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种田是个技术活,且看产粮大镇如何抓粮食生产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从古至今,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在疫情形势下,如何化解不利因素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

安定镇作为成功创建国家级双季稻万亩高产示范片的乡镇,他们通过小户到大户、传统到现代、产品到商品的“三个转变”,确保了传统产粮大镇的优势地位。

平江:种田是个技术活,且看产粮大镇如何抓粮食生产

一季繁华满眼春,在阡陌之间穿梭,田畴处处添新绿。4月27日,记者在镇上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访了几个种植大户,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上黄村村主任唐高远带头搞好早稻种植,今年他承包了400亩稻田,5个种植大户在他的引导下,种植早稻1730亩。正黄社区的李纲要种植了6000多亩早稻,还负责帮村里不愿种早稻的散户散田集中育秧、代耕代种代管。

今年,安定镇以培育大户为抓手,主推土地集中流转,综合施策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全镇涌现种田200亩以上的大户34户、1000亩以上的大户7户,74户种植大户共种植早稻3.1万亩,占全镇的78%。

从小户分种向大户集中,安定镇的粮食生产逐步走上规模化发展之路。

平江:种田是个技术活,且看产粮大镇如何抓粮食生产

种植向大户集中后,传统的耕作方式就不能满足“大兵团作战”的需要了。近年来,该镇农业生产注重机械化应用水平的提升,大大提高了种植大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每年都有市、县组织的农机操作现场观摩会在该镇召开,田间地头,大家互相学习,切磋技艺,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成了种植大户们的共识。

今年,种植大户唐发根流转承包了4000多亩水田,新修建9个大棚,集中育秧12亩,购进了5台有序机械抛秧机。采访中,同是种植大户的李日和告诉记者,上个月他还当了一回老师,“风光”了一把。那是在安定镇大桥村梅塘现代农机合作社的有序机械抛秧机作业现场,当天吸引了不少前来参观的乡镇农技站负责人和种植大户,李日和说,他们今年使用的新机器是以往机插的1到2倍,是人工抛秧的20倍以上,关键是抛种的秧苗,具有返青期短、分叶快等优点,能提升10%的产量,预计可以达到1000斤每亩。

近年来,安定镇注重做好帮扶服务,在全县率先推广有序机械抛秧、无盘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飞机撒药等新技术,共发展百万农机大户12户,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稳居全县前列。

平江:种田是个技术活,且看产粮大镇如何抓粮食生产

产品变商品,努力打造自己的优质品牌,今年,种植大户们这种意识都增强了。

袁高明是个很有情怀的农民,他把种粮真正作为人生一项事业在经营。2015年成立兆丰农场后,兄弟四人一条心,各家老小齐上阵,当年就种了500多亩水稻,购置了一批现代农业机械,大干了一场,回了本。去年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800多亩,年底四兄弟分成,各家都赚了十多万元。

袁高明一直把心事花在如何种好粮食上。他喜欢钻研,肯花功夫,种粮的每亩成本比都别人低,产量也比别人高,每年基本上都能赚到钱。今年,他准备建4台23吨的烘干机,把谷子烘干后,加工成大米,打造自己的品牌。袁高明有了更高的追求。

安定镇像袁高明这样准备打造或拥有自己品牌的种植大户还有很多,今年该镇将重点扶持1家大米加工企业和1家菜油加工企业,目前“故乡菜油”“汨香稻”两个品牌正在打造中。

平江:种田是个技术活,且看产粮大镇如何抓粮食生产

春夏交替之际的平江,书写着一首慢词,舒缓,柔和,在厚实的铺陈过后,便是一波三折,处处抖擞岀无限风光。目前,安定镇4万多亩早稻完成栽种,和风里,暖阳下,禾苗正茁壮成长。该镇党委书记刘长江信心满满:“今年我们农业生产正是在‘变’字上做足文章,‘扩面、增产、提升’的粮食生产总目标定会实现。”


来源 | 今日平江

记者 | 曾昭志 廖维

通讯员 | 余洪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