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黑暗 守望幸福

這是一些普通女子身上的真實的故事。一直擔心自己寫不好,因此遲遲沒有動筆。現在,依然寫不好,所以,只忠實的記錄。

第一個故事 他等了我十年

兒子六歲那年,她送丈夫去美國讀博士。丈夫抱著她和兒子親了又親,說,媽媽身體不好,以後家裡就辛苦你一個人了。我好好努力,爭取5年學成回來,以後好好補償你和兒子。

她笑著點頭,道,放心去吧,我沒有那麼嬌氣。倒是你,一個人在外要照顧好自己。

老公走了,這5年裡,她獨自撐起了一個家。婆婆身體不好,老公去美國的第三年,就查出得了肝癌,臥病在床。打電話給丈夫,丈夫說,安排好手頭的事兒就回來。這一安排就是小半年。她每天衣不解帶地精心侍候著,那邊丈夫剛買好機票,這邊婆婆也閉上了眼睛。她打電話給老公,老公哭了,沒想到哭完竟說,那我,就不回了吧,回去也見不到媽的面了,這邊學業正緊張。媽媽的告別儀式,就辛苦你了。

送走了婆婆,她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了教育兒子上。孩子本來就聰穎,再加上她潛移默化的引導,兒子各方面都非常優秀,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而且文質彬彬、知書達理,往那一站,落落大方,修養氣質都高出同齡孩子一大截。

家裡沒有了需要照顧的老人,孩子也漸漸大了,她重新拾起了個人的愛好。她報了個自駕遊團,週末和節假日和驢友一起外出遊玩。買了個單反,一路走一路拍。平時宅在家時,她就練瑜伽,做各種美食。朋友圈幾乎每天都有更新,每一張圖片都散發著陽光和快樂的味道。

婆婆去世後,丈夫的電話越來越少了。錢還是每半年匯一次。她有工作,有工資,丈夫匯來的錢存了起來,準備留作將來孩子讀研深造用。

6年過去了,丈夫早就拿到了學位,卻告訴她,不回來了,在美國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她沒有多說什麼。一個成年人,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她知道多說無益。但是提了一個要求,讓老公以後每個月按月給兒子轉生活費過來。兒子大了,花銷多了,需要報興趣班,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她也想讓兒子知道,他的爸爸,一直都在關心他、撫養他。

又過了一年,丈夫提出了離婚。直言,在美國一個人實在太寂寞了,與一起讀博的華人女子合租了房子,時間久了,就在一起了,現在那女人懷了他的孩子,他得對她負責。

她徵求兒子的意見。10歲的孩子,像個小大人一樣,不容置疑地告訴她:離婚吧媽媽,這麼多年,沒有他,咱們一樣很幸福。但是,得讓他補償你。然後,兒子給他爸打了電話,規定了每個月必須匯給媽媽多少美元。並且說,這麼多年,他沒有盡到的當爸的責任,推卸不了,將來自己讀研、讀博,或者出國的一應費用,都由他爸爸負擔。

自駕遊依然參加,健身依舊,朋友圈每天更新的風景依然很美。沒有人看出她生活發生的巨大變故。每個寒暑假,她一如既往,帶著兒子各地旅遊。離婚後的第一個春節,去上海過年,捎帶著去看望當年的大學同學,沒想到同學的哥哥對她一見鍾情。

同學說,嫂子因病去世多年,兩個人沒有孩子,哥哥眼光高,一直單著。他經營了兩家公司,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後你們在一起,一定不會委屈你。同學的哥哥加了她微信,每天對她噓寒問暖,呵護有加。她卻以孩子太小為由拒絕了。一個在濟南,一個在上海,失敗的婚姻告訴她,沒有一份感情能夠真正跨越萬水千山。兒子也還小,她不想難為孩子再去為了她接受、包容一個陌生的男士。

但是,他說,我等你。她以為,那不過是一句玩笑話,也就笑著應了。沒想到,他竟然真的等了十年,直到她兒子考上大學。

這十年,其實很不容易。一個單身女人,帶著一個男孩子。颳大風、下大雨,再惡劣的天氣,接送孩子,別人可以靠男人,她只能靠自己;買米買面買油,五層樓沒有電梯,她一趟趟自己提上去;孩子發高燒,背起來一口氣衝下樓,半夜站路邊打車;兒子高中住校了,她病倒在床上,沒有人可以招呼,一整天粒米未進……她不是沒有哭過,但從不在兒子面前流淚;她不是沒有委屈,但從不對人訴苦。她很沉靜,如同一潭秋水。

兩個人結婚了。三口之家的婚紗照,兒子陽光帥氣,她知性美麗,而她的老公,英俊儒雅,渾身散發著成功男士的沉穩、睿智和練達。

後來,兒子出國讀博了,他的生父負責所有的花費。兒子臨上飛機時抱住媽媽的雙肩,悄悄說:拿到學位就回家,陪媽媽到老。

如今,她辦理了退休,開始了和第二任老公的自駕遊。一起等待兒子學成回國。


穿越黑暗  守望幸福

下午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