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啦。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属于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在大家的脑海里,描述秋天的关键词里定有一个“沉甸甸”的词汇——收获。立秋之后,收获的喜悦慢慢在中国大地蔓延开来。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晒 秋”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晒秋,就是将丰收的农作物放到房前屋后搭起的晒台或者窗台、屋顶上晾晒,多见于湖南、江西、安徽的一些山区。由于地形复杂、平地较少,农民害怕收获的作物发霉,逐渐形成了“晒秋”的习惯,变成了立秋的习俗之一。

聪明智慧的农民不仅通过“晒秋”解决了先天地势条件的不足,还在劳动之余发挥艺术的天赋,一不小心就在村落的砖瓦上描绘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晒秋图。丰收的作物就是咱农民的纯天然颜料。

秀上一拨美图

↓↓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几位老人正在制作晒秋盘,衣着鲜艳,与鲜红的辣椒相映,构成一幅“晒秋民俗图”,透着蓬勃向上的生活劲头儿。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鲜红的辣椒和明黄的秋菊错落有致,远处蓝天、白云、青山为底色,黑瓦白墙交错排列向前延展,构成了一幅富有情调的“晒秋山水图”。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大大小小的晒秋盘整齐摆放,颇有些“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这是辛苦劳作后的“晒秋丰收图”。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枫叶、人家……隐隐约约可见红黄晒秋盘镶嵌其中,在雾气掩映下,俨然一幅“晒秋水墨画”。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女子扎着麻花辫,肩披红巾,怀抱晒簟亭亭玉立于作物之中,烟雾缭绕,“晒秋女子图”令人神往。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父亲将女儿高高举起,女儿又将南瓜高高举起。女儿是父亲的希望,收获的作物又是所有农民的希望,好一幅“晒秋亲子绘”。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江西婺源篁岭的晒秋大妈们用自产的200斤稻谷、100斤朝天椒、40斤黑豆、10斤玉米粒拼绘出一幅长5.5米、宽4米欢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主题晒秋图。来此游玩的游客纷纷点赞大妈们的创意。

晒秋这么美?能不能再开发一下?

嗅到商机的朋友已经在做乡村旅游啦。

在重庆市梁平区,中国·梁平第一届晒秋节于8月5日正式启动,节庆时间从8月一直到10月。大家晒丰收、晒秋色、晒民俗、晒幸福。

今天,第四届中国(篁岭)晒秋文化节也拉开帷幕。在江西这座近600年历史的篁岭古村,房顶晒架上全部晾出晒秋盘,晒满辣椒、夏菊、玉米、稻谷等作物,更有各种表演。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立秋还有哪些习俗?

苗族赶秋

苗族赶秋,苗语“交秋”,汉语又叫“苗族赶秋节”,是湘西花垣、凤凰、吉首、泸溪等地苗族人民在立秋前或秋收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在立秋时,当地群众停止干农活,穿上盛装,结伴成群,欢聚在传统的秋坡上,进行打秋千、吹笙、歌舞等娱乐活动。

“苗族赶秋”还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带楸叶

每逢立秋,一些农村有带楸叶的习俗。楸叶,即楸树之叶。据说立秋日带楸叶,可保一秋平安。此习俗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流传不衰。近代,河南郑县、山东地区都还延续着立秋日带楸叶的习俗,或插于鬓角,或配于胸前。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孩子们将楸叶剪出各种花形戴在头上,图自苏州日报)

摸秋

立秋之夜,我国安徽大别山区和江苏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这个习俗相传始于元代。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立鳅

立秋这天还有“立鳅”一说。这种习俗现在常见于江苏无锡一带。有经验的老农会在稻田里抓一条泥鳅放在水里,如果泥鳅在水里立直了,说明这个秋天会有大风大雨。所以,用立“鳅”用来预测“秋”的气候。

你那里是怎么过立秋的?


本文资料来源于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重庆日报、中国农业博物馆,由中国乡村之声综合整理

今天起,乡村将进入最“多彩”的时节,比油画还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