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漠战神”匈奴克星:英年早逝,死因成谜

「揭秘」“大漠战神”匈奴克星:英年早逝,死因成谜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漠北之战,是汉军在距离中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汉武帝命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另有步兵和运输部队共几十万人同击匈奴。两军都由定襄出发,在作战部署的时候,汉武帝将敢于力战深入的士兵都划给了霍去病,打算让霍去病力战单于的主力,以卫青接应。

这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汉军的王牌,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更将他的大兵团长途奔袭战法发挥到了颠峰。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人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瀚海,方才回兵。

后来,汉军从一个俘虏的口中得知,单于的王庭位于东部。于是武帝改变了作战部署,卫青仍由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出兵,霍去病则改由东北部的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出发(代郡正对着匈奴的王庭),力求歼灭单于的主力。阴差阳错的是,这个情报是错误的,实际上单于仍旧在漠北,在东部的是左贤王。所以,卫青面对的是单于的主力,而霍去病面对的是匈奴的左贤王集团。

开战之后,霍去病根据沙漠作战的特点,大胆选用部分降汉的匈奴人和留居匈奴时间较长的汉人为向导,率领轻骑兵出塞,离开基地,穿过大漠,深入敌后,奔袭两千多里寻找单于决战。结果,遇到了匈奴的左贤王部。匈奴人的制度是单于之下就是左贤王与右贤王,所以左贤王的部队也是匈奴的一线主力部队。而且匈奴人以左为尊,左贤王一般都是由太子担任的,所以部队的实力非常强大。

双方在筡卢水(今蒙古克鲁伦河)一带遭遇。霍去病采用半渡而击的战略,趁左贤王部队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发奇兵进攻,匈奴部队被霍去病亲自带领的骁勇骑兵冲散,溃败而逃。霍去病大胆率领轻骑追击,在没有粮草供应的情况下展开了绵延千里的追击,每战都能从敌人那里截获粮草,一路高歌猛进,转战两千余里,捕获了单于近臣章渠,诛杀了匈奴小王比车耆,转而攻击匈奴左大将,斩杀敌将,夺取其军旗和战鼓。穃越离侯山,捕获匈奴屯头王和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此一战,汉军的伤亡只有十分之三,而匈奴左部几乎全军覆没。

大司马卫青所率领的这一部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部队向北推进一千多里,穿过大漠,遭遇匈奴单于所率领的主力精锐骑兵。激战中匈奴单于向西北逃走,汉军俘获匈奴近两万人,成功地与霍去病在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会师,班师縗旋。

这一战收复了大漠以南所有的土地,汉军在这里屯田筑垒防御匈奴。至此,匈奴的三大战略集团都被打垮了,没有能力再和汉朝大规模作战,向西亚的方向逃去了,据说现在的匈牙利人就是当初西逃的匈奴人的后代。汉朝完全解除了匈奴的威胁,一雪当年汉高祖被围白登之耻。

这次胜利,汉武帝龙颜大悦,给霍去病立了首功,加封五千八百户采邑,并让霍去病与卫青同为大司马,俸禄与卫青一样。跟随霍去病出征的人,从将领到士卒也纷纷论功行赏。霍去病在军中的势力大长,已经和他的舅舅卫青并驾齐驱了。年仅22岁的霍去病达到了他人生的顶点,成为一代战神。

此战,霍去病可谓战功彪炳,登峰造极,唯一的遗憾是由于情报有误,错失单于。单从战争的层面分析,漠北之战确实是霍去病的颠峰之作,这一战将汉武一朝的武功军威推至极致。在作战中,霍去病又发挥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与冲击力,不仅敢于深入敌境,而且善于迂回包做,机智地运用车守骑攻、衆同作战的新战术,先借助战车的防御能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发挥骑兵迅速机动的攻击能力,迂回包做敌军的两翼,一举击溃匈奴的主力,更显示出其战役指挥方面的优异才能。所有这一切,都为汉军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这个时候,霍去病的胜利已经根本不存在幸运的成分,五万精骑乃一支无敌之师,具有强大的实力,胜负其实早在开局之前已经决定。而汉武帝之所以举全国之兵,穷一国之力而要毕其功于一役,也是出自对霍去病统兵能力的无比信任。匈奴,这个马背上的强悍民族终于在强大的西汉王朝的倾力打击下,在一世名将霍去病的铁血征伐下引马而去,不窥阴山。

