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寶園為何頻繁讓父親參與各種活動?有何講究?

一個世紀以來,就親子關係而言,幾乎所有的社會科學與心理學研究都集中在母親與子女的關係上,比如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的“依戀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個孩子在2歲之前如果能與母親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在未來面對世界以及人際關係方面都更有安全感,更自信,否則則容易發展成焦慮型或者逃避型人格。

但是,最近十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包括心理學、生物學、社會學、神經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發現,父親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包括社會、發育、經濟、心理等多個層面)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父親與嬰兒(一歲以內)關係疏遠的家庭,嬰兒在長大後攻擊性行為的概率更高,無論母親與他們的交互方式如何。瑞典的研究者也發現,有父親參與照顧、玩耍、出遊的家庭,孩子在幼年時期的行為問題更少,青春期犯罪行為的概率也更低。

悅寶園正是深知父親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大小活動中都儘量要求父親能夠參加。而每逢父親節,悅寶園各中心還會舉辦諸如“我的老爸是超人”、“爸氣來襲”、“愛在父親節”等節日活動,以各種特殊的互動加深父親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寶寶與爸爸互相表達愛意。

悅寶園為何頻繁讓父親參與各種活動?有何講究?


悅寶園為何頻繁讓父親參與各種活動?有何講究?


在某中心的活動中,悅寶園的老師們和寶貝們一起跳了舞蹈,在歡脫的舞蹈當中烘托了現場的氛圍,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融入到了整個環境當中。各種遊戲也是歡樂不停歇,比如在“大腳與小腳”遊戲環節當中,孩子的小腳踩在父親的大腳上,即使脫離了地面,也完全沒有不安心的感覺,因為旁邊有爸爸,所以怎麼樣都不會害怕。當然了,有愛就要大聲勇敢地表達出來,所謂生活的儀式感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積累來的,在活動中,悅寶園的小寶貝也都向父親高歌了一曲,無論音準與否,在父親眼裡,這就是最美的歌聲啊!

悅寶園為何頻繁讓父親參與各種活動?有何講究?


其實,悅寶園的老師們希望無論是哪一天,父親們每天都能抽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畢竟,賺錢養家雖然很重要,但是對孩子的用心陪伴更加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