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獨秀同志的兒子,建國後在磚瓦窯廠做工,主席批示:可以照顧

獨秀同志姓陳。他原名陳慶同,字仲甫。安慶懷寧縣人。

他是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

從1921年至1927年,他連續擔任了最高職務,是總負責人。

後來,因各種原因,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在緊急會議上,大家討論研究後,撤銷了他的總負責人的職務。不過,也有資料說,他是主動辭去的。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陳先生被開除了黨籍。

他是獨秀同志的兒子,建國後在磚瓦窯廠做工,主席批示:可以照顧

陳先生先後有過四任妻子,四任妻子為他生下了七個子女。

高曉嵐是他的原配夫人。陳先生與高曉嵐育有三子一女,即:延年、喬年、松年;女兒陳玉瑩(又名陳筱秀)。

延年、喬年,早年參加革命,成就非凡。1927年4月,在五大上,延年、喬年一起當選為委員(中央)。

陳松年是陳先生的第三子,於1910出生在安慶。

松年與哥哥延年、喬年有所不同,他一生不參與政事。

陳松年雖不參與政事,但同樣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苦難和不幸。

陳松年剛出生不久父母就離異了。他三歲那年,袁世凱下令追捕他的家人,說要斬草除根。延年、喬年跳牆出走後,松年年紀小,翻牆時,不慎跌落在鄰居家。幸虧鄰居好心救了他,才沒被抓走。

陳松年早年在某大學讀書,但還沒有畢業,就輟學了。

1927年7月,陳松年的哥哥延年被害。噩耗傳來,全家人哭得暈了過去。

他是獨秀同志的兒子,建國後在磚瓦窯廠做工,主席批示:可以照顧

延年的後事是由十七歲的松年和姐姐陳玉瑩去處理的。當時,兄妹二人來到哥哥遇害地,蔣介石當局不讓他們安葬哥哥的遺體,連看都不讓看。兄妹二人無奈,只好在哥哥就義的地方燒了幾炷香和紙,痛哭一場。

1928年6月,陳松年的哥哥喬年又被敵人殺害。

喬年犧牲後,他的後事又是由十八歲的松年和姐姐玉瑩去處理的。那時,蔣介石當局仍然是不讓喬年安葬哥哥的遺體。松年的姐姐陳玉瑩因此受了嚴重刺激,一度精神失常,一病不起,不久也隨二哥而去了,死時年僅28歲。

兩年時間,兩個兒子相繼被害,這使得陳先生不勝悲痛。

有一次,吃飯時,陳先生端起酒杯,情不自禁地嗚咽,老淚縱橫:“延年,喬年,為父的為你倆酹此一杯。你們是我幾個3孩子中最有出息的兩個。只可惜,你們竟走在了我的前面……”

他是獨秀同志的兒子,建國後在磚瓦窯廠做工,主席批示:可以照顧

1932年10月15日下午,蔣介石派人拘捕了患病在寓所休養的陳先生。

之後,陳先生被判處13年有期徒刑。

陳先生入獄後,母親帶著陳松年去探監。當松年看到父親時,想起哥哥、姐姐相繼離世,家破人亡,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陳先生卻叫他不要哭,並告訴兒子:“流淚是一種沒有出息的表現,男子漢就要經得起挫折!”

大哥、二哥、姐姐去世,父親入獄,處境艱辛險惡。

在艱難歲月裡,陳松年一家,咬緊牙關,共度艱險。他養成了謙恭、本分、和善、與人無爭的性格。

他是獨秀同志的兒子,建國後在磚瓦窯廠做工,主席批示:可以照顧

抗戰爆發後,日寇佔領安慶,陳松年急忙找來小船將家中的一些財產、書籍全部搬到鄉下,藏在陳家的祠堂裡。不曾想,日寇入侵後,將祠堂裡的財物幾乎洗劫一空,只剩下幾件破傢俱。

1938年,陳松年與妻子竇珩光帶著祖母謝氏和剛滿1歲的大女兒陳長瑋從安慶乘船到漢口,見到了剛剛獲釋的父親和與繼母潘蘭珍。然後,一家人沿江而上,經渝,最後到達江津。

和父親在江津居住的日子裡,生活十分艱難,陳松年夫婦就在江津對岸的德感壩九中教書,以微薄薪金維持著生活。

在江津,陳松年孝敬父親,也很尊重後母潘蘭珍,更是盡心盡力的侍奉祖母。陪伴父親度晚年。

謝氏去世後不久,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晚九時四十分,陳先生也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了人世,享年63歲。

陳先生沒有留下什麼財產,陳松年買不起棺材,更無力支付喪葬費用。於是只好把老人暫時安放在一個簡陋的地方。

抗戰勝利後,陳松年在朋友的幫助下將祖母和父親的靈柩用木排裝上,沿江而下運回故鄉安慶安葬。

他是獨秀同志的兒子,建國後在磚瓦窯廠做工,主席批示:可以照顧

1949年之前,陳松年經歷了太多的不幸和磨難,歷經坎坷。

1949年之後,他又因父親複雜的身份的和各種的複雜因素,遭遇了不少的困難。

松年一家處境艱難,甚至生活也無法維持。為了生計,陳松年當過會計,教過書,後又到磚窯廠當過工人。

陳松年與妻子竇珩光育有一子三女。

由於家境太困難,大女兒陳長瑋和二女兒陳長璵讀完高中後提出不上大學,要出去做工,幫助家庭擺脫困難。

松年夫婦卻堅決要求兒女們上大學,他對女兒說:“我就是勒緊褲帶,不吃不穿也要供你們上大學。”

為了供兒女們上大學,陳松年與妻子去窯場抬土,修路,糊火柴盒。在磚窯廠做工。

他是獨秀同志的兒子,建國後在磚瓦窯廠做工,主席批示:可以照顧

1958年2月,最高首長乘軍艦巡視長江沿岸。在安慶,同地方人員談話間,想起了出生在這裡的陳先生,就問:“陳家裡還有誰?”

“有個兒子叫陳松年,在窯廠做工,生活比較困難。”地方人員回答。

得知陳松年生活困難後,最高首長批示:生活困難,可以照顧嘛!

之後,地方上對陳松年給予每月30元的生活補貼,又確認了延年、喬年的烈士身份。

1980年之後,陳松年先後在安慶文史館、省文史館工作。

他是獨秀同志的兒子,建國後在磚瓦窯廠做工,主席批示:可以照顧

一九八零年冬,陳松年去山上尋找父親的墓時,但怎麼也找不到。最終,在一位老農的幫助下,才找到。此後,已年近七旬的陳松年,幾乎每年都拄著柺杖,步行十餘里來到父親的墓前祭掃。

1990年,陳松年因病去世,享年8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