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出春趣的古老盆景艺术

“宅”出春趣的古老盆景艺术


​ 当“宅”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时,将山水树石缩于一盆之央的盆景,就是人们足不出户又“咫尺千里”的“山水风景区”。这里不仅有自然的神采、天地的清芬,还有寄情于山水的愉悦、一种庭院中如世外桃源般春的气息。

盆景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由植物、山石、土、水等,经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集中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盆景是古代造园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延伸,以景抒怀,意境深远,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据史籍记载,早在商代,我国就有了叠石、筑山、植树等造园技术。由秦至隋,造园技术高度发展。唐朝时期,国势强盛、城市繁荣,人们聚居于城市,但仍留恋大自然的山水草木,于是就出现了把植物搬入室内的盆景艺术,并逐渐发展成型。当时,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制作赏玩盆景成一时风尚,而且人们已懂得以石衬树,形成形态、高低、虚实的对比,以此来增添自然气息,加强盆景的意境美。

在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内,有一幅宫女手捧盆景的壁画。画面上浅圆的盆中,栽有两株盛开的花草,花草间衬以玩石,玩石堆积、花草较小艳丽,显然是一盆树石盆景。这一记载表明盆景与盆栽在我国已有1300余年历史。

“宅”出春趣的古老盆景艺术

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内宫女手捧盆景壁画


北宋时期,生活相对安逸的文人,崇尚儒雅,生活追求自然闲适,可以思慕自然山水的盆栽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宋人绘画《十八学士图》四轴中,有两轴绘有苍劲古松、老干虬枝、悬根出土的盆桩,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盆景高超的制作技艺。又由于宋人赏石、玩石的情趣浓厚,使得宋代山水盆景制作技艺有了显著提高,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的区别也更加明确。如南宋赵希鹄所撰的《洞天清禄集》中就记载了各种山石的特点和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他写道:“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镶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亦奇物也。色润者固甚可爱,枯燥者不足贵也。道州石亦起峰可爱。川石奇耸,高大可喜,然人力雕刻后,置急水中舂撞之,纳之花栏中,或用烟熏,或染之色,亦能微黑有光,宜作假山。”


“宅”出春趣的古老盆景艺术

《宋人十八学士图轴》(局部)


到了元代,盆景实现了体量小型化的飞跃。当时的高僧韫上人,周游各国,饱览祖国明川大山之后,以大自然为基础,打破传统格局,极力提倡盆景的小型化,后人称之为“些子景”。

明清时期,盆景类别更加多样,除了山水盆景、旱盆景、水旱盆景外,还出现了镶金缀玉的盆景,高贵典雅、精巧别致,进一步丰富了古代盆景的类型。


盆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在古代,古人常寄情山水,留下了大量描绘山水、感悟人生的诗歌和绘画作品,这些文化与艺术又与盆景密切相连。

绘画、盆景都属于造型艺术, 绘画是在一定的尺幅上以笔墨绘出大自然的形象,盆景也是在一定的领域内以树、石、配件来塑造大自然的形象,所以在构思、布局、造型、题名等方面,二者有很多相同之处。同时,园艺盆景在演变过程中,又不断汲取绘画艺术的优点和精华,如清代画家唐岱说“且画山,山之绝峦、树、石俱要得势……”,指出绘画要“势”,这对盆景造型也同样有借鉴意义。绘画与盆景虽是静止不动的物体,但如果造型得势,便能使其有动势的效果。再如中国绘画的最高追求——境界,也是盆景艺术所追求的;绘画所追求的“无声诗”的意境,使盆景也拥有一种精神灵魂。

“宅”出春趣的古老盆景艺术

文人树盆景


另外,还有一种文人树盆景,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由文人画派生而来。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讲究自然和借物言志,所以画中的树木大多主干瘦劲,枝叶疏朗,瘦中更见风骨与精神,这是文人的审美取向所致。韩愈的盆池,苏洵的木假山,赵孟頫的古木竹石图皆是如此。文人树盆景既有“文人画”中清高、孤傲、枯瘦、残缺的艺术特点,又仿佛在宣泄情绪、吐露幽愤、抒发气韵。


盆景,可以“宅”出的春趣

在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画家王维就是一位亲手制作盆景的爱好者。在唐冯挚的《云仙散录》中记有“王维以黄瓷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王维使用的黄瓷斗,用料考究、质地上乘、形式新颖、色彩雅丽,既能体现和谐美感,又提高盆景的品位。王维种植的兰蕙,追求“天然去雕饰”,保持了植物的自然形态。除主体兰蕙之外,还“养以绮石”。这块绮石经艺术化的转身,不仅对盆景营构画面起到了烘托、渲染的作用,也满足了创作者对心理情感、意志品质的诉求。而且“养以绮石”还历史性地开创和规范了中国盆景的基本表现模式。“累年弥盛”也显示出王维非常重视后期管理,才有了“弥盛”的景致。

此外,对于盆景的艺术塑造,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在《考盘余事》盆玩笺中还首次介绍了蟠扎技艺,“至于蟠结,柯干苍老,束缚尽解,不露做手,多有态若天生。”《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也有“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沈复认为,作为盆栽植物,如若一味追求将枝叶盘如宝塔,把树干曲如蚯蚓,便成“匠气”。再如明代屠隆在《考槃余事》一书中写道:“盆景以几案可置者为佳,其次则列之庭榭中物也。”介绍了盆景的应用配置,还提出应以古代画家笔下的古树为参照对象进行创作。对于树桩的蟠扎技艺,主张师法自然,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成。

如今,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好的盆景如一首诗、一幅画,既有杜牧的“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这种独特体验,也有白居易的“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这种“玩物适情”的生活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