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资产合计会比实收资本高?

Seveniny


从基础的会计理论来讲,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而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以从经营良性的公司来讲,资产〉实收资本。

但也有特例,比如某个公司的资产为0的话,负债是负数,那么资产就有可能小于实收资本了,当然这种情况纯粹是计算公式的逻辑,根本没有参考性。

那有没有可能实收资本〉资产呢?首先我们先讨论负债有没有可能等于0。企业的负债主要包括应付帐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项目。当企业在清算阶段,一般情况下应付帐款会通过签订重组协议的形式冲减,形成的营业外收入则会进入所有者权益;若未产生实质性经营收入,则应交税费一般为0;在清算阶段一般是会组成清算组,而清算组的待遇不会体现在应付职工薪酬里,那么若无职工,应付职工薪酬也可以为0;其他应付款项下内容比较杂,但是通过清理,也可以为0,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判断若企业在清算阶段,负债是有可能变为0的。

根据上述假设,负债等于0,那么公式就可以是资产=所有者权益,而当企业在清算阶段,未分配利润一般就是负数,所以实收资本就大于资产了。


赵丰波FinTax


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了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实收资本,指的是实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金。

所有者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是无需偿还且可以长期周转使用,企业的资产数额变化对于注册资本来说是没有影响。

所以:实收资本只是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中的一个数据,而资产总额是企业自有包括借债形成的所有资产。

公式:

资产合计=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及其他资产+其他

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合计=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益+未分配利润


余小鱼干


如果企业正常经营,则几乎所有时候,资产合计都比实收资本高,但如果亏损的话,就不一定了。我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吧:

1、假设你想开个水果店:你需要首先装修店面,同时,购买各种货架及收银台等设施,这些费用需要前期一次性投入10万,你自己出钱,投了10万完成装修和各类设施的采买及安装,那么,这个10万就是你作为股东投入的实收资本。这个时候,资产合计也是10万(前期一次性投资),只有这个时候实收资本和资产合计是完全相等的。

2、你现在需要进一批水果,但是你没有钱了,于是你找你的朋友借了2万块(注意是借的,而且是以店面的法人名义借的,不是本人名义借的,也不是朋友入股的),你朋友看你骨骼清奇,是个做生意的好料子,想都没想就爽快答应了。拿到钱后你就火速进了一批水果。那么这个时候,你这个水果摊公司的资产增加了,资产合计是12万,多出来的那2万叫做负债,而实收资本依然是10万。

3、你的店面位置好,水果新鲜,加上天气好,水果畅销,你的水果卖的也很好,第一天就卖出了1/4的存货,晚上打烊了,你一边快乐的数着钞票一边盘点存货,发现:第一天就卖了1万块,存货的水果按照进货价还剩下1万5。就是说:一天的时间,你就快乐地赚了5千了。你兴奋极了,心想:长得美就是不一样,卖水果都能卖出新高度。这个时候,你的资产又增加了,赚的5000也算是资产,资产总计=10万(前期固定投资)+ 1.5万(存货水果)+1万(买出货后收到的现金) = 12.5万,多出的5千叫做当期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但实收资本依然是10万,没变化。

4、你发现你的店的水果很畅销,完全超出了之前的预估,2万块钱的水果周转根本就不够,好多货架还空着,你想再多进点货赚更多钱,但苦于只有1万现金,想再找朋友借钱买更多水果周转,但是上次借的钱还没还,朋友不借(昨天刚借,今天又来,骨骼清奇也不带这么玩的)。你正发愁,这个时候有个水果商的产品滞销,对方到你这来谈合作,能先供货,月结付款,你高兴坏了,马上答应了,然后他迅速给你店里又供了2万的水果,下个月付款。这个时候你的店的资产就又增长了2万,到了14.5万,增加的2万叫做应付账款,属于负债,负债这个时候是4万了(增加了2万),但实收资本依然没有变化,还是10万。

5、你的店的水果新鲜,价格实惠,服务到位,关键是店主还非常漂亮,笑起来很美,生意火爆的同时,口碑还挺好。周边有个机关食堂慕名过来跟你谈采购,每天供货,但需要月结付款,价格非常好,你一口就答应了,并且当天就送了5千的货过去。这样你的存货减少了5000,现金没有增加,但应收账款增加了,因为存货和应收款都属于资产大类,一减一增,资产不变。当然实收资本也不变。

