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团城乡寺沟村:深山小村变“多彩田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冰珂 通讯员 马飞跃

4月30日,鲁山县团城乡寺沟村的“清水河龙鳞坝多彩田园”开门迎客,许多游客闻讯而来,走在藕塘边的小道上,一边欣赏着“小荷才露尖尖角”,一边望着“白云飞动蔚蓝天”。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村里的旗袍走秀和田园舞蹈更显曼妙。

鲁山县团城乡寺沟村:深山小村变“多彩田园”

“多彩田园”项目负责人梁群也是寺沟村人,在外打拼成功后,回到家乡二次创业,对该村藕塘进行改造,并沿着清水河,打造出了这处集农耕馆、垂钓园、冬桃采摘园、樱花观赏园、刺玫观赏园和柳堤等于一体的“多彩田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看着来往的车辆和游客,平顶山市委组织部驻寺沟村第一书记李庆真切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驻村将近3年,他目睹了寺沟村的蝶变。

寺沟村位于鲁山深山区,四面环山,一条清水河穿村而过,全村山林面积13200亩,是名副其实的深山“氧吧”。但全村434户139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70户240人。“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穷日子?”李庆决心带领村民大干一场。

“先建强党支部!”寺沟村借助换届,从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专业大户、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改变了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能力薄弱的现状,极大地提高了活力和效率。

在建强党支部的基础上,寺沟村发挥“能人效应”,组织致富能人中的党员成立林果产业、食用菌种植、外出务工等3个党小组,形成产业合力,先后带动贫困户6户发展林果业、4户发展食用菌、23户外出务工。

村民王松现上有老、下有小,靠一亩水塘地为生,偶尔在附近打个零工,曾是典型的贫困户。两年前,他借助小额贷款种香菇,并利用政府补贴购置了烘干设备,仅今年初卖香菇就赚了一万多元。

由于他也把土地租给了梁群,当天特意来到“多彩田园”开园仪式现场凑热闹。“再加上出去打工,已经光荣脱贫。”王松现说,“咋也想不到,这几年村里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鲁山县团城乡寺沟村:深山小村变“多彩田园”

除了打造“多彩田园”,村里的基础设施也不断改善,全面实现道路村村通、组组通,通上了客运班车,并建成了多功能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周边配套建设文化广场、爱心超市、儿童乐园、文化大舞台等。

此外,村里还按照“四美乡村”(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标准,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由一名村委委员专职负责,每周二、周五带领16名公益岗位人员,逐村组、逐道路、逐河道清捡垃圾,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从“多彩田园”沿路而上,是团城乡梅花鹿养殖基地。重重青山中,将近200头梅花鹿散布在林间“闲庭信步”,听到饲养员的哨声,纷纷回到养殖场进食。“计划用五年时间,将种群数量扩至1千头。”养殖场负责人李学军说。

两年前,这里一片荒芜,却被李学军看中:僻静的环境适合梅花鹿养殖,茂密的植被是它们的“美食”。于是李学军和朋友在此创办了清水河农林牧有限公司,寺沟村利用省里拨付的120万元入股,每年可获得10万元集体收入。

李庆介绍,除了梅花鹿基地的收入和“多彩田园”的5万元租金,寺沟村还将县财政扶持资金50万元投入邻村花园沟村的民宿项目,每年可收入5万元。“总共下来,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李庆笑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团城乡又把乡村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在清水河流域四个毗邻行政村(寺沟村、应山村、牛王庙村、花园沟)沿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带,实现抱团发展。

如今,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的深山区,变成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赏花的好去处。“‘五一’将至,我们将营造出绝佳的环境,让广大游客来得了、玩得欢、留得住、还想来。”团城乡党委书记李建军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