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菜中“酸不離辣”的酸是什麼?一罐子、一瓶子,與辣味常相伴

說到吃辣,四川、陝西、湖南、貴州、江西等很多地方的人都頗有心得。曾經經歷過一次奇特的飯局,席間,川、陝、湘、貴、贛的朋友們各自表達了家鄉對於辣的痴迷,湖南人說“無辣不歡”,貴州人說“嚼著吃才香”,江西人說“從小就是喝泡椒水長大的”,作為陝西人的我自然也不能示弱,以“辣子一道菜”回擊,最有意思的是四川朋友,坐在一旁笑而不語。

四川菜中“酸不離辣”的酸是什麼?一罐子、一瓶子,與辣味常相伴

的確,也許是跟川菜的普及有關,四川的辣也隨之遍及五湖四海,享譽中外。首當其衝的自然是麻辣,除了辣椒,藤椒、花椒、麻椒的加入,讓辣味更有層次感,也更是刺激,麻辣火鍋、麻辣粉都是日常必備,這兩種食物可以說是“生於四川,長於全國”。

四川菜中“酸不離辣”的酸是什麼?一罐子、一瓶子,與辣味常相伴

但是,除了麻辣,四川人對酸辣也是鍾愛有加,所謂“酸不離辣”就是這個道理。

四川菜中“酸不離辣”的酸是什麼?一罐子、一瓶子,與辣味常相伴

酸辣鹹香的酸辣湯,吸溜著吃的酸辣粉,還有不得不提的四川家常風味酸菜魚。酸菜魚,很多人都吃過,並不是什麼山珍海味,直白地說就是酸菜和魚同煮,但是卻因為獨特的酸爽,讓它在眾多辣中脫穎而出。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泡菜、泡椒、泡蒜,經由時間釀出的酸辣滋味上。

四川菜中“酸不離辣”的酸是什麼?一罐子、一瓶子,與辣味常相伴

酸不離辣中的“一罐子”,指的就是泡菜。萬物皆可“醃”是泡菜的最高境界,說“萬物”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常見的菜絕對都是做泡菜的好料。紅蘿蔔、白蘿蔔、青菜、豆角、黃瓜、芹菜、白菜幫……加上生薑、蒜、小米椒,獨到之處是加入一些雪碧,經過發酵,就成了泡菜。酸味源自時間,辣味來自米椒,色澤雖不是紅色,但誰要是小看了泡菜的淺色,一定會被它的酸辣“震懾”。酸辣,既能開胃提神,也可以解膩,還有醒酒的作用。

四川菜中“酸不離辣”的酸是什麼?一罐子、一瓶子,與辣味常相伴

酸菜魚的魚,四川人愛用草魚,對於許多人來說,草魚泥土味重,刺兒還多,但是四川人覺得,用草魚做酸菜魚才地道。將魚洗乾淨後,進入關鍵的片魚環節,片魚講究把魚切成不薄不厚的片狀,手法嫻熟的人,還能避開魚骨,隨後用酒醃製去腥。魚頭、魚尾放入鍋中煎出香味,加入酸菜爆炒,再加入滾燙的沸水,熬製成濃稠的湯底,將片好的魚放入湯中,煮熟後裝盤。

四川菜中“酸不離辣”的酸是什麼?一罐子、一瓶子,與辣味常相伴

至此,酸菜魚已經完成了99%,最後一步是酸菜魚的點睛,用熱油把蔥、花椒、辣椒爆香,當麻香味撲鼻時,連同熱油一起潑到魚片之上。這一潑,魚肉泛出光澤,色香味兼具。夾一塊魚肉放進嘴中,泡菜的酸、泡椒的辣,在魚肉的嫩裡慢慢綻放、緩緩滲出,緊接著再一口酸菜,回味無窮。

四川菜中“酸不離辣”的酸是什麼?一罐子、一瓶子,與辣味常相伴

四川人對酸辣的痴迷絕對不只體現在酸菜魚這一道菜上,酸辣湯、酸辣粉、川北涼粉的酸要歸功於另一種四川特產,那就是四大名醋之一的保寧醋,也就是酸不離辣中的“一瓶子”。

四川菜中“酸不離辣”的酸是什麼?一罐子、一瓶子,與辣味常相伴

保寧醋因其產地而得名,它用麩皮、大米、小麥和糯米為原材料,配上山楂、肉桂等多味料,再加上中藥材制曲發酵。保寧醋與其它醋比起來,酸味更濃郁醇厚,酸而不澀有層次,給不少菜餚添彩,四川甚至有“離開保寧醋,川菜無顧客”的說法。就連吃魚時,魚刺不小心卡在了喉嚨裡,四川人的第一反應也是喝一碗保寧醋,把魚骨軟化。

四川菜中“酸不離辣”的酸是什麼?一罐子、一瓶子,與辣味常相伴

四川人為什麼對酸辣如此痴迷呢?這與它的氣候環境密切相關。

四川菜中“酸不離辣”的酸是什麼?一罐子、一瓶子,與辣味常相伴

有個成語叫“蜀犬吠日”,就是說四川的狗見到太陽,就會興奮地叫起來。這是因為四川是個盆底,四周環山,水汽很難散去,所以一年中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陰天,見到太陽是件稀罕事兒,值得慶祝。人在潮溼的環境中很容易壓抑,尤其是夏天,溼熱更是讓人食慾大減、沒有胃口。因此,“開胃”是川菜永恆的主題。

四川菜中“酸不離辣”的酸是什麼?一罐子、一瓶子,與辣味常相伴

辣能喚起味覺,酸辣則暢快淋漓,還能幫助消化,“酸不離辣”也就因此被世代沿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