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賢相——伊尹

商湯滅亡夏朝,建立商朝,右相伊尹是他的得力助手。伊尹名摯,原是商湯的岳父有莘氏家裡的奴隸。有莘氏嫁女兒的時候,把伊尹作為陪嫁的奴隸,陪嫁到了商湯家裡。伊尹善於烹飪,到商後為商湯掌廚,他利用侍奉商湯進食的機會,給商湯分析天下形勢,歷數夏桀暴政,進獻滅夏建國的大計。後來,他得到商湯的信任,並被任命為尹,也就是右相。

一代賢相——伊尹

商湯勵精圖治,反抗夏桀暴政,並最終一舉滅亡了夏朝,建立商朝,這其中易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商朝建立初期,伊尹又幫助商湯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使官吏不敢胡作非為,政局得以迅速穩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商朝逐漸繁榮起來。

商湯死後,他的兩個兒子相繼繼位,但不久都死了。後來伊尹做主,讓商湯的孫子太甲繼位。太甲做了王之後,伊尹一連寫了三篇文章給太甲讀,教他學習怎樣做一個好的君主。讀了這些文章,太甲開頭兩年還能照著做, 到了第三年就忘乎所以了。他由著自己的性子辦事,把祖宗留下來的法律制度全給破壞了。他以暴虐的手段對待老百姓,把老百姓壓得喘不過氣來,此時的商朝雖已經歷三王,但建國不過20年,商政權尚需進一步穩固。伊尹為了解除危機,挽救商政權,先是一再規勸太甲,希望他對自己的行為多加檢點,不要破壞湯王留下的法紀;後來看到太甲屢教不改,伊尹就把他放逐到桐,自己攝政,代行國君之職。

為了勸誡太甲,伊尹一連寫了《伊訓》《肆命》《徂後》等訓詞給太甲閱讀,教他如何做一個好君主,如何分清是非,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教育太甲一定要按照祖先定下的規矩行事,不能背棄祖訓,為所欲為。太甲讀了這些文章,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越來越覺得自己對不起祖父的在天之靈,決心改正錯誤,他以祖父為榜樣,儘自己的能力幫助老弱孤寡,辦事也變得雷厲風行。

過了三年,伊尹覺得太甲確實悔過自新了,就親自帶著文武大臣把太甲接回毫都,嚴肅鄭重的把政權交還給太甲,自己仍官復臣位。太甲復位後,兢兢業業,在伊尹等人的輔佐下,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商朝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的時期。

《史記·殷本紀》中記載,那個時期“諸侯歸殷,百姓以寧”,於是伊尹作《太甲訓》三篇,褒揚太甲,太甲因此在死後被尊為“太宗”。而伊尹則恪盡職守的輔佐王室,一直活到太甲之子沃丁在位時才去世。通過殷墟卜辭可知,伊尹受到後世商人的隆重祭祀。有商一代,伊尹的地位介於殷先公和商王之間,他的豐功偉績為後人所稱頌,而商湯和伊尹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對被並稱的聖君賢相,為後世君臣所效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