亲眼目睹这一切的鲁肃立志改变这种状况。于是他经常带着乡里的少年们一起练舞,因此颇受乡人的尊重。后来选择听从好友周瑜的建议追随孙权,从此之后便任劳任怨地辅佐吴王。

豁达鲁肃,是怎样辅佐孙权建立大业,被孙权称为吴国“邓禹”?

后来孙权建立吴国,他自然也被委以重任,在赤壁之战中他建议孙权与刘备联合,从而打败了曹操。在这次战争之后,鲁肃更被孙权重用,甚至还将他看作是东汉的开国元勋邓禹。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鲁肃可谓是深得孙权之心。


出身名门,与周瑜交好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分三国。在当时,皇权旁落,后宫宦官控制着朝政大权,导致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安。鲁肃就是出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但是好在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不用像其他平民百姓一样为吃饱穿暖而烦恼。面对那些穷苦百姓,鲁肃还会时常为他们施舍钱财和粮食来救济他们,因此深受普通百姓的尊重。

豁达鲁肃,是怎样辅佐孙权建立大业,被孙权称为吴国“邓禹”?

他还广交良友,在这其中便有周瑜。周瑜当时担任巢长一职,在听闻鲁肃的名声之后便带了数百人来拜访他,希望他能够资助他一些粮食。在当时鲁肃的家中有两个装粮食的粮仓,在听到周瑜的请求之后,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一个粮仓来送给了他。通过这件事,周瑜也觉得鲁肃是一个值得深交之人,便继续与他保持联系成为了好朋友。

豁达鲁肃,是怎样辅佐孙权建立大业,被孙权称为吴国“邓禹”?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各地割据势力纷纷带领军队反抗东汉的统治,战火很快便弥漫到了鲁肃的家乡,为了生存,鲁肃便带领家人搬到了东城一带。这东城是袁术治理的地方,袁术也知道鲁肃的名声,因此邀请他在军中担任要职,只是鲁肃觉得袁术不成大器,便决定跟随周瑜。

左右为难,终选择辅佐孙权

周瑜确实是一位值得交往的友人,在与他的交往过程中,鲁肃也是受益匪浅。无奈在当时鲁肃的祖母去世,他就只能告别周瑜回到东城处理祖母后事。事情结束之后,他听从另一好友刘烨的意见,决定投奔郑宝。碰巧这个时候,周瑜已经把鲁迅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鲁肃为了母亲便只能去见他,将自己的打算都详细的跟周瑜说了,周瑜深知鲁肃是一位有才之人。


豁达鲁肃,是怎样辅佐孙权建立大业,被孙权称为吴国“邓禹”?

在当时孙策已经被刺杀去世了,孙权继承了王位,这个时候的孙权本来就求贤若渴,如果鲁肃选择留下来肯定能够有所作为。于是他便拼命劝说鲁肃,对他说:现在的形势不仅是皇帝可以选择属下,属下也可以选择君主。于是鲁肃听从了他的建议,选择追随孙权。在见到鲁肃之后,孙权也是颇为欣赏他,每次在遇到难事都喜欢与他商量。

智勇双全,掌握军政大权

在朝堂中逐渐站稳脚跟的鲁肃开始有了舞台来展现自己的才能,恰好在当时曹操的军队逼近吴国,极大的威胁着孙权的统治。因此在鲁肃的建议之下,孙权将周瑜从外地叫回来,并派鲁肃出使蜀国联合刘备一起抵抗曹操军队的入侵。刘备也同意了与孙权联合,在这次战争中鲁肃发挥了重要作用,后世也将这场战役称作赤壁之战

豁达鲁肃,是怎样辅佐孙权建立大业,被孙权称为吴国“邓禹”?

也是通过赤壁之战,从而更加坚定了孙权重用鲁肃的决心,他甚至将鲁肃比作东汉时期的开国功臣邓禹。再后来,周瑜去世之后,鲁肃就基本接替了周瑜的职位,掌控着军政大权。在他的辅佐之下,吴国的军队屡次在与刘备的战争中夺得胜利,还夺得了荆州,使关羽败走麦城。由此看来,这鲁肃确实有真才实学。

《吴书》中曾这样评价鲁肃:肃为人方严,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豁达鲁肃,是怎样辅佐孙权建立大业,被孙权称为吴国“邓禹”?

生于乱世,这是不能改变的,但自己的未来却是由自己决定的,鲁肃便是如此,他不甘心在东汉的腐朽统治下碌碌无为,而是想要在混乱中实现一番伟业。所幸他做到了,在他的辅佐下,吴国的军事实力逐渐增强,所有的一切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吴书》

《三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