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雲傑:海爾做的不是封閉的企業而是開放的生態

從1994年一根64K專線接入國際互聯網到今天,短短20多年,中國已經成長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從活力無限的電商市場到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從無所不在的移動支付到"掃一掃"的共享經濟……中國的互聯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其規模和速度"令人頭暈目眩"。

2018年8月,新華社瞭望智庫發佈了《新時代中國互聯網六大趨勢》,詳解了新時代中國互聯網的六個趨勢,其中包括:顛覆性技術創新催生更多新業態、網絡安全與網絡發展並重、從消費互聯網時代進入工業互聯網時代、強力推動5G商用促進物聯網變革等。

周雲傑:海爾做的不是封閉的企業而是開放的生態

企業像一個個細胞一樣,構造了中國互聯網的組織與業態。到如今,不僅是互聯網企業,越來越多的傳統制造業企業加入進來,依賴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長遠的企業發展眼光,為企業找到新的增長點,也為國民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過去海爾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家電品牌,但現在已經轉型為提供智慧家庭美好生活解決方案的生活方式品牌、生態品牌。海爾不再是單純為用戶提供洗衣機、電冰箱,而是以"網器"家電為載體,為用戶提供潔淨衣物、健康食材解決方案,為用戶定製美好生活體驗。

驅動創新與創新驅動

鑄就內生活力

黨的十九大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做好創新驅動發展,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創新驅動,二是驅動創新。前者解決發展方式問題,後者解決發展動力問題。

要驅動創新,關鍵中的關鍵是要有創新意願的人,由人驅動創新,讓企業或組織走上創新驅動發展的路子。最後,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根本活力。

2001年,中國加入WTO,全球市場與中國市場從此融為一體。而對中國企業來說,揚帆出海的大航海時代已然降臨,海爾也加入了這股"走出去"的浪潮之中,併成為了領航者。與大部分國產品牌出口創匯不同,海爾在其國際化戰略伊始階段便堅定了出口創牌的"先難後易"之路。出口創匯與出口創牌一字之差,但一個是海外代工,犧牲品牌價值追逐利益,一個堅持自主品牌,放緩資本增速培育品牌認知。時至今日,海爾仍舊堅持著它的海外創牌,做到了產品沒有一臺是代工。

周雲傑:海爾做的不是封閉的企業而是開放的生態

海爾不僅要求企業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同時要有高質量的員工隊伍、要有一個在世界上領先的管理模式用來支撐企業不斷地發現新的市場機會、利用新技術來創造新的市場。

就如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所說:"創新驅動與驅動創新是分不開的,是耦合的關係。一個企業一定要有顛覆自我的學習能力,它才會有自驅力,然後去驅動企業有更好的創新。如果想保持自驅力能夠不斷運轉,那你就要有用戶倒逼機制、市場倒逼機制,倒逼企業不斷地創新。耐得住寂寞,專注且有規劃地去創新。"

不斷學習,以人才驅動創新,再由創新驅動企業發展的海爾,不斷鑄就內生活力,努力為企業注入靈魂。

新舊動能轉換

考驗企業張力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深入開展"互聯網+"行動,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推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傳統產業深刻重塑。

什麼是新舊動能轉換呢?海爾給出了自己的理解。2005年,在全球海爾經理人年會上,張瑞敏首次提出了"人單合一"模式,讓一種全新的企業管理範式誕生於海爾。從這一年起,海爾開始了十餘年的探索,並持續迭代著新的價值。

相較於傳統管理模式,"人單合一"模式最為關注的是"人"的價值,它強調用戶核心,也認為員工第一。在"人單合一"模式下,企業不再只有一個CEO,而是人人都是CEO。

周雲傑:海爾做的不是封閉的企業而是開放的生態

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

"所謂新舊動能最大的區別在於是以企業為中心還是以用戶為中心,以用戶驅動出來的能量才是新動能。"周雲傑說。

海爾的轉型以用戶為中心。海爾做的不是封閉的企業,而是做開放的生態,而生態本身就會產生一個新的動能。海爾在以用戶驅動方面和創建生態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新舊動能轉換之中,考驗著企業的張力。

物聯網+5G

凝聚時代動力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工業 X.0 基礎上深入思考,契合十九大提出"美好生活",提出了生活 X.0 概念。進入"X.0"時代意味著代際劃分更隨機、更快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隨著時代和用戶體驗的變化即時迭代。

"生活 X.0"將"生活"作為主體,以用戶個性化體驗迭代的美好生活需求為中心,驅動企業在發展願景、戰略、組織、薪酬等方面徹底顛覆傳統工業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模式,從以產品和企業為中心轉變為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生活 X.0"就是讓每個用戶實現個性化的美好生活。在物聯網時代,企業要能夠滿足用戶 "美好生活"的可定製性和即時性。

周雲傑:海爾做的不是封閉的企業而是開放的生態

海爾生活X.0體驗館

有了內生活力和發展張力,緊接著就要直面時代,凝聚起時代的力量。如張瑞敏常說的,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海爾的變革沒有終點,只不過是不斷回答著時代拋出的問題,而後等著下一個時代的到來。

從第一代移動通信到第五代移動通信,其基本發展規律是10年一代。5G速率相比4G可提升100倍,效率提升3倍,移動性能提升1倍,1平方公里支持100萬個傳感器上網,能效提高100倍,流量密度提高100倍,峰值速率提高30倍。

5G 是大勢所趨,對於智能家居,海爾將在應用層面、平臺層面、基礎設計層面作出規劃。

首先受益於5G的就是一直受制於帶寬和延遲的物聯網。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陳肇雄認為: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對於構建萬物互聯的基礎設施,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撐服務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這樣,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實體經濟可以進行更深刻的融合,並將助力於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性目標,因而具有非凡的重要性。

未來物聯網以人為節點,而人的需求是不確定的,X 就代表了一種不確定性,也就是說不同的人甚至一個人在不同時段、不同場景,需求都是不確定的。海爾的願景就是能提供即時響應人的需求的智慧產品。海爾的生活 X.0,順應了物聯網與5G的時代潮流,凝聚起時代力量。

就像海爾人信奉的那樣,"不變則亡"。驅動創新與創新驅動鑄就內生活力、新舊動能轉換考驗企業張力、物聯網+5G凝聚時代動力,海爾正探索著新時期的變革。

如果說過去的企業只是一個冰冷的賺錢機器,那麼多元化戰略階段的海爾,便已經在嘗試為企業注入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