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炳輝將軍的情感經歷

羅炳輝將軍是共和國36位軍事家之一,一生對黨忠誠,屢建奇功。

毛澤東評價其是“正派耿直”,“在滇軍中最會革命”,“戰爭經驗豐富,有軍事才能,很會打仗”的戰士。美國著名記者尼姆·韋爾斯稱讚他是“神行太保”,是“中國人民所愛好的關帝型的英雄。”

從1929年7月秘密加入共產黨後,羅炳輝先後參加了靖衛大隊士兵起義、廣昌保衛戰、護送北上抗日先遣隊出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著名戰役,他的功績被世人牢牢的記在心裡。

撇開書本上、報紙上刻畫的英雄人物形象,羅炳輝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感情經歷又是怎樣的,大部分人都知之甚少。

羅炳輝將軍的情感經歷

1897年12月22日,羅炳輝出生在雲南彝良一個彝族貧苦家庭。

羅炳輝將軍的情感經歷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羅炳輝沒有機會上學堂讀書,只能幫著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他的父母是佃農,沒有自己的田地,只能為地主賣命。

大部分的地主不把人當人看,羅家長期受到剝削和壓榨,讓羅炳輝很是憤慨。

小的時候,羅炳輝性格倔強,凡事只要自己有理,就不肯退讓半分。

他總是會在地主胡攪蠻纏時據理力爭,好多次羅炳輝反駁的話語,都讓地主失了顏面,很多地主暗暗地記了仇,準備給羅家一點顏色看看。

1909年,羅炳輝12歲了,地主們勾結在一起誣陷羅家,羅炳輝的父親打算忍一忍讓風波就此平息,羅炳輝不願意。

為了還自己家一個清白,他孤身一人踏上了去縣城的路,一紙訴狀把鬧事的地主都告上了“法庭”。

地主們財大勢大,在知道事情有愈演愈烈之勢時,就花了重金賄賂了官員,這場官司被判成了平案。

羅炳輝將軍的情感經歷

自此之後,地主不敢再惹嫉惡如仇的羅炳輝一家,而羅炳輝也明白了一個足以改變他一生的道理,窮苦人要翻身,必須有武器在手,必須要有膽量與地主展開真正的較量,否則只能忍氣吞聲,接受被打壓的命運。

從大大小小的事情中,不難看出羅炳輝的正義和勇敢,這是促使他投身革命的重要因素。

羅炳輝的一生中,有過三段婚姻,第一段是革命前,後兩段是革命後。

首任妻子名叫李貴秀,比羅炳輝大整整4歲。

兩人在娃娃時期就定了親,由羅炳輝父母全權包辦,等到羅炳輝13歲時,兩人結為了正式夫妻。

羅家專門收拾出了一間草房用作小兩口的婚房,也過了一段安穩的日子。

那時,地主誣陷羅家的事情已經過了一年左右,自打那件事後,參軍的念頭一直縈繞在羅炳輝的心中,久久不散。

再加上地主、鄉紳、土霸魚肉鄉民、聚眾鬧事,羅炳輝無法抑制自己內心的衝動,於是約上了比他年長5歲的鄰居一起去當兵,誰知半路上被姐夫逮了個正著,姐夫規勸了他良久,才把羅炳輝連拉帶拽地帶回了家。

羅炳輝將軍的情感經歷

他的妻子李貴秀做事能幹,善解人意,思想開明,她看見羅炳輝每日愁眉不展,心裡頭也多少有了點譜。

一次,羅炳輝伴著夜色回家,李貴秀站在草屋門口等他,她看著羅炳輝說道:“只要你是真心地為窮人報仇,我一輩子也不拉你後腿。不過現在你不能走,等到有一個男娃娃時,你走了羅門也有個後代。”

聽到李貴秀這番話,羅炳輝心頭一陣感動,就答應了下來。

轉眼間四年過去了,羅家添了一個男丁,17歲的羅炳輝成為了父親。

按照羅家的家譜,羅炳輝給孩子取名為羅代勳。

等到孩子一週歲,羅炳輝再次決定,遠赴昆明當陸軍。

臨行前,羅炳輝與李貴秀雙雙垂淚,李貴秀擔心山遙路遠,途中不安全,而羅炳輝則交代了平時的一些注意事項,讓妻子晚上睡覺鎖好門,家裡有事找爹孃和親友幫忙,不要自己一個人扛。

李貴秀煮了20個雞蛋,讓羅炳輝路上帶著吃,還塞給他30塊大洋當路費。

羅炳輝將軍的情感經歷

羅炳輝知道30塊大洋是家裡做生意賺的辛苦錢,所以只拿了10塊,剩下的還給了妻子。

他提著提包走後,十里八鄉的鄰里都知道他去當兵了,本鄉的土霸、劣紳聽到這一消息,心裡頭直犯怵,決定在羅炳輝回來之前,將羅家一網打盡。

地主鄉紳聯起手來,誣告羅家欠他們100大洋沒還,直接衝到羅炳輝家中,逼死了羅炳輝的母親,還將李貴秀與小娃娃代勳一起抓了起來。

沒有還手之力的李貴秀就這樣成了地主家免費的浣衣奴和煮飯婆。

不堪其苦的李貴秀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趁地主都熟睡了,抱著代勳離開了“牢籠”。

沒有錢,李貴秀只能一路走一路乞討,後來為了躲避追蹤,李貴秀逃進了深山,從此失去了音訊。

家亡了,妻子不知去向,兒子下落不明,羅炳輝一度黯然神傷。

長征期間,羅炳輝遇到了自己的第二段愛情,妻子名叫楊厚珍,可是兩人性格不合,在長征結束之後,逐漸疏遠,感情破裂。

羅炳輝將軍的情感經歷

1937年,時任紅九軍團軍團長的羅炳輝又回到了孤身一人的狀態,黨組織派遣他去紅軍大學進行學習,在那裡,他遇到了最後一任妻子。

原來,組織上看羅炳輝感情經歷太過坎坷,又知道他年齡已經40了,沒有人陪在身邊照料,難免會有些落寞,就讓何長工做媒,給羅炳輝牽了一條紅線。

這條線連接的,是羅炳輝和張明秀的愛情。

起初,羅炳輝不同意這個安排,表示自己都已經結過兩次婚了,還有孩子,而對方還是個黃花大閨蜜,兩個人年齡還相差19歲,說什麼也是不合適的。

可是,羅炳輝的這些擔憂,張明秀並不介意。

她只是在想:“羅炳輝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他是個粗魯的工農幹部,結婚後天天吵架,這夫妻生活怎麼過呢?

如果他是個尋花問柳的人,婚後惹事生非,那時自己的苦處又向誰訴?

羅炳輝將軍的情感經歷

如果他真正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將軍,又是一個有人情味的丈夫,兩人為黨的事業互敬互愛,互幫互助,白頭到老,那該多好……

經鍾明彪政委的介紹,何長工的引見,兩人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正式認識了。

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之中,羅炳輝此前的疑慮消散了,而張明秀也在羅炳輝敘述的過往裡,瞭解到他確實是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人。

1937年9月,羅炳輝與張明秀共同擬寫了一份結婚報告,交由毛澤東同志審批,二人經批准後,在窯洞里布置好了新房,結為夫妻。

1946年,羅炳輝在山東戰場上因腦溢血搶救無效而逝世,他與張明秀,只度過了9年的幸福時光。

羅炳輝走後,28歲的張明秀未再改嫁,獨自一人度過了65年,於2011年6月13日18時45分在瑞金醫院逝世,享年9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