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的好苗子,可惜英年早逝,为他人作嫁衣裳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期间产生了多个割据政权,皇帝轮流做。但这里面却有一位皇帝,完全具备了成为千古一帝的各种素质,可惜他却最终输给了时间,英年早逝,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也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个人就是被后世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荣。

千古一帝的好苗子,可惜英年早逝,为他人作嫁衣裳

柴荣画像

柴荣从小在郭威家长大,谨慎笃厚,成为郭威养子。郭威本是后汉朝中重臣,但后汉隐帝被舅舅挑唆,“厌为大臣所制”,要派人暗杀郭威,幸亏有人提前告知,郭威就以“清君侧”为由起兵。最后郭威黄袍加身,建立了后周。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病逝,由于郭威生前没有留下子嗣,因此他就将皇位传给了养子柴荣,柴荣即成为后周第二位皇帝。

千古一帝的好苗子,可惜英年早逝,为他人作嫁衣裳

柴荣剧照

柴荣一上任就遇到个棘手的问题,北汉皇帝刘崇准备趁着郭威刚去世,主少国疑的机会,勾结契丹攻打后周。当时的柴荣无论是在朝廷中还是在军中,都没什么威望。他听说刘崇亲自带兵南下,也打算仿效唐太宗御驾亲征,结果宰相冯道蔑视地嘲讽道:“不知道陛下能比得了唐太宗吗?”柴荣压住怒火说:“以我军兵力之强,击破刘崇如山压卵般容易。”冯道却又说:“泰山自是泰山,陛下自是陛下,泰山不是陛下,陛下也不是泰山。”柴荣听后大怒,拂袖而去。

千古一帝的好苗子,可惜英年早逝,为他人作嫁衣裳

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

公元954年三月,柴荣不顾众人的阻拦,御驾亲征被后世称作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高平之战。此战中,后周初战不利,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宿卫将赵匡胤见此情景,站出来振臂高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将士们都以死拼杀,顿挫敌锋,再加上周世宗亲临督战,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争先,终于扭转战局,最终后周大获全胜,中原王朝也从此由弱转强。

千古一帝的好苗子,可惜英年早逝,为他人作嫁衣裳

柴荣出征

经过高平之战后,周世宗提拔了一批有胆识的将领,整顿了禁军,完成军事方面的改制。而后就立即着手进行政治、经济上的改革。在政治上清吏治,选人才,他还虚心求谏,曾极为诚恳地专门下诏要求群臣尽量上书言事,做出了许许多多超越前人、启迪后世的非凡之举;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均定田赋、恢复漕运等利于国家人民休养生息。

由于各项施政措施恰到好处,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后周国力就飞速上升,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原第一霸主。公元959年,柴荣亲自率领后周大军进攻被契丹人长期占据的中原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经过几年时间的筹备,此时的后周军队战斗力可谓空前强大,仅四十二天,就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然而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时,柴荣却突发疾病。六月,柴荣因病班师回到汴京,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

千古一帝的好苗子,可惜英年早逝,为他人作嫁衣裳

柴荣戎马形象

六月十九日,周世宗柴荣驾崩,终年三十九岁。柴荣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承皇位,符太后(柴荣的第二任皇后)垂帘听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掌握了军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是为“陈桥兵变”。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汴京。

千古一帝的好苗子,可惜英年早逝,为他人作嫁衣裳

陈桥兵变后的赵匡胤

柴荣虽然在位时间只有短短6年,却让后周的国力空前强大起来,使当时北方强大的辽国都忌惮不已。若不是他英年早逝,促成中原统一是完全有可能的。可惜上天没有给他更多的时日来促成大业,自己为他人作嫁衣裳,令后世倍感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