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開學了,如果你家孩子患上“開學綜合症”,父母要這樣應對

文 | 小麗兒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4月20日,教育部召開了學校疫情防控專家視頻報告會,指導全國各地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有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等出席。鍾南山表示:“我贊成現在要復課了”李蘭娟建議“復學要對返校人員理清底盤”。

要開學了,如果你家孩子患上“開學綜合症”,父母要這樣應對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的抑制,各國各地紛紛復學開課,在家閒置已久的學生們收到開學的通知,很大一部分人面臨著“開學綜合症”。

開學綜合症是指,假期結束後開學之初,學生們不適應學習生活的非器質病態,又叫開學恐懼症。在生理上表現為嗜睡、失眠、頭痛、噁心、腹痛等,在心理上表現為焦慮、厭學、上課走神、情緒不穩定、記憶力下降、理解力差等。

這些表現是人潛意識的防禦機制將一些不願面對、不認同、不愉快的負面的情緒轉化為軀體症狀而造成的,並且會持續一段時間。這些症狀會影響學生們的精神狀態、使得上課分心、學習效率下降。

要開學了,如果你家孩子患上“開學綜合症”,父母要這樣應對

一、那麼有哪些學生容易患上開學綜合症

1. 自我約束力差的學生

自我約束力差的學生,假期期間晚睡晚起、熬夜通宵,玩手機、追劇、打遊戲,什麼都幹就是不學習,不做作業。玩樂一時爽,開學哭啼啼。

要開學,內心很恐懼,手腳不停使喚,無數作業、學習任務置之不顧,一心希望假期可以續費。這類學生往往面對開學有極大的排斥、恐懼心理、不願意面對開學。

2. 適應力差的學生

適應力差的學生,很難從假期生活中抽離出來,快速轉換到學校生活,他們習慣假期的生活模式,並期望繼續延長這種模式。

要開學了,如果你家孩子患上“開學綜合症”,父母要這樣應對

3. 學習成績差的學生

面對複雜的學業、考試升學、老師的批評,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不願意面對的,學校環境讓他們感覺到束縛、壓迫、不自由,他們不願意開學後又要面對這種感覺。

4. 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

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對於自我的要求過於完美,總是追求極致,他們會對自己在假期的表現不滿意,認為沒有做到最好,害怕開學後與其他同學拉開學業上的差距,從而引起的焦慮、恐慌。

開學綜合症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從而轉化到身體上亦引起了不適,開學後如果此種狀態延續過久,必定會造成孩子學習效率下降,學業退步。家長要幫助孩子擺脫這種症狀。

要開學了,如果你家孩子患上“開學綜合症”,父母要這樣應對

二、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開學綜合症?

1. 調整生物鐘、規範作息時間

假期期間,孩子自由散漫,任性而為,深更半夜才就寢,第二天又睡到日落西山,生物鐘完全混亂。

開學之前,父母就要幫孩子制定跟學校生活相近的作息時間表,根據時間表進行作息,不必嚴格控制,時間上可以略有波動,幫助孩子提前過渡。

2. 開學的儀式感

開學之前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新學期的學習計劃,積極展望新學年,可以跟孩子一起去吃飯慶祝新學期新氣象,可以送孩子一個小禮物。生活需要儀式感,可以讓開學也成為一種儀式,讓孩子覺得開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要開學了,如果你家孩子患上“開學綜合症”,父母要這樣應對

3. 溫書複習

孩子的開學綜合症更多的是來自學業上的壓力,開學之前的“溫故而知新”可以讓孩子熟悉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提前進入到學習的狀態裡面去。

4. 多和朋友交流

父母可以讓孩子出門去找朋友傾訴、交流,或者將孩子的朋友請到家裡來做客。同齡孩子之間總是更懂得彼此,敞開心扉的暢聊,有助於他們緩解焦慮,樹立積極性。

要開學了,如果你家孩子患上“開學綜合症”,父母要這樣應對

行動是治癒恐懼的良藥。孩子越是焦慮、恐懼,父母就要幫助他們行動起來,多聊聊學校的事情,多接觸跟學習有關的內容,讓孩子慢慢從假期生活向學校生活的過渡。

你家的孩子有開學綜合症嗎,你是怎麼幫助孩子擺脫這種狀態的,歡迎留言交流。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麗兒媽咪,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 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