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小学老师上的第一节初中语文课


出人意料:小学老师上的第一节初中语文课

这段时间,为了整理《初二女生林寒轩》仔细翻看了第5本《教育随记》,发现之前几篇是从林寒轩插班之后才开始整理的,其实在这之前,我就已经记录了八年(3)班差不多半本的教育日记。现在把这部分内容也翻找出来。存在此处,以便将来再一次的统一排序。

今天发布的是第一篇:《出人意料:小学老师上的第一节初中语文课》。

之五:

出人意料:小学老师上的第一节初中语文课


出人意料: 小学老师上的第一节初中语文课

今天上午,先在小学上课。我对六年(2)班学生说,这学期,老师教你们的同时,还要去教初中八年(3)班的语文了。大家听后既惊讶又兴奋,议论纷纷,好像我这个语文老师也是他们的一件好东西,即将与他人分享一般,个个表情里透露着不舍与自豪。

下午第一节,首次见八年(3)班学生。

一进教室,我沉默不语,伫立讲台前,静静地环视大家。见我就这样一直呆立着不讲话,好些学生一脸的迷惑与好奇。就在他们即将按捺不住时,我突然开口:“你们知道老师为何不讲话?猜猜老师心里在想什么呢?”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我早就听说,老师是刚从小学那边过来的,肯定对我们感觉很陌生呀!”

“老师,你是不是在找熟人,说不定班级里有你以前教过的学生吧?”

“就是,我认识老师,小学时有教过我的美术课呢!”

“老师大概觉得我们比小学生高大多了,很惊讶是吧?”

“说不定是老师紧张得开不了口,定了好一会儿神,才说出话来呢!”

“对呀,老师肯定是忘词儿了!”

……

我笑道:“其实我不说话,是在想:嘿,怎么没人鼓掌欢迎我呢?我这是在等着你们——鼓掌呀!”

大家恍然大悟,立刻鼓起掌来。

“你们在初中部已经读了一年,算是主人了,我今天刚来,暂时是客人,所以欢迎我一下,也是在情理之中嘛!”

出乎意料,听了我的解释,大家又一次鼓掌……热闹的气氛,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接下来,我先考一考大家——‘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两句是谁写的?”

教室里顿时一阵沉默,如同正要播放节目的屏幕突然被按了关机。

等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个女生说了出来:“苏轼……”

“你说对了!”我朝她树了树拇指,“那谁知道这两句选自苏轼写的哪首词呢?”

没人能回答。

我只好自问自答:“这是苏轼写的《水调歌头》里的句子!谁会背苏轼的另一首很有名的词《赤壁怀古》?”

同样没人能回答。

“如果不会背整首,那谁来背一下前面几句?”

等了片刻,还是没人会背。

我只好自己背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我戛然而止,问道:“这里的‘周郎’是谁?”

这次马上有学生脱口而出:“周瑜!”

“对了,你反应灵敏,抢答得分啊!”

大家不禁笑了起来……

我接着说:“老师这样绕来绕去,终于绕到了‘周瑜’,是想告诉大家,老师在小学部有一位女同事的名字也叫‘周瑜’,她姓谢——谢周瑜……”

“哦,我知道我知道,”有位学生不由自主地喊出来,“周瑜老师有教过我英语呢!”

又有学生好奇地问:

“老师,你跟我们讲她是为了什么呀?”

“她是不是也要来上我们的英语课呢?”

“她和我们的这节语文课有关系吗?”

……

“你们继续往下听,自然就会知道我的用意了——” 我卖着关子说,“这位谢周瑜老师虽然教英语,但她也很喜欢语文,不但读了很多书,而且还会写一手好文章,时常在《温州日报》上发表呢!因为我和她有共同的爱好,所以聊得比较来,成了同事中不错的朋友。去年,她曾为我写了两句话,现在有机会介绍给大家,请大家欣赏并体会一下其中的语文味。”

我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了出来:

“木易成舟千帆竞,

耳总倾听谁人心。”

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读出声来,有些还读得琅琅上口。

我问:“这两句什么意思呢?”

有的说,是木头容易造出船来,很多船在江中比赛,看谁开得快。

有的说,这里面好像有比喻吧,谢老师是用木头和船来比喻老师,积极向上,勇于竞争。

有的说,谢老师在问老师的耳朵都是在听谁说心里话呢。

还有的说,谢老师大概在说,老师你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吧。

我说:“你们说得都不错,能根据字面去理解,还能推测到字里含间的含义,八九不离十,就这么个意思。另外,这两句的最后两个字‘竞’和‘心’还押韵呢,所以读起来很好听。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在小学时就知道我的名字了,我姓杨,请大家,特别是在小学就知道我名字的同学,仔细观察一下,谢老师是把我的名字包含在这两句话里的,能不能看出来?”

很多学生又盯着黑板看,即便有人还不知道我的名字,也饶有兴趣地把这两句话看来看去。

“哦,我看出来啦!”有位女生惊喜地喊道,“这两句话前面的两个字合起来,就是老师的名字——‘杨聪’!‘杨’是古代的写法‘’木易楊’。因为我早就知道老师的姓名,把它放进这两句话里一对照,就看出来了呢!”

听她这么一说,大家觉得很有意思。

我也赞赏道:“不错,这位同学目光敏锐,解说明白清楚!这个就如同藏头诗的写法,把想要说的特别意思,藏在句子的开头里,让阅读的人去观察去发现,充满了趣味,这就是语文的一个特点。另外,这位同学说的‘木易楊’,是古代的繁体字,看来平时有留意过,这也说明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生活处处有语文!谢老师写这两句话,是用了心思的。我从中还读出:她希望我把握好自己的船舵,走好自己的人生之道,哪怕逆水行舟,也要把船积极开向目的地,而不要止步不前或胡乱地把船给开翻了。她更希望我多去倾听有心人、真诚的人、关心我的人的心声,做一个善于倾听、乐于交流和学习的人……而这些话,也正是此时此刻我想告诉大家的!”

因为有之前一步步的情景铺垫,这个时候的学生多数都已沉浸在我的言语之中,听着听着就情不自禁地为我鼓起掌来……

转眼之间,这节课就快要结束了。最后,我给大家提了学语文的要求,在黑板上写了“听、说、读、写、背、思”六个字,并作了粗略的讲解。其间,竟有位男生主动举手,补充道:“老师,我觉得要求里还可以加个‘问’字,因为不懂就问也很重要!”

“虽然老师之前自认为‘问’可以包含在‘说’当中,但是单独列出来,更能突显‘问’的重要性!人们常说的‘学问’一词,正是表明‘学’与‘问’各占半边天呢!”我欣喜地为这位男生鼓掌,随即把“问”字写在了黑板上,“老师非常赞同你的建议,你这就是善于思考、勇于表达的体现哦!”

很多学生听了眼神亮亮的,朝这位男生投去羡慕的目光……

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们师生满心欢愉地互说再见。

是的,我们等着,每一节课的再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