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1965 年的河南省行政区划


平原省撤销。1952 年 11 月 30 日,平原省正式被撤销。原平原省的聊城专区、湖西专区和濮阳专区的濮县、范县、朝城县、观城县4 个县,菏泽专区的荷泽县、定陶县、曹县、鄄城县、郓城县、梁山县、南旺县 7个县划分给山东省 ;新乡市、安阳市,新乡专区、安阳专区和濮阳专区的濮阳县、滑县、长垣县、封丘县、内黄县、清丰县、南乐县 7 个县,菏泽专区的东明县划归河南省 ;原平原省划入河南省的六河沟煤矿区(9 个村)划归河北省峰峰矿区。平原省的撤销,其原因不是单一的。这其中,既有国家宏观行政区划理念的因素,也有平原省自身的原因 ;既有政治与经济的考量,也不乏文化认同与群众情绪等方面的因素。新中国成立后平原省委工作的一些失误和影响较大的公众事件也是因素之一。

部分工业城市的出现。河南省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和钢铁储量都较为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一大批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原大地,极大地改变了河南城市布局。如煤城焦作、鹤壁、平顶山等等。伴随着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兴起了三门峡市。国务院 1956 年 7 月批准将焦作矿区撤销,设立地级焦作市,下设焦作区、李封区、马村区 3 个区。1957 年 3 月,批准设立地级三门峡市,以陕县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市人民委员会驻会兴镇 ;批准设立地级鹤壁市,以安阳县、汤阴县2 个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市人民委员会驻鹤壁集 ;批准设立地级平顶山市,以宝丰县、叶县 2 个县各一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市人民委员会驻诸葛庙。

专区的撤并与部分恢复。中南军政委员会 1952 年 4 月批准将陕州专区撤销,并入到洛阳专区 ;1952年 6 月批准将陈留专区撤销,并入到郑州专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1952 年 11月批准将潢川专区撤销,并入到信阳专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1953 年 3 月批准将淮阳专区撤销,所属的周口镇和扶沟县、商水县、西华县 3 个县划归到许昌专区,淮阳县、鹿邑县、太康县、项城县、沈丘县、郸城县 6 个县划归到商丘专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1954 年 6 月批准将濮阳专区撤销,所属的长垣县、封丘县2 个县划归到新乡专区,濮阳县、滑县、内黄县、清丰县、南乐县 5 个县划归到安阳专区。国务院 1955 年 1 月批准将郑州专区更名为开封专区,专署驻地由荥阳县迁到开封市。20 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国家逐步恢复一些历史上被撤销的专区,以便把较大的专区分为几个规模适当的专区。1965年河南省的周口专区、驻马店专区便在此背景下成立。国务院 1965 年 6 月批准设立周口专区,管辖商丘专区的太康县、淮阳县、鹿邑县、郸城县、沈丘县、项城县 6 个县和许昌专区的商水县、西华县、扶沟县 3 个县,专署驻在周口镇。批准设立驻马店专区,管辖信阳专区的确山县、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上蔡县、西平县、遂平县、正阳县 8 个县和南阳专区的泌阳县,专署驻在驻马店镇。

河南省和山东省换县。1963 年 3 月,国务院批准将河南省开封专区的东明县划归到山东省菏泽专区。1964 年 6 月 16 日,国务院批准将山东省范县、寿张 2 县金堤河以南和范县城附近地区划入河南省,具体省界划法 :山东省寿张县所属跨金堤河两侧的斗虎店、子路堤、侯李庄、明堤、临河、大寺、关门口、赵台、李堤、孟楼、同堤、南台、刘海等 13 村仍留归山东省 ;范县所属的金堤以北的范县县城及金村、张夫 2 村划入河南省,此外的地区划入山东省聊城专区的莘县,山东省聊城专区的范县建制划归河南省。国务院 1964 年 10 月 31 日批准撤销寿张县,分别并入山东省阳谷县和河南省范县。至此,河南省的省界基本定型。

摘自景晓锋《1949—2019 年河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与今后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