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關於“影子教育”發展管理策略

影子教育作為主流教育的補益形式,在運行中由於缺乏有效引導和規範在一定程度上出現與主流教育改革相悖離的現象。因此,對影子教育進行管理,適應教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改革方向,

打擊過度的應試教育傾向,提升學校教育質量,為學生髮展中遇到的困境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以及引導影子教育發展方向,使其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主流教育方向一致將有助於影子教育的良性發展。

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關於“影子教育”發展管理策略

一、以核心素養培養為中心的教育改革

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經合組織和瑞士聯邦統計署贊助了“素養的界定與選擇:理論和概念的基礎”(DefinitionandSelectionofCompetencies:TheoreticalandConceptualFoundations,簡稱DeSeCo)項目以來,核心素養一詞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歐盟2002年3月發佈的研究報告《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素養》中首次使用了“KeyCompetencies”這一概念。我國教育部也在2013年5月正式啟動了《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2017年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也提出“加強對課程教材建設的頂層設計,修訂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體現學生髮展核心素養要求”,並要求“明確各學段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實施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關於“影子教育”發展管理策略

二、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的影子教育悖離

課外補習,也被稱為影子教育。因其教育內容以及方法與學校教育相近似,並與主流教育系統聯繫緊密,彷彿是學校教育系統的“影子”而得名。在主流學校教育如火如荼地進行核心素養培養時,影子教育出現了兩個傾向:其一,在學科教學補習方面,影子教育更傾向於滿足家長或學生成績增長的需要。其二,在學生個性化補習方面,影子教育迎合家長培養學生特長技能的需要。這兩種傾向使追隨主流教育的影子教育產生與核心素養的培養相悖的現象。

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關於“影子教育”發展管理策略

第一,核心素養強調培養學生主體性,而影子教育對學生的主體性的培養有所欠缺。“核心素養是行動主體能動者與生活環境脈絡的情境進行互動過程當中,具有主體能動性的行動實踐智慧,其中涉及到主體能動者能結合個體內部情境的認知、技能與情意等複雜心智之行動先決條件,進而統整個體的知識、能力與態度,透過行動反思與學習,促成個體展現主體能動者的負責任之行動”。而影子教育在追求功利化的學習效果方面往往忽略學生學習的主體參與。

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關於“影子教育”發展管理策略

第二,核心素養的培養強調跨學科的整合,而影子教育無法進行跨學科教育。學科之間的融合滲透已成為國際上培育學生具備核心素養的一種主流趨勢。這就要求從業者具備多方面、可遷移、可跨領域的素養。影子教育服務的內容往往是應個別化的教育訴求,無法做到跨學科整合教育。

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關於“影子教育”發展管理策略

第三,核心素養的培養強調教學的情境性,而影子教育受時空條件所限,無法充分強調教學的情境性。核心素養的培養將知識還原到相應的情境中,增加學生學習知識的情境刺激,有助於其判斷力、批判性思維等多種綜合素養的形成。影子教育進行中重視學業成績的傾向高於重視學生解決真實情境中問題的能力培養,這意味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遷移不能得到較好的實現。這也是許多學生參與補習學習能力依然不強的原因。

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關於“影子教育”發展管理策略

三、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影子教育發展管理策略

第一,適應教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改革方向,打擊過度的應試教育傾向。影子教育作為主流教育的補充,因其運行的方式與主流教育體系不同,較強調經濟上的收益,因而在其運行的過程中存在迎合家長和學生的需要,單純重視學業成績的傾向。在管理層面需要對影子教育進行適當的規範和監控,關注兒童人格成長的,讓教育迴歸教育本質。使影子教育真正作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而不是相反。

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關於“影子教育”發展管理策略

第二,提升學校教育質量,為學生髮展中遇到的困境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在核心素養髮展的整體框架下,有效促進學生髮展。釋放影子教育中的學校課程部分,避免重複教學,造成時間、金錢的浪費,特別是兒童生命成本的浪費。引導其將發展重點放在人的提升發展和享受方面的需求上。

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關於“影子教育”發展管理策略

第三,引導影子教育發展方向,使其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主流教育方向一致。影子教育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主要在於其對現有教育的補益功能。限制其過度應試化傾向,為其提供行業服務標準,引導其適度發展,在培養學生特長方面充分發揮其靈活、多樣化的特點,配合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的教育改革方向,將會有助於人們對更多教育服務需要的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