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普洱茶磚文化的探祕

磚茶是中國茶葉中的一個奇蹟.不僅奇在形狀上,更奇在它的社會文化功能上.圍繞磚茶的生產、長途運輸和營銷,形成了內地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之間長達上千年的磚茶之路.歷史上的磚茶之路共有五條,從我國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磚茶產地輻射向遙遠的青藏高原、西域、黃土高原、蒙古高原乃至俄羅斯.磚茶之路不僅創造了中國茶葉史上的奇蹟,孕育了奇特的磚茶文化,而且極大地影響了內地與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關係,在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構成、城鎮形成、政治治理等方面,扮演了獨特的角色.


來自普洱茶磚文化的探秘

說起磚茶不得不說的就是普洱了,普洱茶未經蒸壓前就是散茶,由於貯存及運送便當,所以有緊壓茶之稱,更分為餅、磚、沱…等不同款式的茶款,普洱茶之所以越陳越香,是由於茶體與空氣接觸而產生後氧化工序,進而刺激性退化,甘醇度提升,加上因時間的累積價值以及飲用者眾多使其加速流失的要素,進而成為物以稀為貴的絕品。清末民初的西雙版納乃「瘴癘之區」瘟疫盛行,夏秋時節,外人均不敢涉足,當時所消費的茶品常常要到春冬之際,方可運出叫賣,因而在未運出囤積之時,陳堆陳倉的寄存著,難免受溼氣及溫度的溫熱作用,而產生氧化發熱,加上茶馬古道的運送,在馬背上長途遷移,最終也構成了「後發酵工序」,由於長期間「後發酵」也使普洱茶具備了刺激性降低、滋味醇厚、回味甜美、香陳味美、愈陳愈香也愈來愈寶貴的特殊質量。


來自普洱茶磚文化的探秘

而磚茶在歷史記載中,目前僅存的在中茶公司一九八三年未成立之前可能只有「可以興茶磚」較具代表了,『如圖』:


來自普洱茶磚文化的探秘

可以興茶磚是目前普洱茶友所耳熟能詳,如雷貫耳的茶磚之王,它的主人周文卿先生更是位傳奇人物,其與後興茶莊主人李拂一兩位前輩更是改變中國普洱近代史之重要人物。以筆者所喝過之茶磚數以萬計中尚未有能與其相提並論的,尤其是此磚的陳化非常平均,就茶質、茶氣、茶韻更是印級茶(一九三八年)所無法追上的,堪稱為磚中至尊、茶中之王,只可惜目前可能只剩不到幾十片,行情直追百年茶王號福元昌了。


來自普洱茶磚文化的探秘

中國茶業公司成立佛海茶廠之後鮮少有磚茶生產,目前在市面上較具知名度的為以下幾款:(一)六0~七0年代之勐海生產之文化革命委員磚,屬生茶;(二)七0年代之革命委員磚,半生熟茶性、六0~七0年代之棗香厚磚,半生熟茶性、七0年代利興隆茶磚,半生熟茶性、七0年代一系列之七五八一磚、硃砂紅、七三厚磚、七三磚、文革黃紙磚、文革白紙磚...等系列磚更是如雨後春筍般,九0年代就更不用多加贅述,至少比七0年代多出數百個品種。


來自普洱茶磚文化的探秘

來自普洱茶磚文化的探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