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創新

第一講生產力驅動工具

關於商業模式創新,將從投資 人視角判斷,在還未被大家確認和發現 之前,找到並分辨該模式是否為長期現 象且有價值。所以,在其分析觀點中, 更多地採用了宏觀視角,用事物發展規 律的方法去分析新興的事件、模式和技 術,分析其依次在不同的時間上、不同 的機會上,如何形成了成功的商業模 式。

1 .遠大網課匯對商業模式的誤解和正解

通常大家對商業模式的認識:可被設計 或靈機一動想到的。但事實上,無論過 去、現在還是將來,真正意義上成功的 商業模式,即較長時間能夠證明其增長 效率和變大過程的商業模式,都是在特 定階段由一些特定的規律形成和造就 的。

課程講解的視角

影響一個商業模式的成功和演變有非常 多的因素,整個模塊的課程,我們將會 從以下幾個角度探討:

縱軸視角:行業發展規律

橫軸視角:供需關係

環境因素:本地化因素

課程講的都是特定時點上的特定機會, 但從時間維度來分析,任何成功的商業 模式都離不開演變,其演變過程與宏觀 規律和其它變量的變化是一致的。成功 的商業模式都需要順結構、順週期,既 不能太超前,也不能落後。

生產力驅動工具

任何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都解決了效 率問題,我們將其稱之為生產力驅動工 具。從歷史維度分析,在過去200年或 100多年的科技發展中,生產力驅動工 具所起到的作用和變化,我們將其總結 為以下幾點:

機械化:用機器替代人的過程,我們將 其稱之為生產力的提高和機械化的過 程。

自動化:如果機器上有很多傳感器(可 將機器的狀態表徵為數據),機器的狀 況和處理過程就可以被數據化,之後依 據數據就可以做一些基於規則的控制, 即讓機器基於規則做一些簡單、重複的 動作,因此,我們就從機械化進入了自 動化。

智能化:如果數據開始大規模的流動 (最典型的數據流動即在線化)和交

換,當數據慢慢積累到一定程度,根據 當時的技術,就會在這類數據上產生出 新的決策和分配效率,機器在規則以外 自主進行決策、分配或判斷,此時我們 稱之為智能化。

在不同的行業中,每個行業經歷過全過 程,甚至兩遍過程,也有的行業正在經 歷從一二三四過程當中的某一段,但它 並不是一定會順次一二三四,有可能一 二一二不停的循環,也有可能一二三一 二三的循環,也有可能一二三四。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生產力驅動工具在不 同的行業中,如何決定了成功的商業模 式,換言之,如何決定了不同階段中最 重要的節點和機會。

第二講機械化提升勞動效率

英國工業革命

我們討論經濟強國是在我們有了科技和 成功的商業模式之後。英國成為頭號 經濟強國的原因:16-17世紀的圈地運 動,使得英國的農場主擁有了較多的土 地,接下來英國發生了農業革命,即用 機器替代人的過程。農業革命的重要 性:之前,因為生產力和效率有限,全 世界勞動力中一直有90%多的人口要從 事農業,此種情況下,無法養活科學 家、哲學家、思想家、藝術家等。農業 革命之後,因為效率和生產力的提升, 就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即有人就可以變 成科學家和發明家。接下來我們就到了 工業革命即蒸汽機的年代,之後進入了 規模化的工業生產,在這個階段,英國 成為了經濟強國。這個過程最典型的特 點是用機器替代人的過程,在這個節點 上,誰能夠先掌握機器替代人的過程, 誰肯定是成功的商業模式。

美國工業革命

大概19世紀的中後期到20世紀初,美 國成為了經濟強國。美國發展的原因: 最先開始在全國範圍之內較大規模地形 成了鐵路網,隨著鐵路的普及,美國率 先幵始進行了規模化、標準化、工業化 的生產。換言之,鐵路普及之後,美國 的工廠就可以變成不再需要生產一臺機 器,只生產機器的某些零件即可,而且 可以實現大批量、標準化、低成本的生 產,再通過鐵路將其運出去。接下來由 於鐵路的發展和標準化、規模化、工業 化的發展,美國又誕生了鋼鐵大王。

大概從19世紀的30年代到20世紀初, 在美國迅速成為經濟強國的這70年中, 由於成功商業模式誕生的富豪:第一個 人是範德比爾特,他在當時擁有最大的 鐵路網,也因之成為了美國第一個億萬 富豪。在鐵路和工業化之後,出現了第 二個非常重要的億萬富豪,即卡耐基, 他當時(20世紀初)擁有的卡耐基鋼鐵 公司每年能夠生產的鋼鐵量已經相當於 整個歐洲的總和,這得益於美國在工業 化過程中是最大的應用市場。

