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到“云端”疆果出天山

田间到“云端” 疆果出天山——记者走进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感受特色优势产业新活力

【殷殷嘱托】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

【乌鲁木齐新姿】

电商发展

2016年,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名单公布,含32个示范县、61个示范乡、62个示范村。乌鲁木齐县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米东区三道坝镇和达坂城区西沟乡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乡,米东区三道坝镇四道坝村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村。

截至2019年,全疆已建有47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4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培育了近21万家网商和本土电商企业1000余家。

2019年底,新疆电子商务交易额2195.87亿元,同比增长16.76%。其中,大宗商品及B2B交易额1824.17亿元,网络零售额371.7亿元,同比增长25.29%。网络零售额中,实物型、服务型网络零售依次为247.79亿元、123.9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89%、24.11%。

田间到“云端”疆果出天山

去年11月,阿克苏“18度甜”苹果通过新疆果业大唐丝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往全国各地。

《新疆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告(2019)》报告显示,2019年,在十四个地州市中,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排名前三位的是乌鲁木齐市、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指数值分别为91.38、32.32、17.23。

2020年,乌鲁木齐市设立了10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降低电商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损失,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持续发展。

电商扶贫

目前,乌鲁木齐的电商企业已经形成“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帮扶模式,与种养殖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等签订购销合同,形成相对稳定的产销对接链条,打造网销品牌,促进和田农产品网络销售。2019年,新疆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组织电商企业累计采购皮山县的红枣、核桃、石榴等2150万元。

跨境电商

2019年初,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成为自治区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产业园区之一。当年10月26日,乌鲁木齐跨境电商公共清关中心正式启动。

田间到“云端”疆果出天山

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展厅。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丽丽)4月28日,走进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果业集团”)展厅,一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照片悬挂在那里,照片定格下那个难忘的瞬间。

六年前的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杨建龙就在集团特色展厅里。“当时,总书记对公司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新疆果业大唐丝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杨建龙说。

临别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物流企业,对产业发展有很大的推动。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把新疆特色资源进一步开发好,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多作贡献。

“总书记的期许是对我们最大的激励。六年来,全体果业人牢记总书记嘱托,紧紧围绕推进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化发展而努力,走出了一条希望之路。”站在展厅里,新疆果业集团副总经理翟开元说。

疆果从田间地头直供“云端”

记者翻开杨建龙的朋友圈,2014年4月30日写道:“公司电商运营中心从一家网店发展到被总书记点赞,太骄傲了,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六年过去了,“互联网+”不仅让新疆果业集团的发展如虎添翼,更成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依托。

2019年,不少内地消费者通过聚划算平台首次品尝到了来自几千公里外的大漠“马卡龙”。所谓大漠“马卡龙”,就是让杏干和核桃一起组CP(配对)。

记者拿起一颗大漠“马卡龙”看到,用色买提杏晒制的杏干包裹着核桃时,从产品的形状上看,就像法式甜点马卡龙。

据介绍,这种产品既增加了色买提杏和核桃的附加值,也延长了农产品的生命周期,拓展了利润空间。

这就是新疆果业集团积极对接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打造的新疆特色农产品“新网红”。

六年来,新疆果业集团在特色农产品营销格局构建上,搭上互联网快车,抢抓机遇,做了一系列有益的创新实践。

杨建龙说,乘“互联网+”东风,让新疆特色农产品首次“触网”热销。除了色买提杏,吐鲁番无核白鲜葡萄、察布查尔大米等都在网络上创造了不俗的业绩。

新疆果业集团通过电商促成新疆无核白鲜葡萄首次出疆,上线5小时32吨售罄;让新疆棉花、棉胎首次通过电商销售,单品销售数量11万床,金额突破1000万元,成为阿里巴巴集团营销经典案例;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大米通过电商售出10万件,当年使农民增收2800万元。

《新疆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告(2019)》显示,2019年新疆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89.98亿元,同比增长25.12%。

这是六年间新疆特色林果业不断发展的亮丽风景线。

翟开元说,今年,新疆果业集团将进一步加快销售网点和仓储设施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更多新疆特色农产品出疆。

织密购销“两张网”助力农产品“走出深闺”

田间到“云端”疆果出天山

去年6月下旬,正值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色买提杏收获季,该县农民正在分拣刚采摘的色买提杏。这些杏子由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后销往内地。

“没有什么比用心感受、用脚丈量、用行动证明农产品上行对于国家级贫困县农民的重要性!”在杨建龙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段话。

这是2018年6月20日,新疆果业集团线上线下联动帮助英吉沙色买提杏走出去,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色买提杏因皮薄细软不耐存放,难以运输,被称为“瓷美人”。借助畅通的电子商务渠道,新疆果业集团用专业化采摘、特制充氮包装、冷链物流技术,将这一特色农产品在最短时间内送到内地消费者手中。

新疆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示,新疆林果年产值近1000亿元,年产量1165.83万吨,其中近七成产量来自南疆,南疆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瓜果销售直接关系南疆脱贫攻坚成效。通过近20年发展,新疆林果规模从380万亩发展至2200万亩,来自林果业的收入如今已占南疆农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一些林果重点县超过了50%。

2018年以来,为将林果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品牌优势、竞争优势,新疆启动了特色农产品疆内收购和疆外销售“两张网”建设,新疆果业集团正是这项工作的深度参与者。

翟开元说,2019年以来,已新建9个疆内仓储收购加工交易集配中心项目,疆内收购网覆盖林果主产区;新建新疆特色农产品社区店1013家、巩固发展疆外销售网点2304个,新疆农产品购销“两张网”建设框架形成。

全产业链企业推动林果产业化

“两张网”越织越密,核桃、红枣、苹果、香梨、伽师瓜、新梅、葡萄干等七大单品已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服务,有效提升新疆农产品商品转化率。

目前,新疆特色农产品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网络逐步成型。同时,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不断加快,新疆特色农产品走上了大批量出口之路。

去年12月底,满载44节车厢核桃与核桃仁的“和田-喀什-乌鲁木齐集拼集运货运班列”转中欧班列(新疆果业集团南疆核桃集拼集运货运班列转中欧班列),缓缓驶离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驶往土耳其梅尔辛港。

这是新疆林果产品第一次以专列的形式出口国际市场,也是新疆大批量出口干果的第一单。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由零散化向规模化跻身国际市场的“集结号”由此吹响。

翟开元说,他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与嘱托,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紧紧围绕新疆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产品研发、仓储物流和市场营销,从种植源头控制果品质量,不断优化供应链体系。

下一步,新疆果业集团将力争织好农产品疆内收购网和疆外销售网,实现年销售额100亿元的目标。

【感言】

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东梁村借助乌鲁木齐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设立电商服务点,推广本村的特色产品。中心负责人曹林霞说,他们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持续促进村民增收,感谢党的好政策,南山的特色农产品插上“翅膀”,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两天,米东区小林桃园的100多亩桃树花开正艳。桃园负责人李晓林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通过“线上直播”微信朋友圈等形式,邀请大家免费到桃园赏花拍照。李晓林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他采用农旅结合模式发展采摘经济,一年下来纯收入20多万元。现在还在工作队帮助下搞起了直播,吸引了客流,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疫情防控期间,位于安宁渠镇的天地禾种子经销部,一个小时,进来的采购客户没有几个。“别看店里瞅着冷清,其实客户都在微信上点对点下了单,蔬菜种子和去年一样的价格,用快递寄过去,送到田间地头,现在挺流行这样。”经销部负责人周雪华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