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许多俗字的《声声慢》,为何成为李清照的千古名作?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词源于市井文化、歌筵酒席之中,后来被文人接手,逐渐发展成较高雅的文学。而文人写词,多半也会比较注重艺术手法,一首词如果太过俚俗,就常为人所诟病。可是这也不代表用了许多俗字的词作就一定不好,至少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声声慢》,就使用了许多俗字,却一直被视为上上之作。《声声慢》全词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用了许多俗字的《声声慢》,为何成为李清照的千古名作?

这首词约写于李清照南渡、丧夫以后,开头的“寻寻觅觅”就点出孤苦无依,想把旧日美好时光找回的感受,但过往已不再,只空留冷清、凄惨、愁苦之情。接着又说,在还有些温暖却又有几分凉意的秋天,是最难休养身体的,只两三杯薄酒,怎能抵挡夜晚犹寒的风呢?而大雁常被古人视作故乡的象征,看见大雁飞过,就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接着,作者又描写菊花瓣散落满地,花朵憔悴不堪摘折的情景,而独自一人守在窗边,该怎么熬到天黑?细雨打在梧桐叶上,在黄昏中发出滴滴点点的声音,这情形,怎能用一个愁字说得完?

用了许多俗字的《声声慢》,为何成为李清照的千古名作?

此词中,可看见许多在当时很白话、常见的用字,例如寻觅、冷清、将息、伤心、黑、怎、愁、了得等。照理说,频繁使用浅白俗字的作品,较难有高雅、情意深长的境界,且词人作词时,也会尽量不要让词语太过重复可是这首《声声慢》却把这些该避讳的写法都用上了,还能成为佳作。这主要是因为开头的十四个叠字,用得很有技巧,既能够有声调的抑扬顿挫,还兼有双声与叠韵。下片“点点滴滴”也是,不只和开头的十四个叠字有所呼应,又能直接呈现出冷清凄惨的情景,使读者很容易就进入作者要表达的情绪,再进而感受到更深一层的悲苦。

用了许多俗字的《声声慢》,为何成为李清照的千古名作?

所以,这些字虽然又俗又重复,但却能巧妙呈现出音律之美,兼具看似直接却又深长的情意。而像伤心、黑、愁等字,虽然没有重复,但也是毫无新意的字眼;将息、了得等,也是俗语或方言,都不是很雅的字词;“怎”这个字,更是口语,还前后用了三次。但是它们都被运用得很巧妙,能够自然地融入词的意境之中看不出作家故意锻炼、计较用字的痕迹,反而读起来顺畅自然、不做作。也因为多用俗字,作品内容很好理解,便更有亲切感,所以被评论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看似平淡简单,却又能深刻表现出作者那历经生离死别、国破家亡的凄苦。

用了许多俗字的《声声慢》,为何成为李清照的千古名作?

要做出手续繁复、色香味俱全的功夫菜自然是难,可要把盘平淡的蛋炒饭,炒得非常好吃,恐怕更难。作词也一样,透过修辞、用典等艺术手法把词写好很不简单,但不经雕饰地使用俗字却能写好词,更是不简单。所以,用了许多俗字的词,只要能经过作者的巧思,还是能成为千古绝唱的。以常见的俗字或者非常口语化的方式作词,在宋代不算少见,像柳永就常会在词中使用我、你、伊等字,例如“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倾杯乐》)“敢共我勍敌。恨少年、枉费疏狂,不早与伊相识”(《惜春郎》)等。

用了许多俗字的《声声慢》,为何成为李清照的千古名作?

此外,像“了”“怎”字等也不少见。这类词是写给歌伎唱的,很大众化、通俗的词,所以常被批评。但另一方面,用这种比较通俗口语的字词作词,其实就像词里面多了点小说的对白,会比较生动活泼,也能增加语汇的使用。所以俗字作词,后来也影响了一些词人。之后的黄庭坚,也多少受到影响,喜欢用这种方式作词,词中除了我、你、伊之外,也有冤家、咱、怎、么、嘛、了等,甚至用方言入词。清代有名的文学批评家刘熙载曾写过一本《艺概》,里面提到黄庭坚词的时候,就说:“惟故以生字俚语侮弄世俗,若为金元曲家滥觞。”

用了许多俗字的《声声慢》,为何成为李清照的千古名作?

意思就是说,黄庭坚喜欢用少见的字和俚俗的语言写词,为后来金、元人写曲的开端。因为曲的语言确实比词又更通俗、口语化,所以刘熙载才会这样说。用俗字作词,我们可以看到像李清照这样成功的例子。而柳永、黄庭坚等人,则有时候用得太过,导致词没有余味和美感。所以,若要以俗字作词,恐怕得要斟酌使用的频率及方式,才能作得恰到好处。

我是“这样可以”,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