由此可知,規模化的、成功的商業模式 是在美國成為經濟強國的過程中出現 的,它們是順週期出現的,且對提升生 產力效率做出了貢獻。

第三講數據化提升分配效率

1 .計算機

我們先舉一個大家最熟悉的行業,即PC 互聯網。互聯網最早是從50多年前的芯 片開始,芯片能夠把計算和相對複雜的 邏輯處理集合到由一個機器來做,這是機 械化的過程。芯片處理的是數據,其中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輸入設備,我們暫 將其稱之為廣義的傳感器,即鼠標和鍵 盤,它們跟芯片結合之後,可以比較高 效地實現本文信息的數據化,接下來由 於互聯網的作用,數據開始了流動。

我們列舉了以下三個公司:微軟、雅 虎、谷歌,它們是在計算機到互聯網的 過程中,依次誕生出的創新商業模式, 它們起到的時代性作用如下所示:

微軟:在個人計算機上,先產生出了一 些著名的公司,如IBM或惠普等,我們 將這些計算機稱之為生產力驅動工具。 此時微軟起到的作用是:使得計算機成 為了廣泛的生產力驅動工具。

雅虎:由於鍵盤的存在,文本信息可被 高效地變成數據,且能被計算和處理, 接下來通過互聯網,文本數據開始大規 模地連接和流動,需要對這種大量流動 的數據產生一個分配過程。此時雅虎起 到的作用:讓文本信息被高效地消費。 有點像中國的網址導航,即按照分類列 出各種不同的網站及可能的大量信息, 來供用戶消費。

谷歌:接下來,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計 算機使用時長和用戶數的大量增加,導 致文本數據的指數級增長,此時,用排 列的方式進行文本數據的消費和分配, 效率已經不夠,在巨大的冗餘的生產過 程中,需要進一步提高決策和分配效 率。此時谷歌起到的作用:採用人工智 能的方式,把所有的文本數據按照某種 標準進行相關性排列,用戶從隊列裡面 來找他所最需要的信息。

2.智能手機

接下來我們分析智能手機起到的作用:

首先與計算機一樣,是機械化的過程。 不同的是在智能手機裡,裝進了更多以 前從未被裝過的傳感器,包括最常用 的、高清晰度的、尺寸很小的、還可以 光學變焦的攝像頭,即平時我們所講的 多少多少像素的攝像頭,也包括GPS等 其他更多的傳感器也被裝進了手機,這 些新被裝進的傳感器和計算結合,就產 生出了新的狀態和數據,包括圖片數 據、視頻數據、位置信息等。接下來, 由於移動互聯網的存在,這些數據大量 的流動和在線,就會被要求提升分配效 率。在智能手機時代,出現了以下不同 的商業模式:

蘋果:將智能手機變成了廣泛的生產力 驅動工具。當傳感器被裝進手機裡,需 要有人將其普及到足夠多的用戶手裡, 它才能成為比較廣泛的生產力驅動工 具。這個人,在PC時是微軟,在智能手 機時代是蘋果,Google也做了一些貢 獻。

智能手機普及後,帶來了新的數據,包 括圖片數據、視頻數據、位置信息等, 這些數據會大量在線,因之產生出了基 於這些新的數據來消費的商業模式,即 如何分配和使用這些新的在線數據。當 我們用這個視角來分析時,我們就會發 現由於新的傳感器驅動所產生的不同商 業模式:由於新的攝像頭被裝入手機, 產生了新的大量在線的圖片和視頻,由 此產生了美圖、Instagram,接下來產 生了中國的今日頭條,美國曾延續到智 能手機年代的Youtubeo

談到Youtube,有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從投資的角度上看,中國在2006到 2007年之間,產生出了非常多要做中國 Youtube的公司,例如優酷、土豆等。 在當時那個年代,這些產生在PC階段 的所謂叫中國的Youtube們,沒有一家 公司真正變成Youtube,即沒有公司是 真正意義上是靠用戶上傳的內容,完成 了整個的商業模式,大家都還是在網站 上買電影、買連續劇、買大片。此種現 象產生的原因:再往前普及大概20年左 右,在美國有一個重要的家庭電子產品 -家庭小型攝像機,在中國還沒來得及 普及就直接被跳過去了。

美國電影中往往有一個片段:當男主角 或女主角回憶往事的時候,一般會拿出 一盤錄像帶放在家裡的錄像機裡,然後 就開始看他們小時候,他們當年曾經互 相相愛等這些充滿了回憶的往事。從這 些生活片段中就可以知道,大概從七八 十年代開始,在美國,這種手持式的家 庭小型攝像機已出現並快速普及,導致 了有非常多的人會使用該攝錄機來拍視 頻,因之到了2005年左右,就有足夠多 的人會用其產生視頻內容。中國因為發 展得晚一點,所以這個階段就直接被跳 過去了。因此,在中國出現所謂叫中國 的Youtube時,它們並沒有成為用戶產 生內容的平臺。

今天的中國之所以會出現抖音或美圖, 是因為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用戶已逐 漸可以熟練地使用拍照或攝像功能,意 味著用戶知道如何產生高質量的內容 了。例如所有的女生,基本上在2-3年 前就百分之百地知道,自己在自拍上是 哪一個仰角比較好看,或哪一個側角比 較好看。然後這些數據就開始被大量的 生產、分配和消費,接下來就出現了抖 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