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不止是康熙和乾隆的功劳,更离不开雍正帝的不辞辛苦

“康乾盛世”不止是康熙和乾隆的功劳,更离不开雍正帝的不辞辛苦

导语:雍正皇帝一生勤勉朝政呕心沥血的肩负着康乾盛世的兴衰,为什么那么说呢?大家可以想一下康熙盛世的开启如果不是通过雍正的传承怎么会一直持续到乾隆帝那里呢?所以说雍正是在父亲的康熙盛世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并在后来传承给自己的儿子乾隆。那么我们看看这位承上启下的帝王,是个怎样的皇帝。

民国时期历史学家孟森:“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要之圣祖诸子,皆无豫教,唯世宗之治国,则天资独高,好名图治,于国有功。则天之佑清厚,而大业适落此人手,虽于继统事有可疑,亦不失为唐宗之逆取顺守也。”


“康乾盛世”不止是康熙和乾隆的功劳,更离不开雍正帝的不辞辛苦

在影视作品中雍正帝的形象

可能大多数人提到清朝的好皇帝,首先肯定会想到康乾盛世的康熙与乾隆。确实,康乾盛世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盛世,也代表着清朝的综合国力的最顶峰。并且在现如今的诸多的影视剧中也给予了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更多的赞赏和正面的形象。如《康熙王朝》、《戏说乾隆》等。而提到雍正帝更多的人会想到继位疑案还有他对待兄弟的狠辣,往往忽略了他治理国家的能力,他虽继位很晚45岁才当上皇帝,但是这个年纪的他心智成熟、对待朝政勤勉。为大清国的昌盛不予余力的付出,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把康熙盛世一步步流传至乾隆盛世,也为自己的儿子铺垫好了一番大好事业。那么我们就展开篇幅聊一聊历史上的这位勤勉皇帝雍正。


“康乾盛世”不止是康熙和乾隆的功劳,更离不开雍正帝的不辞辛苦

雍正帝画像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雍正继承皇位继位时,已经45岁了。可是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整机构,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的改革。他在位期间一生勤政,我们选出几点来聊聊这位肩负康乾盛世重担的皇帝。

一、治贪治腐丰盈国库

雍正皇帝刚继位时,国库存银很少,只有八百万两,而且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好多银两或被官员贪污或被挪用。雍正皇帝下定决心治理国家首先要使国库先富起来。这时的雍正皇帝开始着手成立类似现今“廉政公署、审计署”的一系列反腐机构。雍正派钦差大臣查办地方官吏的贪腐案件。而这些钦差直接归雍正帝直接领导。同时雍正还抽调一大批候补州县与钦差一起查办贪官污吏。这样既不会与被查的贪污犯有利益上的关系,也不会对地方官进行包庇纵容。对查出的贪官就地免职,从调查组里选派同级官员接任。这样一来,接任的官员就不会为前任官员打圆场,填补亏空,遏制了“前腐后继”的歪风。雍正还成立了一个独立的核查审计机关,负责稽查核实各部院的钱粮奏销,一旦查出贪污或是挪用,雍正帝就会立刻的法办这些贪官。对这些查实的贪腐官吏们也从不手软,具体的措施是:

  • 对于被查实的贪官先罢官、再抄家没收所有财产全部上缴国库
  • 将贪官妻儿参与贪污的杀头,没有参与的则流放。查处中无论涉及到什么人都严惩不贷。
  • 强制朝廷官员到刑场看这些贪官的最后下场,这也是一种心理震慑。

通过以上的反腐措施和政策,确实打击了贪官污吏,雍正反腐短短五年的时间,国库就由继位初期的八百万两增至五千万两。比国库丰盈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的反腐措施对朝堂上下的震慑力。

“康乾盛世”不止是康熙和乾隆的功劳,更离不开雍正帝的不辞辛苦

雍正皇帝画像


二、改税制为民减负

雍正帝在土地税赋上的改革更是显而易见的,他在父亲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基础上,把人丁税平均分摊到田亩上,实行“摊丁入地”、按占有土地的数量征税,这真是一招秒棋,大家应该都知道,贫苦的农民虽然一生种地,但多半的田地都是官甲富绅的。这样的赋税的改革大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穷无地者的负担。就这一项政策的影响还是巨大的,社会人口急剧增长。在大大解放农民的生产力同时也使得人丁身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这不得不说与摊丁入地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雍正帝对待少数民族的改革也是显而易见的,旧时的少数民族土司制度对待自己的族民是剥削的很严重的,并且天高皇帝远也不是特别的服从管制,并且各个土司之间也经常因为利益而发生争斗。这对是对大清统治的一个不安定因素。所以,雍正在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后,废除了土司制﹐并实行流官制。即取消土司的世袭制度,由所属区域设立府县,派遣官员对其进行管理。这个制度的具体实施也宣布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一系列的举措也成为了国内繁荣稳定的因素。

“康乾盛世”不止是康熙和乾隆的功劳,更离不开雍正帝的不辞辛苦

影视剧中雍正帝形象


三、治理国家不予余力一生勤勉

雍正帝对待内政一心操劳,这多半是因为在他执政期间设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军机处是作为帮助皇帝决策的行政机构。而密折制度也是雍正帝最为凸显贤政的一个治国方案。有学者统计,雍正时期上密折的官员有1200人之多。每一位可以上密折的人都有个匣子,自己有钥匙。只有上密折的本人与雍正皇帝才能打开匣子。可以说通过这个制度雍正皇帝对各地的官员一举一动都是一清二楚。密

折制度的出现再加上雍正帝的亲力亲为的性格,也不难想象他的日夜劳碌,也是自己造成的。据史料记载,他在位的十三年中,勤勤恳恳,不辞辛劳,甚至一天为批奏折睡不了几个小时。他处事果断、雷厉风行,对舞弊之人下手狠辣,最终使清王室之江山有了一个新的气象。雍正执政时,平均每天阅批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亲自览阅从不懈怠。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雍正朝朱批奏折,现存于世的计约三万五千余件,满文奏折六千六百余件,共有四万壹仟六百余件。他在位13年,实际在位大概有约4000多天,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10件左右,多为亲笔朱批,不假手于他人。奏折上甚至有的字数超过了1000多字。这也说明他勤政的同时也重政。然而在位的这十三年间,他从未去过避暑山庄,也不像父亲康熙帝那样每年去木兰围场打猎,更不像儿子乾隆那样多次下江南游玩。除了去过几次清东陵祭祖之外,几乎没有离开过京城。

“康乾盛世”不止是康熙和乾隆的功劳,更离不开雍正帝的不辞辛苦

雍正帝的书法


有人说雍正帝狠辣、有的说他勤政爱民,当然了历史就是留给后人评说的。在肩负康乾盛世的中间时段,他的表现直接影响着盛世的走势。我想雍正帝的表现应该没有让他的父亲失望吧。

参考文献:

引用1:民国时期历史学家孟森对雍正皇帝的评价

引用2: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