这里还得补充一下霍去病成功的其他因素。公平地说,霍去病比其他人是多些客观优势,每次大战,兵马都让他先挑,”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麾下甚少成名人物,下属称心,符合他说一不二、令出即行的独断作风。霍去病个性强硬,心狠手辣,军中大多数人对其既敬又怕,这种人统帅的军队战斗力往往比慈眉善目的将领统帅的军队要强上几倍。再加上汉武帝对其无条件的支持,不仅表现在装备和后勤保障上,关键还在信任和放手上。霍去病脾气刚硬,桀骜不驯,牛劲上来时连皇帝都顶,”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出征塞外很少上报过程,一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架势,故汉武帝没有像对卫青那样对待他。

这次漠北战役,可谓霍去病生命中的顶峰,但也是少年将军的最后绝唱,一代战神的传奇在这里籠上了一个句号。仿佛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耀眼夺目,但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揭秘」“大漠战神”匈奴克星:英年早逝,死因成谜

战神谢幕的谜团

18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20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22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战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战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却在他24岁的时候突然籠上了生命的句号。

他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都胜利班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人物。可能是生命的精彩程度注定和长度成反比,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轻的霍去病并不能像他名字那样去病去灾,最终还是患病死了。可惜”去病“这个名字并没有使他健康长寿,相反,他的生命却像流星划过天际,年轻的大漠战神过早地结束了他24岁的生命。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悲痛异常,下令全国的百姓都为他凭吊。在选择墓地的时候,武帝特意把霍去病安葬在自己的坟墓茂陵边上,让他永远陪伴自己,疼爱之心可见一斑。定谥号的时候,汉武帝合并”武“和”广地“两层意思,称他为景桓侯,哀荣无比。随后,又为霍去病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葬礼。汉武帝特地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旁边为霍去病修建了一座形状像祁连山的坟墓,并发动陇西、北地等五郡的匈奴人民,身穿黑甲,把霍去病的灵柩从长安护送到墓地安葬。

与霍去病同一时代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霍去病死后的葬礼描述得十分详细,从送葬队伍的出身来历到他们的衣着打扮,再到墓的形状,甚至连谥号的意义都作了解释,但却没有一个字提及为什么这个威名赫赫的无敌战将会在风华正茂之时早卒。

两千多年过去了,后人就更无法得知了,霍去病之死已成了千古之谜!然而后世却又忍不住对霍去病之死作出了种种猜测,最有分量的便是病死之说。

此说最早出自西汉时的褚少孙,他在对司马迁《史记》的补记中,借霍光之口说霍去病是病死的,然而具体是什么病,没有记载。

这段话出自霍光上奏给皇帝的奏折,有案可查,褚少孙也没必要说谎,所以基本上是可信的。这也就是说,官方的说法是病死。

然而霍去病是一员纵横沙场的武将,能骑善射,在战场上经常是一马当先,身体素质过硬,不可能体弱多病;24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身体还处于上升期,也不可能是积劳成疾。到底是为什么呢?

「揭秘」“大漠战神”匈奴克星:英年早逝,死因成谜

从《汉书》本传记的一句话,”骠骑将军登临瀚海,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来断定,他的部队不带粮草,完全依靠掠食匈奴牛羊,在胡巫施术后,部属必多染疾疫。所以这位年轻将领之死很可能与匈奴的”生物战“有关。

霍去病不幸在24岁时因病去世。死因是匈奴为了阻止霍去病的载驰载驱,把死牛羊丢进河里弄脏水,打到哪儿吃到哪儿的霍去病因得传染病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