6、看到你赚钱赚到腰疼,你的朋友这个时候终于坐不住了,说想跟你合资来经营这个店面,你正发愁机关食堂月结的事情,每天5千的货,一个月下来就要押15万的款,资金实在周转不过来,就跟他说,合伙可以,但要他投20万作为股份入股到小店,朋友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并且当天就把钱给交了。你真是喜出望外,缺啥来啥,你想这绝对不仅仅因为自己长的美,一定是自己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上苍才能如此眷顾。这个时候,你的账面现金增加20万,资产增加20万到34.5万,同时,实收资本也增加了20万,到30万了。

可见:只要你的店正常经营,不发生特别大的亏算的话,一般资产都是大于实收资本的。

7、正当你的生意如火如荼开展时,突然,天降暴雨,你的店面地势较低,店面进水被淹,存货的3万水果腐烂了,你悲痛欲绝,方知自己上辈子应该拯救银河系没成功。这个时候你的存货资产计提减值3万,资产总计就要减少3万,从34.5减少到31.5万。实收资本30万不变。还好,资产总计依然大于实收资本。

8、然后你还发现,浸水后,店面部分地方需要重新装修,需要再花2万,那么这个时候你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减值2万,资产总计就要再减少2万,到29.5万。而实收资本依然是30万,你终于感觉到疼了,总资产小于实收资本了。

9、虽然有挫折,但坚强的你觉得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经营好你的小店,把亏损的给赚回来。你的小店以后还会经历更多经营行为,这里我就不展开一一道来了。

好吧,就说到这里,如果要详细了解相关知识,可以了解一下资产负债表相关知识,也欢迎关注我本人,致力于用浅显易懂的实例为你讲清楚枯燥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逻辑。


财报张老师


问这个问题的人应该不是搞财务的,一般情况资产合计都大于实收资本。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以者权益,实收资本是公司实际收到的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如果公司没有亏损,所有者权益一般是大于实收资本的,所有者权益加上负债才等于资产,因此一般情况下实收资本都小于资产。

如果还是不懂,可以私信我,财务上的知识我肯定能帮到你!




财务小陈


为什么有时候资产合计会比实收资本高?

因为实收资本只是企业资产来源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资产负债表有一个平衡等式,即: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从这个等式也可看出,资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负债取得的以资产形式投入企业,二是所有者的直接投入(股东出资)、经营过程中的盈利、接受捐款(计入资本公积)等。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以实收资本也仅仅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 因此,正常情况下报表上的资产总合计比实收资本高是很正常的。

举例:某企业实收资本为500万元,累计未分配利润为50万元,负债合计为2000万元,则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2550万元(500+50+2000)。本例中实收资本500仅仅是资产来源的一小部分,占19.61%;经营积累5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1.96%,负债是资产的主要来源,占78.43%。

只有在企业无任何负债,所有者权益只有实收资本和未分配利润,且未分配利润为负数的情况下,资产合计才会小于实收资本。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金典财税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是股东出资形成的,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有了实收资本之后,公司就可以运营了。公司运营中,可以去负债,也就是经营中借点钱。借钱之后无论是货币存在账户上,还是买各类资产,都会让资产规模扩大。也就是说,只要企业肯负债,资产合计就很容易超过实收资本。

除了负债,第二个影响资产的就是企业经营的损益情况。比如说,实收资本200万,运营一年赚了100万,那资产就300万了。资产合计也就大于实收资本了。


二级狗看世界


资产负债表,首先你要看懂它的结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永恒不变的公式!可以理解为左边的资产是企业资金的占用,右边是资金的来源,企业所有的资产行成,不就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自己经营过程中负债构成的吗?这样说,你能理解吗?理解了请关注我哦,有更多财税问题可以私信我[呲牙]


许智


因为实收资本是企业投入的钱,资产合计是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和。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组成。所以资产合计会比实收资本高。


anweiann


还有负债形成的资产。


曦月晓星


资产合计比实收资本高是存在合理性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是包括在所有者权益中,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出现资产大于实收资本。

第一种情况,存在借款。因为从外界所借到的款项,会同时增加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不变的情况下,这是资产大于实收资本是非常正常的。

第二种情况,没有借款,但有盈利。盈利是包含在所有者权益中,如果没有外界借款,但是公司有未分配利润,也是会导致资产大于实收资本。同理,如果存在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